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TNBS)/乙醇和大鼠结肠细菌菌株诱导两种结肠炎模型,建立更加接近人IBD自然病程的模型,进一步探讨IBD发病原因及病变发展规律。方法 50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20只),TNBS/乙醇模型组(A组,20只)、大鼠结肠细菌菌株模型组(B组,20只)。观察造模后存活率,每日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分别于造模后第14天、第28天各处死一半大鼠,评价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olon macroscopic damage index,CMDI)及组织学损伤指数(tissue damage index,TDI)。结果 A组2只大鼠死亡,模型组DAI、CMDI及TDI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于第14天与第28天处死大鼠DAI、CMDI及TDI评分及模型A、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从病变发展过程、病程及病理改变情况上看采用大鼠的正常菌群为抗原,比较接近于自然情况,可作为研究IBD发病机制及评估药物疗效的一个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62.
63.
老年人结肠血管畸形的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老年人结肠血管畸形(VM)的内镜特点、患病率及随访病情的变化。方法 经全结肠镜检查60岁以上老年人2917例,分为出血、无症状(无出血和其他消化道症状)和非出血(无出血但有其他消化道症状)3组,分析老年结肠血管畸形患者的结肠镜特点及老年人结肠血管畸形的患病率;对无症状和出血结肠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了3年随访,比较各组结肠血管畸形自发出血的风险。结果 老年人结肠血管畸形检出率为2.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0.8%(P〈0.05);无症状结肠血管畸形各组患者经3年随访无自发出血,但出血组均有自发再出血,且老年组(69.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30.8%,P〈0.01)。结论 结肠血管畸形患病率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和非老年无症状组结肠血管畸形自然转归良好,出血组再出血显著增多,应加强对出血结肠血管畸形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观察垂盆草干预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2(IL-2)、IL-10的改变,探讨垂盆草是否对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经肛灌入TNBS/乙醇,对照组灌入0.85%氯化钠。造模后干预组给予垂盆草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0.85%氯化钠,检测炎症活动指数(DAI)、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组织学损伤指数(TDI)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结肠TGF-β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10。[结果]干预组结肠TGF-β1表达平均光密度(0.21±0.02)较模型组(0.19±0.01)升高;干预组血清IL-10浓度(34.00±6.56)pg/ml较模型组(27.61±4.28)pg/ml升高;干预组血清IL-2浓度(66.70±3.51)pg/ml较模型组(66.70±3.51)pg/ml降低(均P<0.05)。干预组大鼠的DAI、CMDI及TD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垂盆草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分泌TGF-β1、IL-2、IL-10等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6.
肠内稳态在维持胃肠正常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肠内环境改变时,肠内稳态失衡,影响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内质网腔内蛋白质折叠。当IECs内错误折叠蛋白过多或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功能受损时,引起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导致肠黏膜受损,介导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生。固有免疫应答、自噬过程与ERS相互影响,共同促进IBD发展。本文就ERS相关机制及其在IBD发生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现在认为由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遗传易感性宿主通过异常的黏膜免疫反应引起的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人不同大肠组织细胞内c-myc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3%(20/24)的大肠癌中有C-myc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其过度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以及Dukes分期无关,但左半大肠癌内比右半大肠癌要高。78%(24/30)的良性肿瘤中有C-myc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在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中明显较高,而在伴有恶变的病变中表达最高。另外,在更容易恶变的绒毛状腺瘤中的表达比在管状腺瘤中要高。提示C-myc癌基因过度表达与大肠肿瘤密切相关,是癌形成的早期现象,与大肠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69.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的肠镜诊治与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血管发育不良(AD)的临床特点以及肠镜下高频电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方法分析结肠AD的临床和肠镜特点,对结肠AD无症状者、合并出血者和出血后肠镜治疗者进行了3年随访以了解结肠AD自发出血的风险和治疗的效果:结果102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中共检出结肠AD126例,总检出率为1.24%,无症状组血管畸形检出率为0.89%;出血组2.62%;非出血组0.82%。1014例无症状者检出9例结肠AD患者,3年随访期问均未出血。结肠AD合并出血者3年内大多数患者会自发再出血,11例行肠镜电凝治疗无并发症且能显著减少1年内再出血率(18% vs 54%,P〈0.05):结论结肠AD患病率低,无症状人群中的结肠AD患病率较低且自然转归良好,结肠AD合并出血者多数3年内易自发再出血,肠镜电凝治疗1年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0.
EUS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分期及隆鹦圆”洹⒁认俚燃 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的临床价值,微探头超声目前主要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现将我院经微探头超声检查结直肠病变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