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8篇 |
免费 | 48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0篇 |
口腔科学 | 139篇 |
临床医学 | 203篇 |
内科学 | 94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277篇 |
综合类 | 336篇 |
预防医学 | 9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1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椎间盘退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用于防御病毒感染、外源性核酸侵人及调节体内基因表达的基本生命现象。随着对其机制的不断研究,其拥有的稳定的高效能、高特异性的基因沉默作用逐渐被认识到,因而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强烈兴趣,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毒性、遗传性等相关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中。由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及遗传倾向,近年来国外有学者将此技术应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当中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就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经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可否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其脑组织损伤.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利多卡因(lidocaine)治疗组(利多卡因组).每组10只.各组兔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操作,SAH组和利多卡因组取自体兔血1.5 mL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0.5 h后sham组和SAH组经枕大池注入0.1 mL NS,而利多卡因组注入0.1 mL2%(质量分数)利多卡因.术后72 h处死兔取脑基底动脉及海马组织行病理检查测定基底动脉管腔面积和直径、海马正常神经元密度(NNDHP)、c-fos阳性细胞数目(CCPHP);测定术前和术后72 h的兔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各组兔术前血清IL-6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72 h血清IL-6水平各组均较术前增高(均P<0.05),SAH组高于sham组和利多卡因组(P<0.05).SAH组基底动脉管腔面积和直径以及NNDHP比sham组和利多卡因组减少(P<0.05),SAH组海马CCPHP比sham组和利多卡因组增多(P<0.05).结论 经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可减轻兔SAH后脑血管痉挛以及海马组织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时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及益生菌(复合乳酸菌胶囊)对其的影响,探讨益生菌治疗UC的疗效.方法 UC患者81例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4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复合乳酸菌胶囊,B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肠黏膜中NO和SOD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肠镜检查情况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另选择同时期行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且机体无器质性病变者20例(C组)作为对照.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肠黏膜中NO增高、SOD减少,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血清、肠黏膜中NO和SOD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临床症状改善率、肠黏膜征象改善率和住院天数也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UC患者血清、肠黏膜中NO和SOD异常,可能是UC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益生菌治疗UC有效,其机制与其调整肠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抑制NO及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建立体外循环中经麻醉机向氧合器给挥发麻醉药的方法;明确氧合器出口气中异氟醚分压与动脉血中异氟醚分压的关系。方法 在Ohmeda麻醉机共同气体出口处安装一个三通,其一个出口与呼吸回路相连,一出口与氧合器气体入口端相连。实验开始时通向呼吸回路一侧关闭,通向氧合器一侧开启。氧流量为3L/min,异氟醚挥发罐刻度设置为0.6%(Vo1),泵流量为3-5L/min,血温25-27℃。分别于洗入和洗出阶段的0、2、4、8、16、24min采动脉血,氧合器入口气和出口气样本。异氟醚浓度由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 氧合器出口气异氟醚分压与动脉中分压呈明显正相关,离体模式下的相关系数R=0.99,在体模式下的相关系数R=0.94。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体外循环中经麻醉机向氧合器给挥发麻醉药的方法简便易行;氧合器出口气挥发麻醉药分压能很好地代表动脉血中分压,监测氧合器出口气中挥发麻醉药分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87.
慢频率依赖性间歇性房室阻滞伴心室静止一例张永庆刘进王道金戴自力林为*(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医院信阳464000)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患者女性,72岁,平素健康。1994年11月23日起反复发作晕厥,常规心电图拟诊“间歇性房室阻滞(AVB)伴室性逸搏”。...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反He牙简捷有效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3例换牙期,,恒牙初期反He病例在其矫治初始阶段行Ⅲ类牵引。结果 反He牙有极快的矫治效果。反He解除时间最短1d,最长20d,平均10d,矫治疗程平均11周。结论针对反He病因加以矫治,改变和简化了传统反He牙矫治疗程,缩短了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89.
内皮素1是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活性肽,研究发现内皮素1不仅是收缩能力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气道张力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离子转运,基因调控等均发挥多种生物学影响,近来发现内皮素1对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亦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吲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60例UA随机等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80岁,平均62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4~74岁,平均6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吲激酶胶囊40mg,Tid.po疗效14~28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0%,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除血细胞比容外均有改善或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吲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