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头皮屑以头皮脱屑伴瘙痒为特征,病因复杂,主要涉及微生态和皮肤屏障两方面因素。头皮微生态是头皮微生物及其生长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皮肤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有害因素侵袭和防止组织水分丢失,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头皮微生物种群及数目的变化会改变皮肤屏障功能,而屏障功能的改变又会对微生物的定植产生影响,二者共同参与头皮屑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80周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方法对165例新诊断T2DM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80周,检测强化控制前后的UAER及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强化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80周后UAER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ER的变化值与血糖的变化值以及年龄显著相关(P〈0.05),UAER的变化值与血脂、血压的变化值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强化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可有效降低UAER。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4月至10月卫生部北京医院9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糖尿病组(BMI≥25)50例、非肥胖糖尿病组(BMI<25)45例,并将30名正常体重非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RBP4浓度,同时测定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等,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各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肥胖糖尿病组RBP4明显高于非肥胖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而后两组RBP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腰围(W)、HOMA-IR、BMI、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腰围、HOMA-IR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显著升高;腰围和胰岛素抵抗是影响血清RBP4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过程的相关酶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位碱基突变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检测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基因型多态性,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检测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多态性,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构成与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组及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糖尿病组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突变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变异可造成相关酶活性改变,进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点突变和胱硫醚缩合酶基因T833C点突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55.
肥胖与非肥胖人群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肥胖与膳食结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分析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各212名对象导致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发现肥胖与食物摄入量、高油脂、高糖、高盐、饮酒、吸烟、静止的生活方式和父母肥胖的遗传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对血Hcy和IMT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2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Hcy水平,对糖尿病组给予降糖、降压及调脂治疗随访12个月,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IMT、Hcy,分析血浆Hcy水平与IMT之间的关系及强化控制后二者的变化。结果(1)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1.9±6.5)μmol/Lvs(9.0±4.9)μmol/L,P<0.01];糖尿病组高Hcy血症(Hcy>15μmol/L)的患病率为36.0%,对照组高Hcy血症的患病率为9.4%(P<0.01)。(2)糖尿病组中的高Hcy组随访12个月后其IMT为(1.01±0.32)mm,而正常Hcy组IMT为(0.83±0.19)mm(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高Hcy血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1,OR=1.079,95%CI为1.033~1.127)。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碱基突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糖尿病IMT增厚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cy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THFRC677T基因型,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糖尿病IMT增厚组MTHFR基因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与糖尿病IMT正常组及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IMT正常组之间T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MTHFR基因突变者血浆Hcy增高。糖尿病组MTHFR基因突变者IMT值明显高于无基因突变者。结论糖尿病IMT增厚组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组血浆Hcy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推测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发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58.
622例老年人糖耐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象和方法   1 对象 :1999~ 2 0 0 2年到我院就诊者 170 2例。男 90 6例 ,女 796例 ,年龄 2 2~ 87岁 ,平均 (5 3 5± 12 7)岁。就诊前未诊断为糖尿病 (DM) ,未用过降糖药物。其中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 6 2 2例 ,男 373例 ,女 2 4 9例 ;4 5~ 5 9岁的老年前期者 6 2 4例 ,男 2 97例 ,女 32 7例 ;4 5岁以下 4 5 6例为对照组 ,男 2 36例 ,女 2 2 0例。   2 方法 :(1)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 :试验前禁食10~ 12h ,当日晨空腹 ,将 75g葡萄糖溶于 30 0ml温水中。用德国AdvantageⅡ快速血糖仪查空腹血糖、服糖后 1、2、3h血糖。…  相似文献   
59.
构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质粒pEDr-LIF并通过磷酸钙-DNA共沉淀的方法转入CHO-dhfr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MTX筛选高表达株。获得的最高表达株经ELISA试剂盒检测上清中LIF含量3天内达到0.2μg/ml。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LIF cDNA已经稳固整合到了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中。MTT试验表明CHO-LIF的培养上清可以显著地抑制U937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体质指数(BMI)<25者定为非肥胖糖尿病组,BMI≥25者定为肥胖糖尿病组。选择8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等,分析各指标与血清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①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5.64±3.29)μ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47±6.94)μg/ml(P<0.001),肥胖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4.77±3.29)μg/ml,低于非肥胖糖尿病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②血清脂联素与性别因素有关,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BMI、腰臀比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HDL$C为影响脂联素水平的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血清脂联素与肥胖及血脂异常相关,脂联素的增高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