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Klippel─Trenauney—weber综合征合并内脏移位1例济南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刘翠杰,刘华昌患者男,32岁。自幼右侧前额、右上下肢及手足皮肤温度较对侧高,出汗多,右手中指长而粗,浅表静脉曲张,上述征象逐年加重,14岁时右手中指较对侧长2cm...  相似文献   
102.
103.
患者,男性,16岁,右手指甲周皮肤起红斑、脓疱9年,右手第4和5指指节间关节畸形1年入院。皮肤科检查:右手掌背及第1、4和5指弥漫性红斑,表面散在或密集米粒大小脓疱,部分形成脓湖或脓痂,指甲脱失,手指末端变细;第4、5指指节间关节屈曲畸形,功能受限。四肢皮肤见散在分布少数浸润性红斑,表面有少量小脓疱。患者家族中无银屑病史及类似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7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7.6%、淋巴细胞百分比30.28%、RBC 4.75×1012/L、HGB 136g/L、PLT 278×109/L。肝功能检查:ALT 13 U/L、AST 17 U/L、ASP 160 U/L、γ-GT 17 U/L、TBIL 19.2 umol/L。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和艾滋病抗体检测阴性。Hbs-Ag(-),HCV-cAg(-)。脓疱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胸部X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诊断:泛发型连续性肢端皮炎。入院后予阿维A胶囊、火把花根片、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及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经2周治疗皮损部分消退,偶有少量新脓疱形成,受累手指疼痛减轻,但病情仍继续进展,右手第2指和左手第5指亦受累。为遏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审慎地权衡利弊后,遂决定开始rhTNFR:Fc治疗。治疗12周后,四肢皮损消退,新脓疱形成停止,但手指畸形和功能无改善,治疗获得部分成功。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28 岁.因全身起红斑、水疱、糜烂及渗出10 d 入院.2010 年8 月下旬,患者在当地医院治疗足癣,予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具体剂量不详)口服1 周,停药2 周后再次服用伊曲康唑后约3 d,于2010 年9 月5 日全身起大量红斑,红斑中央可见水疱,水疱破裂后出现糜烂及渗出,伴明显皮肤瘙痒.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予甲泼尼龙80 mg/d 静脉滴注,效果不佳.遂于2010 年9 月10 日来济南军区总医院皮肤科就诊,并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收入院.患者平素健康.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口腔、躯干及四肢见大量红斑,部分红斑中央有水疱、大疱,疱液较清,可见大量糜烂及渗出,皮损呈对称性分布(图1).  相似文献   
105.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38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3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抗双链DNA(dsDNA)抗体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活动期SLE病人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38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SLE病人PBL CD3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CD38的升降与抗dsDNA抗体的水平呈正相关(r=0.68),结论:CD38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它可以作为反映病情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疣为皮肤科常见多发病 ,至今尚无满意疗法。1997- 0 5~ 2 0 0 0 - 0 9,我科采用自体疣组织皮下注射埋藏治疗皮肤疣 57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7例均为皮损型、诊断明确的门诊病人 ,1月内皮损无扩展 ,病情基本稳定 ,绝大多数病人皮损为米粒大小 ,分布在面部及手背。其中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4 8岁 ,平均 2 5.5岁 ,病程2~ 36个月。扁平疣 38例 ,寻常疣 19例。2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麻醉一处皮损 ,刮除角质层 ,沿疣基底部平行剪下该片皮损 ,面积约 9mm2 大 ,将其剪成小米粒大小 ,置于装有生理盐水 2 …  相似文献   
10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面部疣状增生物17年.患者2岁时被发现右下眼睑出现棕色疣状增生物,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变大,扩大到右面颊和上唇,至14岁时皮损加重明显,左侧面部亦出现散在棕色疣状增生物,背部出现散在性皮肤赘生物,轻度瘙痒;并出现发作性肢体抽动,常于夜间发作,突然惊醒,随后感恐惧,10s后出现尖叫,随后出现肢体抽动,意识丧失,1min缓解,约1h后醒转,头痛明显,脑电图检查脑电波异常,确诊为癫痫,间断予妥泰抗癫痫治疗,症状控制不明显,抽搐发作频繁,现平均1~2个月发作1次.患者智力尚可,学习成绩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明显遗传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08.
患者女,72岁.因左侧眉部、鼻唇沟、鼻部色素脱失斑2年,于2007年11月就诊,诊断为白癜风.给予0.1%他可莫司软膏与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治疗,治疗后色素轻度恢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Ad-mES)在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不同感染复度(MOI)的腺病毒体外感染靶细胞;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Ad-mES对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观察各组小鼠黑素瘤的生长、转移和生存率;免疫组化法鉴定肿瘤组织内内皮抑素蛋白的表达.电子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腺病毒体外能够有效感染靶细胞,MOI为10,20,50,100,200,500时,B16F10细胞和ECV304细胞的腺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5.6%、35%、73%、88%、95.2%、97%和19%、35%、80%、90%、97%、98.5%.靶细胞明确表达内皮抑素基因;Ad-mES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而Ad-mES能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且随MOI增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效果越强.瘤细胞接种后第8天,各组成瘤率100%.开始出现小鼠死亡的最早日:PBS组第16天、Ad-GFP组第18天、Ad-mES单剂、重复治疗组均在第20天.结论 Ad-mES体外和体内均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活性;Ad-mES治疗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延长(P<0.05),肿瘤体积增长减慢(P<0.05).  相似文献   
1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肛周、外阴、右股内侧丘疹,伴瘙痒7年余.11年前患外阴尖锐湿疣,电灼治疗后,肛周出现瘙痒,当地医院以"肛周湿疹"予药物治疗(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疗效不佳;4年前肛周出现棕褐色丘疹,伴瘙痒,未予治疗;1年前外阴、右股内侧相继出现棕褐色丘疹,多家医院以"鲍温样丘疹病"予冷冻、干扰素和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疗效不佳;近日来丘疹逐渐融合成斑块,外阴出现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