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33株支原体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本地区NGU患者233株支原体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鉴定,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JOS敏感性最高为81.6%,CPE敏感性最低为6.3%。结论: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耐药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儿童皮肤病是皮肤病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病种的分布和防治上有不同于成人的一些特点.为了解本地区的情况,笔者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初诊的2451例儿童皮肤病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4粒,3次/d,同时口服依巴斯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单独口服依巴斯汀,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7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1.96,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CBM、CNKI、万方和VIP数据库,搜集当归饮子治疗CU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5月。采用 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 Profile3.6对结果的证据质量等级进行评价。 结果: 最终纳入15项试验,共1 3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饮子治疗CU的治愈率、有效率均优于除咪唑斯汀外的常规抗组胺药物(conventional antihistamine,CA);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A。 结论: 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CA相比,当归饮子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能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尚需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马拉色菌毛囊炎又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感染,在皮肤科门诊中很常见,虽然不是大病,却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采用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的治疗方法,但实际疗效欠佳.笔者2007年6月~2008年8月采用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单独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间质型(脑膜及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间质型神经梅毒主要以脑卒中起病,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示3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5例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阳性,6例脑脊液蛋白异常;头颅MRI表现脑动脉炎或脑梗塞等改变。结论:间质型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急性发病,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可能可以在神经梅毒中的应用,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男,71岁。左上胸部淡红色无痛性结节3年余。患者10年前在胸部左上方发现一个“良性肿物”,后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3年前手术切口右下方出现淡红色结节,逐渐增大,无瘙痒、疼痛等。皮肤专科查体:左上胸部靠近锁骨中段可见淡红色结节,大小约 2 cm×2.5 cm,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触之质硬,边界清楚。结节组织病理示:表皮明显萎缩,真皮中下部可见大量梭形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细胞核呈梭形或长柱状,排列成席纹状或漩涡状。免疫组化染色示:真皮梭形细胞Vimentin(+),CD34(+)。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明确后行结节扩大切除+带蒂复合组织瓣及任意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恢复顺利,创面愈合良好。目前在随访中,未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其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阴性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神经梅毒患者中,无症状神经梅毒2例,间质型神经梅毒9例,实质型神经梅毒8例(麻痹性痴呆5例和脊髓痨3例),特殊类型神经梅毒(多颅神经损害)1例。实验室检查示,63.16%的患者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CSF-RPR)阳性,100%的梅毒螺旋体抗原凝集试验(CSF-TPPA)阳性,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增高分别为75%和50%;头颅CT和MRI表现脑萎缩、梗死或脱髓鞘病变。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分型密切相关,实质型神经梅毒应引起重视;TPPA或许在神经梅毒脑脊液检测中可以使用,但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