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成人HSP进行随访,分析发病诱因及部份检测参数对HSP预后的影响。结果成人HSP以女性为多。发病诱因中上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肾受累发生率58.16%。蛋白尿是影响HSP预后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6.098)。血沉上升(OR=41.097),发热(OR=0.021)和C3下降(OR=7.564)是肾受累的危险因素。不全缓解者大多为肾受累者。结论成人HSP肾受累多见。预后取决于肾有无受累。蛋白尿是影响成人HSP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二次PCR用于临床标本真菌感染快速分子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次PCR技术诊断疑似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临床疑似真菌感染的深部位痰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共29份,分别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真菌通用引物单次与二次PCR扩增rDNA的ITS区,并对真菌检出阳性率和多种真菌菌种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床疑似病例痰及肺泡灌洗液标本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单次PCR和二次PCR真菌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7%(6/29)、37.9%(11/29)、17.2%(5/29)和48.3%(14/29)。真菌培养、单次PCR和二次PCR提示二种以上真菌菌种检出的比例分别为6.9%(2/29)、3.4%(1/29)和24.1%(7/29)。二次PCR与单次PCR的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34,P < 0.05)。在两种以上菌种检出率方面,二次PCR与真菌培养和单次PC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9,6.30,P值均 < 0.05)。结论 二次PCR技术有助于提高临床标本真菌分子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抗感染化学疗法对中型无绿藻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组分为3组:1、5、10mmol/L5-氨基酮戊酸溶液分别与中型无绿藻37℃避光孵育30min后接受激光照射20min,即T1、T2、T3组;对照组分为3组:C1组为不加5-氨基酮戊酸溶液的中型无绿藻37℃避光孵育30min后不接受照射,C2组为加5-氨基酮戊酸溶液的中型无绿藻37℃避光孵育30min后不接受照射,C3组为不加5-氨基酮戊酸溶液的中型无绿藻37℃避光孵育30min后接受照射。采用菌落计数法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抗感染化学疗法对中型无绿藻的抑制作用。结果7株中型无绿藻3个对照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两两比较,C2组菌落计数均明显低于C1组、C3组(均P<0.05)。3个实验组每株中型无绿藻生长均受到抑制,与C2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仅有3株中型无绿藻(O22a、O22c、O22d)3个实验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4株中型无绿藻(O22b、O22e、O22f、O22g)3个实验组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C2组为参照,计算不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处理后中型无绿藻菌生长总的受抑制率,T1、T2和T3组分别为(59.09±10.27)%、(70.44±11.01)%和(70.90±7.12)%,合并后总的受抑制率为41.78%~87.82%,平均为(66.81±10.94)%。T1、T2和T3组中型无绿藻菌生长总的受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T2、T3组中型无绿藻生长受抑制率均明显高于T1组(P<0.05),T2与T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5-氨基酮戊酸溶液光动力抗感染化学疗法对中型无绿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皮肤接合菌病五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近3年收治的5例接合菌病的临床资料,探讨皮肤接合菌病的临床特征、真菌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近3年收治的5例皮肤接合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收治的5例皮肤接合菌病,发病年龄5 ~ 49岁,男1例,女4例;病程7个月至16年;表现为浅表型1例,坏疽型4例。发病前有外伤或手术史3例,无明显诱因2例。皮损位于面部2例,四肢3例。这5例患者均经过真菌学和(或)病理学确诊。致病真菌为多变根毛霉3例,未鉴定到种2例。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4例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1例给予氟康唑、伊曲康唑胶囊和注射液治疗,治愈2例,好转1例,疗效不佳1例,死亡1例。结论 皮肤接合菌病是一种严重的毁容性深部真菌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5.
16.
院内侵袭性曲霉病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院内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侵袭性曲霉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研究显示,院内曲霉感染不仅与宿主自身因素有关,亦和空气、水源、院内施工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了解院内侵袭性曲霉病的流行病学、与环境真菌分布的相关性、环境真菌监控措施对降低其发病率、提高免疫缺陷宿主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毛霉病的临床表现、预后和病理表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2006年我院诊治的7例经真菌培养证实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结果 7例中鼻脑毛霉病1例、皮肤毛霉病6例,其中2例为毛霉性坏死性筋膜炎。鼻脑毛霉病和毛霉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病情进展快,均以死亡告终;其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呈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坏死明显,可见大量菌丝和侵血管现象。4例以浸润性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毛霉病患者病情进展慢,有2例已治愈;其皮损组织病理呈肉芽肿性炎症,菌丝较少,未见明显的侵血管现象。7例均未见明确的菌丝侵神经现象。结论 毛霉病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呈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菌丝多,出现明显侵血管现象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布疹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临床上制定预防尿布疹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例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生尿布疹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生尿布疹167例;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评分20分,纸尿裤污染度均分2~3分、尿液pH均值7、纸尿裤更换时间均分1~2分为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发生尿布疹的影响因素。结论日常生活能力差、尿液呈碱性、纸尿裤污染程度严重及更换间隔时间长是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布疹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锐湿疣是一种容易复发的性传播疾病。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在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文中将从天然免疫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 - 18等 )和获得性免疫 (病毒抗原的捕获及呈递 ,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 )两个方面来综述人类乳头瘤病毒逃逸机体免疫防卫机制 相似文献
20.
报道1例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女,60岁。四肢红斑、丘疹、结节痛1年余,加重伴水疱、脓疱1周。患者确诊类风湿关节炎3年余,类风湿因子阳性。三次组织病理示表皮表现不一,真皮浅中层均可见较多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尘,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皮肿胀伴红细胞外溢,未见血管炎改变。DIF阴性。诊断:类风湿性嗜中性皮炎。结合病例及相关文献,对此病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