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2002年9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13例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平均体重47.90 kg,恶病质表现;CD4+细胞计数11例<0.05×109/L,2例在(0.05~0.1)×109/L之间,平均0.038×109/L.结论: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常发生在晚期患者,病情重,顶后差,应加强早期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三镜)同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管镜下行探查取石术,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施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结果施行三镜同期联合手术103例,切除胆囊103例,取净胆总管结石101例,2例胆总管残留结石置T管引流,术后经胆管镜和液电碎石取净。98例Oddi括约肌狭窄切开成功,5例Oddi括约肌狭窄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2例。术后胆漏2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三镜同期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Oddi括约肌狭窄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IEPT)治疗胆石症合并的胆总管末端狭窄或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腹腔镜下或开腹下完成胆囊切除术.粗径胆总管:胆总管切开探查并取净结石,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施行乳头切开术以治疗合并的胆总管末端狭窄.细径胆总管: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施行乳头切开术和取石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以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结果 粗径胆总管:施行腹腔镜下IEPT 47例,4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2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施行开腹下IEPT5例,5例乳头狭窄切开成功.细径胆总管:施行腹腔镜下IEPT和取石术74例,68例乳头切开和取石成功,5例乳头切开成功,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施行开腹下IEPT和取石术2例,2例乳头切开和取石成功.结论 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1EPT在腹腔镜下或开腹下均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X线、CT、MRI和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65例临床确诊的GA患者,通过X线、CT、MRI和超声主要观察分析病变关节的关节滑膜、关节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骨质破坏及痛风结节。结果本组患者实验室检查均为阳性。对于关节病变的观察,X线和CT检查除关节积液外其余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和超声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骨质破坏及痛风结节的观察,X线、CT、MRI、超声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关节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的观察,MRI、超声与X线、C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X线和CT检查主要用于评价中晚期GA患者的关节损害。超声检查对于GA关节病变的观察与MRI相似,可以做为早期诊断GA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顺行引导法内镜乳头切开术(LEST)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施行LEST治疗9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胆总管末端狭窄组和细径胆总管结石组。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胆总管末端狭窄组:行LEST 508例,364例(71.6%)乳头狭窄切开成功后行直接一期缝合术,9例(1.8%)留置输尿管导管后行一期缝合术,125例(24.6%)留置鼻胆管后行一期缝合术,10例中转为T管引流术。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9例(1.8%),胆漏23例(4.5%),残石2例(0.4%)。细径胆总管结石组:行LEST 397例,370例(93.2%)乳头切开后取石成功,18例乳头切开后排石成功,9例乳头切开失败而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胆漏5例(1.3%),轻症胰腺炎14例(3.5%),残石3例(0.7%)。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胰腺炎、术后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末端狭窄组(4.5%)术后胆漏发生率高于细径胆总管结石组(1.2%);胆总管末端狭窄组(98.0%)手术成功率高于细径胆总管结石组(9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13.272,P0.05)。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腹腔镜下经腹顺行引导法内镜乳头切开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6.
我们综合文献报导,把胆肠吻合术的防止返流方法结合起来,将间置空肠段的胆管十二指肠内引流术加以改进,自1984年至1986年间共施行37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患有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及严重智力障碍的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分析,探讨基因水平的遗传学病因并明确临床诊断,进一步指导妊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采用外显子捕获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检测。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标准对患儿及父母检测出的变异进行致病性判定,结合患儿表型寻找致病基因及位点。利用Sanger测序法对致病位点进行验证。结果:患儿GNB1基因第7号外显子c.346 G>A(p.G116S)位点杂合错义突变为致病位点,患儿父母该位点均为野生型,此变异为患儿的新发突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与外显子捕获测序结果一致。患儿为常染色体显性智力低下42型(autosomal dominant mental retardation?42,MRD42)患者。结论: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语言运动发育迟缓伴严重智力低下的患儿进行诊断,可明确患儿的致病原因,有助于家系的遗传咨询并为再生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T管支架(T形管+塑料胆管支架,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的应用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7年9月间符合入选标准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下切除肝左外叶和探查胆总管17例,切除胆囊12例。胆管镜取石、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乳头并留置LCDTS 52.9% (9/17),逐级导管扩张左肝管和推挤左肝管结石出总管切口并留置LCDTS 23.5% (4/17),逐级导管联合球囊导管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2/17),因肝内胆管残石和狭窄扩张左肝管并留置LCDTS 11.8% (2/17)。术后残石2例(11.8%),胆汁漏1例(5.9%)。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3/17)。 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TS治疗肝左外叶及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同期三镜(腹腔镜、胆管镜、十二指肠镜)、扩张导管(逐级扩张导管、球囊导管)、气囊鼻胆管(LCDN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59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切除胆囊、胆管镜探查取石59例。逐级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71.2%(42/59),球囊导管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3.4%(2/59),球囊导管取石和扩张乳头并留置气囊鼻胆管3.4%(2/59),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并留置气囊鼻胆管20.3%(12/59),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留置T形管1.7%(1/59)。术后无残石,胆汁漏2例(3.4%),轻症胰腺炎1例(1.7%)。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死亡。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59)。结论从本研究对本医院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LCDN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一期缝合术(LRCL)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1年11月开展LRCL 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施行LRCL 402例胆囊结石患者,成功373例(92.8%),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出现并发症5例.无中转开腹,无继发胆总管结石,无死亡.手术时间30~160 min,平均约68 min.术后住院3~11 d.术后并发症率发生较低的缝合引流方法为:采用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8字缝合,与非胆囊颈部切口和间断缝合、连续扣锁缝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5 年的复发率为1.1%、2.4%和4.0%.结论 对于合适的病例,LRCL保持了胆囊的功能,具有安全、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