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64篇
预防医学   27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3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51.
周蕊  刘丽萍  岳兵 《现代预防医学》2014,(11):1975-1978
目的获得中国不同地区食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评估中国人膳食中稀土元素的摄入量。方法结合中国总膳食研究的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获得主要膳食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并结合食物消费量数据得到我国居民膳食中稀土元素的摄入量。结果我国成年男子的16种稀土元素的摄入量平均为250.9μg/天,总体范围从27.5~706.2μg/天。结论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关注中国居民的膳食稀土元素的摄入量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2.
某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与 DDDs 排序的序号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药品销售金额比例有所下降,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和 DDDs 排序均居前两位。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3.
某院285例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建锋  刘丽萍  吴君 《安徽医药》2015,19(11):2242-2244
目的 探讨某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概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的285例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对其报告类型、患者情况、药品种类、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给药方法、报告入职业身份、不良反应预后等内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8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品种共有118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品种数占首位,26种(22.0%);其次为抗肿瘤药,14种(11.9%);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如发热、过敏反应等最为常见.结论 临床应严格遵守有关注射剂的使用规定,关注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地使用注射剂.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该院哮喘类疾病临床用药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哮喘类疾病用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1—2013年用药金额第1位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药途径金额第1位是吸入给药;用药单项金额和DDDs排名第1位是布地奈德混悬剂。结论该院临床在哮喘类疾病用药方面基本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55.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是清除循环中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分析了血浆置换治疗清除循环中抗体的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9~2015年确诊抗GBM病且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血浆置换采用单重或双重置换,置换液采取5%白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计算血浆置换前后抗体下降的百分比,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 (1)血浆置换疗程结束后,有33/60例(55%)患者循环中的抗GBM抗体转阴,27/60例(45%)患者抗体未转阴、但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抗体未转阴的患者,治疗前的抗体水平更高(123.00比200.00 RU/ml,Z=-3.976,P0.001)、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的比例更低(30.80%比61.70%,χ~2=3.937,P=0.047)。抗体水平是决定血浆置换治疗后抗体能否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727,95%CI 1.911~31.240,P=0.004)。(2)本研究的60例患者均存活,有38例(63.3%)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这些患者诊断时的血肌酐(Z=-2.454,P0.001)和抗GBM抗体的水平(Z=-2.089,P=0.037),少尿/无尿的比例(χ~2=6.334,P=0.012),均显著高于非ESRD患者,且血浆置换后抗体转阴的比例更低(χ~2=6.962,P=0.008)。2组患者接受血浆置换的次数(Z=-1.534,P=0.125)没有显著差异。诊断时的血肌酐水平(600μmol/L)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24,95%CI 2.332~81.939,P=0.004)。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抗GBM抗体,抗体能否转阴主要取决于诊断时的抗体水平。血浆置换的次数与肾脏预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诊断时血肌酐的水平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正>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首位[1]。而乳腺癌的早期生存率较高,若能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对致密乳腺的病变检出率较高[2]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河北省怀来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特点,分析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搜集近5年在河北省怀来县医院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观察其术后视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年共行白内障手术788例(1046眼),术后矫正视力≥0.8者为743眼(71.03%),0.3~0.7者为240眼(22.94%),<0.3者为63眼(6.02%)。影响视力的主要眼病依次为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虹膜炎等。结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眼底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58.
刘丽萍  崔勋 《山东医药》2007,47(32):163-164
自1981年deBold等首次发现心房钠尿肽(ANP)以来,钠尿肽(NP)家族已有四大成员,即ANP、BNP、CNP和DNP。ANP除对心脏、血管、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分泌及影响精子活力等作用。目前ANP作为一种快速反应型激素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文献报道,一些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水平降低。本文选择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间在本院住院的缓解期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按199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共63例。其中慢支12例。肺气肿22例,肺心病29例,均为男性,年龄50~75岁。平均62.5岁;正常成人对照组62例,其中男57例,女5例,年龄49~75岁,平均62岁。全部病例均在缓解期进行血清T_3、T_4测定(放射免疫法),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放射免疫药盒由北京海军总医院提供;在F1608型~(125)I放免测量仪进行γ计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评价重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US-FNAB)对于初次US-FNAB结果为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患者经初次US-FNAB检出84个结节BethesdaⅠ/Ⅲ类,对其行重复US-FNAB,比较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并据以分为明确组(n=49)和不明确组(n=35);根据手术及超声随访结果,排除1个无法明确判断结节后,将83个诊断明确结节又分为良性组(n=50)和恶性组(n=33);比较各组结节大小、变化及超声征象等差异。结果 重复US-FNAB对80个结节(80/84,95.24%)取材满意,49个(49/84,58.33%)得出明确诊断;其对初次结果为BethesdaⅠ类与Ⅲ类结节的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确组与不明确组间仅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结节回声、大小变化、纵横比、边界及TI-RADS分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复US-FNAB对明确诊断和临床管理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对纵横比>1、边界不清、回声低、大小变化及TI-RADS类别较高的结节应行重复US-FN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