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432篇
预防医学   21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22篇
  13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年平均死亡率约为15.9/10万,死因居恶性肿瘤第4位[1]。食管癌发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采集物中有核细胞经长期深低温保存后细胞凋亡及死亡率与新鲜采集物的差异,便于对PBSC进行活力评价。方法47份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标本,新鲜对照标本12份,实验Ⅰ组为液氮保存2~4年的PBSC26份,实验Ⅱ组为液氮保存5~7年的PBSC9份,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有核细胞中核酸染料7AAD着色的细胞百分比(代表死亡率),以及有核细胞中表达活化的caspase-3的细胞百分比(代表凋亡率)。结果两实验组的细胞死亡率和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Ⅱ组凋亡率为35.6%±17.51%,与实验Ⅰ组(24.14%±16.87%)的差异有显著性(P=0.031)。结论深低温保存2~7年的PBSC采集物中有核细胞活性较新鲜PBSC采集物低,凋亡率及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83.
2005~2006年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螺情调查结果,掌握各监测点钉螺消长情况。方法依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对各监测点钉螺孳生环境与可疑环境进行调查,比较两年的各项螺情指标。结果2006年12个监测点的有螺面积较2005年下降17.27%,但各监测点有螺面积下降幅度不相一致,有10个监测点查出有阳性钉螺分布;另外各监测点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也有较大波动。结论各监测点螺情依然严重,应加强控制钉螺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84.
64排CT后处理技术在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0例尿路梗阻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放射状成像(RadialRanges)、最大密度投影图像(MIP)、在INSPACE中作容积再现技术图像(VRT)的后处理的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病变合理应用、综合应用后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对尿路梗阻病因的诊断率。多种后处理技术是明确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下TM3细胞的损伤进行细胞生物学行为、转录层面的分析。方法:TM3细胞分4组,包括3个60Co-γ射线照射组(3、6、9 Gy)及对照组(不照射)。于24、48、72 h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法)、氧化损伤(ELISA)、睾酮合成关键因子(StAR、P450scc、P450c17及3β-HSD)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法)。于24、48、72、96、120、144 h,观察细胞增殖情况(MTS法)。结果:第24、72 h,各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8);MTS实验中,第144、120 h,各照射组OD49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8);第24,48,72 h,3 Gy组8-OHd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08),而9 Gy组高于对照组(P<0.008);在72 h,各照射组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08),而P450c17的表达在3 Gy组中无显著改变,在6 Gy组中高于对照组,在9 Gy组中低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使TM3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6 Gy、9 Gy照射可以导致TM3细胞DNA的氧化损伤。辐照导致TM3细胞中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下降。6 Gy的照射使P450c17 mRNA表达上升,9 Gy使之下降。  相似文献   
86.
孙健 《中国药店》2008,(5):80-81
零售的根本就是通过为顾客提供不同的商品组合以满足其利益进而获得自己的利稿。以零售商为主导的品类管理就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建立的标准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昆藻调脂胶囊治疗脂肪肝患者41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东宝肝泰片)治疗脂肪肝患者36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ALT,GGT,TG,TC,LDL-C及B超积分变化等各项指标,分析昆藻调脂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昆藻调脂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脂肪肝B超影像,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TG,TC,LDL-C,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昆藻调脂胶囊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88.
李琳  陈利  孙健  余劲 《卫生软科学》2008,22(3):276-279
[目的]为评价昆明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服务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动全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开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数据核实、相关人员访谈等形式对各门诊综合管理和相关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截至2007年底,9个门诊累计入组病人为2296人,治疗保持率为65.5%;2007年服药病人HIV和HCV检测率分别为38.2%和36.6%;VCT覆盖率为36.5%;HIV感染者随访率为55.1%.[结论]昆明市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存在治疗人教少、保持率低,HIV/HCV检测率、VCT覆盖率较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工作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及药物滥用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门诊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65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结果:165例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员中,男性135例(81.8%),女性30例(18.2%);年龄35a±s4.32a;已婚61例,占37.0%,未婚76例,占46.1%;无业148例,占89.7%,个体13例,占7.9%;初中及以下125例,占75.8%;高中及以上40例,占24.2%。初次滥用药物的年龄最小17a,最大50(21±s2.46)a;滥用药物年限最短2a,最长17(10±s1.84)a;64.2%的人员滥用的主要药物为海洛因;63.0%人员的滥用场所为居家住所/朋友家;88.5%人员的药物在居住地获得;78.2%人员的药物由同伴提供;滥用药物的原因多种,好奇占的比例最大(57.0%);80.6%人员的滥用方式以注射为主,但只有2例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前,80.0%人员每日滥用药物量在1.5g以内,94.5%的人员每日药物花费(人民币)在900元以内;滥用药物资费来源,以个人收入/积蓄和家人/亲戚提供为主;既往脱毒次数多在2次以上,前次脱毒后至再次滥用药物天数,94.5%在100天以内;因滥用药物感染传染性疾病存在。结论: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以30a以上,男性、未婚、无业、初中及以下文化者为主;初始滥用年龄低,药物依赖持续时间长,多药滥用;采用注射方式滥用者多;存在艾滋病等传播性疾病的危险。希望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改变他们的危险行为,提高其个人、家庭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0.
从1987年第一种艾滋病候选疫苗投入临床试验至今,相继有数百种艾滋病疫苗投入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但迄今仍没有一种疫苗被证实有效,尤其在2007和2008年,被世人寄予厚望的V520疫苗(STEP和PAVE试验)宣布无效,国际艾滋病疫苗研制遭遇重大挫折,各国学者讨论并反思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包括疫苗研制和基础相关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总结HIV疫苗研究失败的经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此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研制策略为主题,以热点HIV疫苗失败可能的原因和新疫苗研制的思路为重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