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99篇
  免费   4195篇
  国内免费   2706篇
耳鼻咽喉   672篇
儿科学   957篇
妇产科学   520篇
基础医学   3635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10827篇
内科学   5946篇
皮肤病学   935篇
神经病学   2036篇
特种医学   29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5304篇
综合类   21643篇
预防医学   8739篇
眼科学   738篇
药学   8762篇
  112篇
中国医学   8913篇
肿瘤学   2481篇
  2024年   461篇
  2023年   1820篇
  2022年   1765篇
  2021年   1576篇
  2020年   1650篇
  2019年   1958篇
  2018年   1854篇
  2017年   1245篇
  2016年   1484篇
  2015年   1627篇
  2014年   3892篇
  2013年   3459篇
  2012年   4101篇
  2011年   4408篇
  2010年   4212篇
  2009年   4237篇
  2008年   4175篇
  2007年   3984篇
  2006年   3710篇
  2005年   3644篇
  2004年   3318篇
  2003年   3109篇
  2002年   2737篇
  2001年   2586篇
  2000年   2323篇
  1999年   1908篇
  1998年   1695篇
  1997年   1596篇
  1996年   1487篇
  1995年   1401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914篇
  1992年   832篇
  1991年   746篇
  1990年   709篇
  1989年   620篇
  1988年   584篇
  1987年   501篇
  1986年   483篇
  1985年   423篇
  1984年   321篇
  1983年   322篇
  1982年   252篇
  1981年   246篇
  1980年   155篇
  1979年   9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4篇
  1965年   27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5月~2012年6月共14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失败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7~68岁,平均39.2岁,骨折内固定术后1~8月(平均5.6个月)锁定钢板断裂。钢板断裂者均采用钢板螺钉取出术,5例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9例再次锁定钢板固定,均同时取自体髂骨移植植骨治疗。结果二次术后14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24月,平均14月,13例获得骨性愈合,1例二次锁定钢板固定患者于二次术后8月再次发生钢板断裂,予行钢板螺丝钉取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再次手术后6月获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差1例。断裂原因具有多样性,5例钢板选择过短,9例存在螺钉置入密度过大,8例内侧皮质粉碎、缺失,4例因过早负重,2例因锻炼时摔伤而导致内固定失败。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通常与对锁定钢板的适应证掌握不全,骨折端过度剥离、复位不良或内侧皮质存在缺损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注重植骨,加强术后康复指导、避免过早负重可有效预防及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992.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水平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人体内超氧自由基(O·)的天然清除剂,实验证明,它对防止脂质过氧化、治疗冠心病、再灌流损伤(器育移植等)、关节炎及自家免疫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活性多肽药物,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开展SOD的基因工程研究进而生产大量廉价的SOD产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工作用化学法全合成了人铜锌SOD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993.
在目前不能直接观测病人内部器官微循环改变的条件下,应用模糊聚类的理论和方法,对主要常见病有意义的的甲襞微循环改变进行聚类,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结果,提出了主要常见病有意义的甲襞微循环改变群。在改变群中任意提出3、4、5、6、7、8项改变指标,形成改变组合,一种组合重复出现二次以上的重复率,随组合改变指标数的增多而减少(70.36%~4.36%)。将改变群分成重要指标和参考指标二类,从每类中提出三项形成组合,重复率仅为0.34%。说明组合方式的影响十分巨大。经过反复探索、大量实践,有可能找出对疾病的符合率较高、漏诊率较低、误诊率较小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生育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到吉林大学特殊疾病检测站进行遗传咨询的816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受检的生育异常患者为816例,核型异常99例,异常率为12.1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22例,占22.22%,性染色体异常46例,占46.46%,嵌合体异常31例占31.31%。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生殖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育异常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青岛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4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青岛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结果及体会。对象为青岛市1996年11月1月2000年12月31日活产的新生儿。方法:新生儿出生后3天,足跟部采血,滴在特殊的干滤纸片上,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TSH浓度。结果:青岛市CH筛查覆盖率达98.5%,患病率1/3353,发病原因以甲状腺发育异常占首位,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达到100%的治疗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牙髓细胞的培养方法和生长状况,观察其形态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牙齿的发育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的方法分离大鼠的牙髓细胞并在DMEM培养液中培养,运用透射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 培养的牙髓细胞呈梭形,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器发育正常,并且有细胞增殖和分裂能力.结论 利用酶消化分离的方法分离培养的牙髓细胞,能够保持其生活状态及增殖分裂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5-羟色胺受体102T/C多态性是否与Tourette综合征(TS)相关联,方法对157个核心家系样本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传递不平衡检验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及RFLP等技术,根据TS与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同病现象,将TS划分亚组进行与5-羟色胺受体102T/C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 合并OCD的TS与该位点的基因型102C/C(X2=8.38,P=0.004)及等位基因102C/(X2=4.84,P=0.028)存在关联,进一步采用传递不平衡分析,发现合并(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IV》论断标准的OCD的TS与该位点存在关联或连锁不平衡(X2=5.12,,P=0.02),而在TS总体样本及单纯TS样本中未发现与该位点的关联,结论 5-羟色胺受体102T/C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合并OCD的TS存在关联,合并OCD的TS可能是TS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中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甲襞微循环中输入枝→袢顶→输出枝这样一段通路的流动规律。按照各种正常及异常的甲襞管袢构型,用有机玻璃管自制成各种模型。在输入枝,输出枝,袢顶等处打测压孔,每一测压面上取管袢内缘、轴心及外缘三点,测量了水通过各种模型时压力和速度曲线随流量改变的分布情  相似文献   
999.
甲襞微循环检查的临床应用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甲襞微循环检查的临床应用及问题刘育英我国微循环观察在临床上的应用从196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30多年,从甲襞、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已发展到口唇、舌、宫颈粘膜、阴茎头、皮肤等多部位、多种方法的观察。但开展最多最普遍的临床微循环检查还是甲襞和球结膜。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00.
RADS抑郁量表的修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报导应用ReynoldsAdolescentDepressionscale(RADS)抑郁量表在全国7省市对3905名中学生测量的结果,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79、Cronbechα系数为0.88、分半信度相关系数为0.88;与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的相关系数为0.84;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