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皮肤组织色素吸收光谱检测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黄种人活体皮肤及色素性病变皮肤组织的光吸收作用。方法 利用光纤光谱仪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建立皮肤组织的活体吸收光谱检测平台,对多种色素性病变皮肤的吸收光谱进行活体检测。比较正常皮肤和太田痣皮肤活体、皮瓣与离体状态时的光谱学差异。结果 该平台具有灵敏、实时、无创的活体检测功能;活体皮肤组织与离体皮肤标本的光吸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离体标本的光谱学数据不能代表活体组织的特性;太田痣在经过激光逐次治疗后,病变对光的吸收率逐渐降低。结论 所建立的皮肤组织吸收光谱检测平台可准确反映色素性皮肤疾病的光吸收特性。为临床激光治疗提供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2.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皮肤表面常见赘生物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皮肤表面良性赘生物如痣、疣、皮赘、睑黄瘤、汗管瘤、皮脂腺痣等皮肤科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植皮、冷冻、机械磨削、化学剥脱及微波治疗等㈣,但常因有瘢痕形成、病变去除不彻底等不足而影响疗效及美观。自1997年以来我科应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12460例皮肤表面良性赘生物患者,对其病灶实施切割、凝固、气化等治疗。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人皮肤标本,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在培养细胞中加入PBS、雌激素、BMP-2刺激,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情况,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BMP-2mRNA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和BMP.2处理组细胞增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激素处理组BMP-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上调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BMP-2mRNA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64.
激光联合药物血管内介入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最佳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各类型婴幼儿血管瘤363例,其中浅表毛细血管瘤303例,采用连续Nd:YAG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深部血管瘤54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介入治疗;婴幼儿重症血管瘤6例,采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口服激素治疗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随访2~5年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363例患儿治疗效果:治愈率47.9%,显效率33.6%,有效率18.5%。并发症发生率:凹陷性瘢痕3.6%,表皮纤维化8.0%,色素沉着3.3%,色素减退1.4%。结论激光联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达到恢复外观和功能的最佳疗效,并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5.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皮肤血管痣合并广泛性黑素细胞痣或表皮痣的一种综合征.该病例最早报道于1910年,1947年Ota首次将本病作为一个综合征进行报道[1],后来陆续有散发及群组病例报道[1].  相似文献   
66.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HIV流行状况日益加重,特别是云南这一个感染严重的地区,近来临床就诊的艾滋病人越来越多。CD4 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仪器昂贵,检测费用高,病人经济难以承受等一些问题,这两项检查  相似文献   
67.
颗粒脂肪注射充填面部凹陷1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我科 1997/ 2 0 0 1年 ,共在门诊行颗粒脂肪注射移植 112 (男 34,女 78)例 .年龄 19~ 34(平均 2 4 )岁 .充填部位分别是面颊部凹陷 4 3例 ,眼睑凹陷 9例 ,鼻唇沟过深 2 2例 ,颞部低陷 31例 ,其他 7例 .每个部位脂肪颗粒充填量为1.5~ 12 (平均 3.5 )mL ;注射量超过组织缺损量的 6 0 % ,全部为一次性注射完毕 .所有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期施术 ,术前作血液检查了解血象、出凝血情况及肝肾功能 .患者取立位 ,用龙胆紫标记脂肪抽吸部位及脸部凹陷区的充填范围 ,并常规照像 .一般选择下腹部、臀部、大腿内外侧为脂肪供区 .用2 0m…  相似文献   
68.
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及患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3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77 亿人患糖尿病,预计到2025 年将达到3 亿.其中,中国的总患病率为9.7%,约有9 240 万成年人患糖尿病,居世界第1位[1].糖尿病可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卒中等严重后果.其中,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有12%~25%的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慢性创面[2],导致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3].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修复及治疗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4-7].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创面进行氧疗,可使停滞于炎症期的创面重新进入正确的愈合过程,并促进早期愈合[8-9],现对糖尿病创面氧疗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皮肤血管痣合并广泛性黑素细胞痣或表皮痣的一种综合征.该病例最早报道于1910年,1947年Ota首次将本病作为一个综合征进行报道[1],后来陆续有散发及群组病例报道[1].  相似文献   
70.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扩张器外露、皮肤坏死、迟发型变态反应等[1-2],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我们共对152例患者于额颞部埋置扩张器,其中5例二期术后出现上睑下垂或者原有上睑下垂加重,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