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464篇
预防医学   271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3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是清除循环中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分析了血浆置换治疗清除循环中抗体的效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2009~2015年确诊抗GBM病且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血浆置换采用单重或双重置换,置换液采取5%白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计算血浆置换前后抗体下降的百分比,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 (1)血浆置换疗程结束后,有33/60例(55%)患者循环中的抗GBM抗体转阴,27/60例(45%)患者抗体未转阴、但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抗体未转阴的患者,治疗前的抗体水平更高(123.00比200.00 RU/ml,Z=-3.976,P0.001)、联合激素冲击治疗的比例更低(30.80%比61.70%,χ~2=3.937,P=0.047)。抗体水平是决定血浆置换治疗后抗体能否转阴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727,95%CI 1.911~31.240,P=0.004)。(2)本研究的60例患者均存活,有38例(63.3%)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这些患者诊断时的血肌酐(Z=-2.454,P0.001)和抗GBM抗体的水平(Z=-2.089,P=0.037),少尿/无尿的比例(χ~2=6.334,P=0.012),均显著高于非ESRD患者,且血浆置换后抗体转阴的比例更低(χ~2=6.962,P=0.008)。2组患者接受血浆置换的次数(Z=-1.534,P=0.125)没有显著差异。诊断时的血肌酐水平(600μmol/L)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24,95%CI 2.332~81.939,P=0.004)。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抗GBM抗体,抗体能否转阴主要取决于诊断时的抗体水平。血浆置换的次数与肾脏预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诊断时血肌酐的水平是患者最终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2.
<正>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首位[1]。而乳腺癌的早期生存率较高,若能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对致密乳腺的病变检出率较高[2]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河北省怀来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特点,分析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搜集近5年在河北省怀来县医院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资料,观察其术后视力,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年共行白内障手术788例(1046眼),术后矫正视力≥0.8者为743眼(71.03%),0.3~0.7者为240眼(22.94%),<0.3者为63眼(6.02%)。影响视力的主要眼病依次为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虹膜炎等。结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眼底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54.
刘丽萍  崔勋 《山东医药》2007,47(32):163-164
自1981年deBold等首次发现心房钠尿肽(ANP)以来,钠尿肽(NP)家族已有四大成员,即ANP、BNP、CNP和DNP。ANP除对心脏、血管、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分泌及影响精子活力等作用。目前ANP作为一种快速反应型激素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文献报道,一些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水平降低。本文选择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间在本院住院的缓解期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按199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共63例。其中慢支12例。肺气肿22例,肺心病29例,均为男性,年龄50~75岁。平均62.5岁;正常成人对照组62例,其中男57例,女5例,年龄49~75岁,平均62岁。全部病例均在缓解期进行血清T_3、T_4测定(放射免疫法),同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放射免疫药盒由北京海军总医院提供;在F1608型~(125)I放免测量仪进行γ计数。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重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US-FNAB)对于初次US-FNAB结果为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81例患者经初次US-FNAB检出84个结节BethesdaⅠ/Ⅲ类,对其行重复US-FNAB,比较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并据以分为明确组(n=49)和不明确组(n=35);根据手术及超声随访结果,排除1个无法明确判断结节后,将83个诊断明确结节又分为良性组(n=50)和恶性组(n=33);比较各组结节大小、变化及超声征象等差异。结果 重复US-FNAB对80个结节(80/84,95.24%)取材满意,49个(49/84,58.33%)得出明确诊断;其对初次结果为BethesdaⅠ类与Ⅲ类结节的标本满意率、诊断明确率及诊断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明确组与不明确组间仅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与恶性组结节回声、大小变化、纵横比、边界及TI-RADS分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复US-FNAB对明确诊断和临床管理BethesdaⅠ/Ⅲ类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价值;对纵横比>1、边界不清、回声低、大小变化及TI-RADS类别较高的结节应行重复US-FNAB。