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活动性眼弓形虫病(Ocular Toxoplasmosis,OT)的光相干断层成像、图形视诱发反应和中心视野改变。方法除临床检查、眼底彩色照像、眼底荧光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外,21例33只活动性OT患者均行光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nography,OCT)、图形视诱发反应(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PVER)检测和自动中心视野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21例患者33只眼的OCT检测结果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增厚及黄斑顳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自动视野检测分析,呈现中心部分视野光敏度显著下降。图形视诱发反应显示峰幅值显著降低。结论 活动性眼弓形虫感染的OCT、PVER和自动中心视野检测均呈现明显异常。这些异常类似干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之改变。  相似文献   
22.
23.
敖晶晶  刘杏 《眼科学报》1998,14(4):245-248
目的:探讨门诊开展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7例38眼门诊小梁切除术的病例与同期由相同手术医师施行的30例38眼住院小梁切除术病例进行比较,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月、3月或以上眼压分别为1.4800±0.5977 kPa、1.8379±0.5517kPa、1.9650±0.4879 kPa。对照组术后1周、1月、3月或以上眼压分别为1.3468±0.5994kPa、1.7737±0.5177 kPa、2.0144±0.5447 kPa。经t检验,两组术后眼压、疗效、视力改变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条件成熟的医院选择性地开展门诊小梁切除术是有效、安全可行的。眼科学报1998;14:245~248。  相似文献   
24.
剥脱综合征是一种以纤维样细胞外物质在眼球组织及全身多种器官组织中产生与沉积为特征的年龄相关性疾病。本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其与青光眼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5.
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评价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而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3 2 9例 40 8眼 ,其中治疗组 14 5例 181眼和对照组 184例 2 2 7眼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眼压控制理想 ;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发生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0 0 5 ) ;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可调整缝线的应用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更为确切 ,并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53岁.因双眼反复胀痛2年,右眼红痛1周于2008年1月24日收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双眼房角窄Ⅳ(开).因患者不愿行预防性手术而长期滴用匹罗卡品滴眼液.  相似文献   
27.
刘杏  邓娟  凌运兰 《眼科》1999,8(2):127-128
剥脱综合征是一种广泛的眼基底膜疾患,易合并白内障和青光眼,临床上易漏诊。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85岁,因左眼视朦3年余来我院就诊。右眼20年前行白内障摘除术后视物不清至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朦,不伴眼红痛及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黄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对拟行双眼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进行检查,随机选取一眼入组研究。于LASIK术前1天及术后4周进行检查,检影验光比较术前后屈光度、OCT3测量并比较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及RNFL厚度钟点值。【结果】LASIK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明显减低(P=0.000),角膜厚度亦较术前显著变薄(P=0.000)。LASIK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1&#177;7)μm及(141&#177;8)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均呈双峰状,于上、下方最厚,鼻、颞侧较薄。LASIK手术前上方、鼻侧、下方、颞侧RNFL厚度(象限值)分别为(136&#177;7)μm,(77&#177;15)μm,(123&#177;11)μm,(84&#177;16)μm;而术后4周分别为(135&#177;9)μm,(80&#177;12)μm,(123&#177;12)μm,(83&#177;8)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0.907)。而当按钟点值比较时,术后患者RNFL厚度测量除鼻侧3点方位(P=0.040)外,其余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14~0.974)。【结论】常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用HRT-Ⅱ系统测量我国不同年龄正常成人视乳头结构参数,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4~2007年在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正常人156例(20~80岁),20~40岁55例,41~60岁53例,61岁以上48例;各年龄段男女比例1∶1.随机选取一眼进行HRT-Ⅱ检查,获得视乳头地形图总体和局部参数.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年龄对视乳头结构总体和局部参数的影响.结果 年龄与视乳头总体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的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对最大视杯深度(MxCD)、视乳头轮廓线高度变化(HVC)、视杯形态测量(CSM)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杯形态测量(CSM)与年龄正相关(r=0.241;P=0.002),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截面面积(RNFLA)、最大视杯深度(MxCD)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40~-0.31,P<0.01).年龄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视乳头不同部位有所不同.结论 年龄、视盘面积大小对视乳头地形图参数有一定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变薄的趋势.在青光眼患者筛查及追踪随访时,视乳头地形图参数分析应考虑到年龄对视乳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 并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A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发病年龄≤40岁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资料, 记录患者入院诊断、性别、发病年龄, 收集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及A型超声波测定、超声生物显微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及视野检查的结果。分析PACG与SACG所占比例、病种构成, 比较两类患者的发病年龄、视力、视野、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及初诊误诊率。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1, Q3)表示。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243例(243只眼)患者, 发病年龄(28±9)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79;其中PACG患者93例(38.3%), SACG患者150例(61.7%)。PACG患者年龄[34(28, 38)岁]及男性比例[22.6%(21/93)]与SACG患者[28(19, 34)岁, 44.0%(66/150)]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4, χ2=11.46;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