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2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作者对病变部位皮肤作断层切除术治疗3例有泛发损害的Darier氏病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手术方法:手术目的是完全切除病变区域的表皮和直接位于其下的真皮乳头层。作者采用手术刀切皮、取皮刀切削或皮肤擦磨法(dermabrasion)联合应用。切除皮肤厚度必须达表皮基底层和真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5种抗银屑病药物即氨甲喋呤、蒽林、羟脲、Azauridine(阿扎利宾的活性代谢物)、霉酚酸和代谢抑制剂嘌呤霉素(Puromycin)、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放线菌素D、道诺红菌素(Daunorubicin)、亚得里亚霉素(Adriamycin)、阿糖胞苷对组织培养中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作者从豚鼠表皮衍生的一株无性繁殖细胞即Gp_(18)进行药物实验,因此株细胞形态清楚、生长迅速,对于每种药物进行下列3种试验以测定:1.细胞将胸腺嘧啶掺入DNA的能力。2.细胞将氨基酸掺入蛋白质的能力。3.每份培养中,附着于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5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低位正中神径麻痹,采用伸拇短肌转移至屈指浅肌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手术方法:在前臂下1/3背侧作“L”型切口,显露伸拇短肌健,于肌肉肌健交界处  相似文献   
14.
作者指出正常手的第2至5掌骨的排列并非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排列成一个向掌侧凹陷的弓状,即掌横弓。此弓足由于第4、第5掌骨的向掌侧突出(即前突)也就是腕掌关节屈曲而形成。其中以第5掌骨的前突为主,第4掌骨前突的程度较少。第2、3掌骨处于相对的固定的位置。正常人维持此弓的肌肉是小鱼际肌群。尺神经麻痹患者,由于小鱼际肌的瘫痪,已不能维持掌横弓的_止常弯曲,因此当手处于休息位时,此弓仅仅是轻微的弯曲。但此,在爪形手的矫治手术以后,此弓进一步变平坦,甚至颠倒。作者从1969年9月至1973年7月,对202个麻风患者爪形手进行了肌腱移位手术,术中发现几乎所有病例只要移位至环、小指的肌腱有一定量的张力时,均有程度不等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通过临床对比试验,对光动力灭活法(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治疗寻常疣的疗效予以否定。病例与方法:1976~1977年,作者用随机法收集手足寻常疣120例,将其分为两组:1.光动力灭活组:共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手部寻常疣26例,足15例,手足皆有损害24例。1个损害者1例,2~5个损害者21例,超过5个损害者43例。病期1个月至15年,平均28个月。患者平均年龄20岁(10~74岁)。2.对照组:共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手部寻常疣24例,足16例,手足皆有损害15例。1个损害者2例,2~5个损害者17例,超过5个损害者36例。病期1个月至20  相似文献   
17.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基本缺陷是患者血清中缺乏活化C_1和激肽酶(kallikrein)的抑制剂——神经氨糖蛋白(neuramino glycoprotein)(即C_1酯酶抑制剂)或由于此抑制剂的活性缺乏,急性发作时常因喉头水肿窒息死亡。有人统计,死亡率达30%以上。治疗困难,抗组织胺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常无疗效。近年来,介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纤维蛋白溶解制剂的应用包括6-氨基己酸(Epsilon-aminocaproic acid,Epsikapron,EACA)及其衍生物凝血酸(tranexamic acid),EACA为一凝血制剂,主要作用为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  相似文献   
18.
低位正中神经麻痹的特点是拇指对掌功能丧失,这是由于外展拇短肌、拇指对掌肌及屈拇短肌浅头瘫痪所致,因此拇指不能外展、对掌和捏物。正中、尺神经麻痹患者,仅仅存在拇、示指之间的侧方相捏功能。在捏时,由于伸拇长肌和屈拇长肌的收缩,形成内收捏的姿势(指间关节屈曲的拇指与手掌之侧方相捏)。手术方法:此手术是1953年Pol le Coeur手术的改进,目的是恢复拇指掌侧外展和对掌功能。 Bunnell1924年和1938年所介绍的手术,其动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58岁,1994年4月发病,头顶正中出现大量糠状脱屑及断发3个月,曾用5%硫皂、希尔生及采乐洗剂治疗无效。就诊时身体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头顶正中至前发际有掌心大白色糠秕状脱屑区,边界清楚,基底头皮潮红。局部头发稀疏,大部分头发距头皮2~3mm...  相似文献   
20.
麻风骨吸收是一复杂的过程,过去一向认为继发于神经血管病变之后,但某些报告指出,切断实验动物肢体之神经并没有产生骨吸收。此外,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可以证明骨吸收患者溶酶体酶、酸性磷酸酶的浓度大大增高。基于上述事实,作者对5例麻风患者(3例L型,2例T型)的60份骨标本采用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材料及方法:从外科截肢或手术治疗过程中取得标本。将骨块切至至少一面为2mm大小,浸于冷的4%无水戌二酸盐0.1M二甲肿酸盐缓冲液中2小时,然后置含10?TA之0.1tris缓冲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