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系统评价延迟自体乳房重建术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关于延迟自体乳房重建术对上肢淋巴水肿治疗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其中6篇纳入定量合成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64.8%(95%CI,0.32~0.88)的患者无论是否接受淋巴结移植,进行乳房重建术后淋巴水肿均有所改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84.4%(95%CI,0.72~0.92)的患者在接受乳房重建术和淋巴结移植后淋巴水肿有所改善,而仅有21.9%(95%CI,0.14~0.33)的患者在只接受乳房重建术后淋巴水肿有所改善。结论 延迟自体乳房重建术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其中淋巴结移植可能是促进淋巴水肿改善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黄文岳  刘丽萍  杨松  邹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25-2527,2532
目的 调查不足量血液产生原因与出现凝块的关系,以及不同采集量比例的不足量血液在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储存期间溶血率的变化,探讨不足量血液临床利用的安全性.方法 统计2019年3-7月所采集的69份不足量血液产生原因,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于2~6℃冰箱保存,同时观察记录其过滤时出现凝块的情况;对储存期第0、7、14、21、28、35天的溶血率进行监测,其结果按照不同采集量比例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血管状况不佳、血流不畅"为造成采集不足量的主要原因(40/69);<50%标示量组、50%~66%标示量组、>66%标示量组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储存期末溶血率均值分别为(0.183±0.66)%、(0.157±0.072)%、(0.159±0.062)%,其溶血率在3组间及不同时间节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能有效降低凝块带来的输血风险.不同采集量比例的不足量血液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后的储存期末溶血率均低于0.8%,符合国家标准.但<50%标示量不足量血液的溶血率从储存期第14天开始在临床利用上应制订更安全合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人白血病细胞中微小RNA(microRNA)-1271对CYLD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qRT-PCR检测microRNA-1271在不同的人白血病细胞系、临床初诊未治的几种类型原代白血病细胞、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利用 Targetscan 信息学预测软件预测 microRNA-1271靶向CYLD基因,构建携带靶基因野生型及突变型3’非翻译区(3’UTR)(缺失了整段预测的microRNA-1271结合序列)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采用脂质体 Lipo-fectamine 3000包裹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及 microRNA-1271模拟物(mimic)或阴性对照,共转染HEK293A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FAM标记的microRNA-1271抑制物和阴性对照分别核转染至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YLD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microRNA-1271在不同人白血病细胞系以及临床初诊未治的原代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YLD是 microRNA-1271的潜在靶基因;K562细胞中转染microRNA-1271抑制物下调 microRNA-1271后,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CYLD蛋白水平明显上调。结论人白血病细胞中microRNA-1271的表达上调,下调microRNA-1271后可以促进靶基因CYLD蛋白的表达, microRNA-1271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血液凝血和纤溶相关标志物进行动态分析,探讨其与迟发性脑缺血(DCI)之间的关系,尝试从临床角度阐述微血栓形成机制在DCI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潜在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发病3 d内的aSAH住院患者165例。入院后按照统一标准化方案分别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后(4±1)、(7±1)、(10±1)、(13±1)d的血液样本,记录DCI患者及非DCI患者各时间点的部分血液凝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及纤溶相关标志物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PT、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通过凝血酶测定,D-二聚体含量通过乳胶光度法测定,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检测分别采用vWF抗原检测试剂盒和vWF活性检测试剂盒,并对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各参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DCI发生率为31.5%(52/165)。凝血及纤溶标志物相关结果显示,DCI患者在aSAH后早期即出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含量和活性升高,并在发病后(7±1)d达到高峰,DCI患者vWF抗原及活性水平较非DCI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873、5.784,P值分别为0.017、0.021),同时vWF抗原及活性水平与时间相关(F值分别为105.448、89.141,均P<0.01),且存在组别与采样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F值分别为9.525、10.114,P值分别为0.022、0.016)。此外,DCI与不同采样时间对PT、APTT、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无明显影响(均P>0.05),并且两组别与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DCI患者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高于非DCI患者,提示可能存在微血栓形成,动态监测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早期发现D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