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尖锐湿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a)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生殖器皮肤粘膜所致,国内统计资料显示,本病目前在各性传播性疾病(STD)中发病率位于第二位。我科对本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研究我科STD专科门诊1989~1991年统计资料显示,3年中尖锐湿疣在所统计的各种性传播性疾病病例数中位居第一位。此外,1994年共发现STD患者341例,其中尖锐湿疣l25例(占366%),居第一位;1995年尖锐湿疣病例数110例,占STD(309例)…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遗传特点,并探讨RE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一摩擦性黑变病家系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提取患者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RE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并进行测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鉴定。结果: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在此家系中未见RET634基因突变。结论:家族性摩擦性黑变病与RET634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大鼠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NSC)定向诱导分化类神经元细胞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取Wistar出生24h新生鼠额叶脑组织加入神经生长因子进行干细胞的原代及继代培养SABC Nestin鉴定并定向培养,于1、3、7d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第7天的类神经元细胞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胞体饱满,有树枝状分支,末端见鸭蹼状膨大的生长;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胞质中有大量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与高尔基复体,脂滴糖原颗粒及微丝、微管,核膜、核仁清楚.结论 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分化形态学上能够分化成类神经元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94.
95.
患者女,11岁,因鼻梁右侧及鼻根至额部带状暗红丘疹8个月余就诊。实验室检查提示ENA、抗核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均无异常,组织病理检查提示表皮萎缩,可见毛囊角栓,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团块状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符合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6.
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头皮红色疣状物伴瘙痒15年.1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枕部头皮出现红色疣状物,瘙痒,皮损逐渐增多、增大,自觉变硬,渐延及左侧头面部及耳郭,皮损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和"脂溢性皮炎"等治疗无效.于2008年2月26日来我科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97.
Proteus综合征(Proteus Syndrome,PS)又名变形综合征,由Cohen和Hayden于1979年最先描述,1983年Wiedermann以古希腊海神Proteus的名字为其命名.1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差异很大.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Kebner现象(KP)也称同形反应,最早是指银屑病患者正常皮肤受到创伤后出现的红斑鳞屑皮损表现,后来观察到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现象。本文总结了KP的分类、激发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
李雷激  张迪  覃纲  向兰  刘跃华  祝琳  骆文龙 《重庆医学》2015,(27):3759-3761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CAM)上皮性钙黏连蛋白(E-cad)、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头颈部 ACC 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EnVision 法检测60例头颈部 ACC 及30例正常腺体组织中 E-cad、Ep-CAM 的表达情况,采用 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cad 在头颈部 ACC 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腺体组织(P <0.05),Ep-CAM 在头颈部 ACC 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腺体组织(P <0.05);E-cad 在头颈部 ACC 组织中的相对低表达分别与 ACC 的病例分型、临床分期、有无神经症状及有无复发转移有关(P <0.05);Ep-CAM 在头颈部 ACC 组织中的高表达分别与 ACC 的病例分型、临床分期、有无神经症状及有无复发转移有关(P <0.05)。E-cad 与 Ep-CAM 在头颈部 ACC 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 =-0.890,P =0.000)。结论E-cad 可能具有抑制头颈部 ACC 发生、发展的作用,Ep-CAM 在头颈部 ACC 中表达越高,提示头颈部 ACC 恶性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罕见类型,仅占淋巴瘤的1%,因侵犯器官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西方国家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侵犯相对常见,而亚洲变异型以嗜血细胞综合征为主要表现.IVLBCL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致死率高,因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多由尸检确诊.本研究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名IVLBCL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