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0引言经颅多普勒(TCD)借助脉冲多普勒技术和2MHz频率超声波,经特定颅骨透声窗,直接描记脑血管多普勒信号,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反应脑血管功能状态。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头部血管的解剖形态或病理改变;二者的检测可相互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为此联合使用TCD和MRA技术,测定脑血流量(CBF),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眩晕(VBAIV)发作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评估二项检测技术对此病的诊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患者组:VBAIV51例,其中飞行人员9例(年龄40~51岁),均为门诊患者。男33例,女18例;年龄40~78岁…  相似文献   
692.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后的垂体腺瘤经蝶窦入路手术中、手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伽玛刀治疗后显微镜下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中用人工硬脑膜或自体脂肪及纤维蛋白胶修补,蝶窦内填塞碘仿纱条。结果术中9例鞍底硬膜质地变硬,血运差,切开后收缩性差,弹性下降;术中7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3例因脑脊液漏需要二次手术修补。结论经伽玛刀治疗后的垂体腺瘤经蝶入路手术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较高,应慎重掌握伽马刀治疗的适应证和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93.
目的分析长期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缩短献血间隔期前后外周血象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2017年20名捐献单采血小板50次及献血单位100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下半年缩短献血间隔期至2周,2017年又将间隔期恢复至4周,对所有研究对象机采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11年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2013、2014、2015、2016、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高于2013、2014、2015、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PLT、MPV、PDW、P-LCR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6年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MPV、PDW、P-LCR与2013、2014、2015、2016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与PLT呈显著正相关;MPV与PLT呈显著负相关;PDW、P-LCR与MPV变化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长期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LT、MPV、PDW、P-LCR的观察和分析,延长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既有利于献血者的健康,又保障了单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694.
目的: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 CD)是由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 hormone, ACTH)腺瘤分泌过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若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死率较高,因此阐明库欣病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695.

目的:利用DNA探针杂交技术,结合显色探针技术建立一种新型、高灵敏的免疫检测体系,用于早期先天性白内障的筛查。

方法:选取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患者14例,取静脉血并提取mRNA,建立CRYAB的捕获探针及显色探针。利用DNA探针,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形成三明治结构(捕获探针-DNA探针-显色探针)检测入选者的血样。1家系6例患者静脉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αB-晶状体蛋白。

结果:最佳条件下,双特异探针技术可检测到最低浓度的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蛋白的突变基因,各突变位点检测率为99.5%~99.7%; ELISA法检测样本αB-晶状体蛋白上调,阳性率为85.9%。双特异探针技术敏感性更高,检测位点更多,ELISA法仅局限于蛋白检测水平,精确性不高。

结论:双特异探针检测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重复性高,经济实惠,在临床上用于产前诊断、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DR,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迫在眉睫.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  相似文献   
697.
海藻多糖是由多个相同的或不相同的单糖通过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用功能,如抗辐射、抗肿瘤、防衰老、抗病毒、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在肿瘤的放射治疗方面,海藻多糖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和抗辐射等机制,与放疗协同抑制肿瘤生长,增强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对肿瘤的放射治疗具有减毒增效作用[1]。  相似文献   
698.
目的 探讨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驱铅治疗对铅作业工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项血清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既往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驱铅治疗的71例血铅≥400μg/L的铅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期间采用CaNa2-EDTA驱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铅浓度及4项肝功能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对71名住院驱铅工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铅浓度和4项血清酶的浓度进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驱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铅浓度改变量与4项血清酶改变的关联性。结果 经配对t检验,采用CaNa2-EDTA驱铅治疗前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均值(557.66±140.41)μg/L高于驱铅治疗后血铅浓度均值(263.24±60.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7,P<0.01);血清中ALP活力驱铅治疗前均值(71.99±21.46) U/L高于驱铅治疗后均值(69.38±17.7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  相似文献   
69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CA125、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EGC患者118例,依据ESD、EMR治疗手段将其分为ESD组(63例)和EMR组(55例)。比较2组病灶切除情况、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胃癌复发情况,以及2组手术前后血清CA125、PG水平变化。[结果]ESD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高于EMR组(P<0.05);ESD组术中出血量高于EMR组,且手术时间长于EMR组,2组比较P<0.05;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胃蛋白酶原(PG)Ⅱ水平较术前均有降低(P<0.05);且ESD组PGⅡ水平低于EMR组(P<0.05)。ESD组和EMR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较术前均有提升(P<0.05);且ESD组高于EMR组(P<0.05)。术后6个月内,ESD组患者胃癌复发率低于EMR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00.
目的:观察Mller细胞在玻璃体凝胶上的黏附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猪视网膜Mller细胞提取培养并以酸性纤维蛋白、波形蛋白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免疫荧光染色确认,分别与抗细胞表面胶原受体整联蛋白α2β1抗体、抗透明质酸受体CD44抗体培养后,播于新鲜玻璃体上培养2 h,以PBS冲洗3次后计数剩余细胞数目,并与未用抗体培养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所提取细胞97.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94.6%波形蛋白染色阳性,86.0%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细胞在玻璃体上培养2 h后开始附着于玻璃体,培养72 h以后细胞增殖形成网状结构并进入玻璃体凝胶中;抗整联蛋白α2β1抗体可使剩余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抗CD44抗体不产生明显差异。结论:Mller细胞可黏附于玻璃体上,增殖并进入玻璃体凝胶,其表面胶原受体与玻璃体Ⅱ型胶原纤维的作用是其附着于玻璃体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