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5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9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篇 |
儿科学 | 34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8篇 |
口腔科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455篇 |
内科学 | 220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19篇 |
外科学 | 128篇 |
综合类 | 669篇 |
预防医学 | 375篇 |
眼科学 | 13篇 |
药学 | 300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330篇 |
肿瘤学 | 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28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46篇 |
2009年 | 150篇 |
2008年 | 124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106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以DMEM/F12、2?7、20 ng/m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无血清培养液和5%胎牛血清培养液预先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2~3 d后,换为无血清培养液;应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其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用含胎牛血清培养液培养的NSCs聚球速度较无血清培养液明显加快,可提前3~4 d观察到NSCs球。细胞染色证实细胞系巢蛋白阳性,经血清培养液诱导分化后部分呈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部分呈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明可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认为含血清培养液预先培养可以加快细胞培养速度,是获得NSCs的经济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左肾静脉(LRV)发生重度狭窄时,评价横径比、纵径比、夹角等参数与血管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80例上腹部强化CT图像。测量腹主动脉(AA)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夹角(AMA)、左肾门部LRV最大横径(A1)、纵径(B1)、截面积(S1),AA与SMA间LRV的横径(A2)、纵径(B2)、截面积(S2)。计算横径比=A1/A2,纵径比=B1/B2,面积比=S1/S2,狭窄程度=[(S1-S2)/S1]×100%。狭窄程度大于等于70%的120例样本归为重度狭窄组,<70%的160例样本归为对照组。评价面积比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评价关联参数的比值比。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各参数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面积比与其他参数的关系从近到远分别为:横径比、纵径比、AMA、BMI、年龄,上述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831、0.769、0.547、0.568。横径比、纵径比、AMA、年龄是LRV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BMI不是影响因素。重度狭窄组横径比、纵径比的平均值分别...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探讨超重/肥胖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可能影响超重/肥胖的中医体质因素,为超重/肥胖的临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客户为调查对象,收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籍贯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信息,采用超声波电子人体秤测量身高、体质量,并由此获得体质量指数(BMI)数据,借助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判断中医体质类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肥胖与一般人口学特征、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纳入761例研究对象,其中BMI≥24者303例,设为超重/肥胖组,18.5≤BMI<24者458例,设为正常体重组;两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以兼夹体质多见,单一体质偏少。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阳虚质、血瘀质较少,痰湿质、湿热质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亚组中,两组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判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亚组中,两组阳虚质、痰湿质判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为了探索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lodysplasia syndrome,MDS)新的一类靶向药物,笔者研究了苯己异硫氰酸酯(phenylhexyl isothiocyanate,PHI),1种合成的萝卜硫素(sulforphate,SFN)衍生物对MDS细胞作用。方法 MDS细胞株SKM-1经过不同浓度PHI处理3个平行孔后使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相,荧光染料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去甲基化改变,Western blot法蛋白印迹分析p15基因表达和组蛋白乙酰化程度,以及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 经过5μmol/L PHI处理后MDS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和产生凋亡,在诱导浓度低至10μmol/L细胞增殖减少了50%,和细胞周期分析显示MDS细胞停滞在细胞G1期,PHI诱导p15基因去甲基化呈现浓度依赖性,进一步证明也以浓度依赖方式PHI诱导组蛋白H3高乙酰化。同时也表明,PHI抑制MDS细胞中VEGF产生,以及通过破坏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HI可以诱导p15基因去甲基化和组蛋白H3高乙酰化,具有对MDS p15基因去甲基化和组蛋白高乙酰化的双重表观遗传效应,从而启动了靶向途径抑制MDS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7.
纤维支气管镜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6 6例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3例 )采用纤支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 ,对照组 (33例 )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动脉血气分析中PH ,PaO2 ,PaCO2 ,SaO2指标明显好转 ,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 ,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一次拔管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纤支镜与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救治外科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并可以使机械通气并发症减少 ,改善围手术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减轻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我院在老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开展这项技术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患者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子宫内膜息肉住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5±1.9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8例。20例患者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无出血,手术时间(25±1.32)min,平均住 相似文献
29.
Selective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report on 1860 cases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Trigeminal neuralgia (TN) is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as “a sudden, usually unilateral, severe, brief, stabbing, recurrent pai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one or more branches of the fifth cranial nerve“, The incidence rate is about three to five cases per year per 100000 persons and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