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的研究,探索FLNa和MMP-9与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FLNa和MMP-9在6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LNa和MMP-9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93.3%,而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1.7%和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Na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5).FLNa和MMP-9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和肠壁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肉眼形态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结论:FLNa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诊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2.
本文总结1464名纺织女工中559例压力性尿失禁调查结果。本病发病率较高,症状较明显的Ⅱ~Ⅳ度为15.40%,需要手术治疗Ⅲ—Ⅳ度者为4.71%。发病率与年龄及分娩次数为正相关系。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肝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首选,然而亦有约70%因病变过大或侵犯重要血管等原因放弃手术。因此,如能采用积极正确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望加强手术疗效,或争取二次手术的机会,以延长患者生命。我院自1993年7月至今对22例肝癌(包括4例转移性肝癌)应用皮下埋藏式注射器行肝动脉插管埋入式导管注药,其中2例并用肝动脉结扎,1例并用肝动脉结扎和栓塞,并分别辅之以免疫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上方清扫到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但保留左结肠动、静脉;侧方清扫范围是自髂血管分叉部向下,即只清扫髂内动脉旁、直肠中动脉旁及闭孔淋巴结;开放膀胱侧腔清扫闭孔下半部.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 mL,手术时间为5.5 h.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1例,侧方淋巴结转移22例.26例共检测出侧方淋巴结243枚.其中髂内动脉及直肠中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2例(20枚),闭孔淋巴结转移14例(23枚),两处均转移6例(18枚).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膀胱侧腔渗血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随访2年,25例存活,均无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12例男性患者中,术后射精障碍2例,勃起障碍1例.26例患者均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结论 改良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显露更彻底、安全性更高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清扫的"过度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多态性和大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调查NAT2基因多态性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因型WT/M2在大肠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2,P〈0.01)。快速型和慢速型在大肠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显着性(Χ^2=0.13,P〉0.05)。吸烟者在大肠癌组的出现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5.42,P〈0.05。高吸烟指数者中,WT/M2基因型在大肠癌组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5.45,P〈0.05。患者中WT/M2基因型频率在≥60岁组高于〈60岁组,差异有显着性(Χ^2=4.69,P〈0.05),在病理类型、性别、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浸润广度等方面差异无显着性。结论:NAT2 WT/M2基因型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该基因型的个体吸烟剂量大、高龄可能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 研究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转移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抑癌的机制。方法 将FLNa基因质粒载体pcDNA3.1/V5-His-TOPO/FLNa,以脂质体介导方式转染SW480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FLNa基因稳定表达的SW480 /FLNa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FLNa基因的导入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SW480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损伤实验、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侵袭模型评价FLNa对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FLNa的表达载体pcDNA3.1/V5-His -TOPO/FLNa在SW480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SW480/FLNa细胞MMP-9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SW480细胞;划痕损伤实验、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侵袭模型表明FLNa抑制SW4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结论 FLNa能够抑制SW4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IL-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合并肝损伤中的作用,及重组人白介素-2(IL-2)、川芎嗪的治疗价值。方法:SD大鼠112只,随机分为14只,每组8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诱发大鼠AP动物模型,检测血浆IL-6、SOD、MDA、ALT、AST、LDH、LIP、AMY,并观察肝、胰病理变化。结果;①AP组血浆AMY、LIP、ALT、AST、LDH明显升高(P<0.05或0.01),镜下可见胰腺水肿、炎细胞浸润、坏死1肝脏肝窦充血、细胞浊肝及坏死,且损伤程度随时限延长而加重;②AP各组血浆IL-6明显升同(P<0.01);③AP各组MDA明显高(P<0.01)、SOD明显降低(P<0.01)。④IL-2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有IL-2、川芎嗪联合且与NS组比较血浆IL-6、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明显升高(P<0.05),胰、肝病理损害程度减轻,并且AMY、LIP、ALT、AST、LDH均明显降低(P<0.05),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联合应用组降低IL-6、MDSA水平和减轻胰腺坏死优于单药组。结论:①IL-6、氧自由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程度和明显升同,起损伤作用,而SOD明显降低,其保护作用减弱。检测血浆IL-6、MDA、SOD可作为判断AP合并肝脏损伤程度和预后的指标;②大鼠急性胰腺合并肝损伤过程中应用IL-2、川芎嗪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联合应用于亿于这两药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术前采用糖预处理和新的禁食方法,对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51例,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按外科常规处理,治疗组采用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并严格控制患者术后血糖水平。测定患者术前、术毕及术后1、4和7d的胰岛素敏感性(SI)、血清sTNFR1和sTNFR2的含量,同时记录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SI无改变(P>0.05),对照组术后SI明显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sTNFR1含量术后无明显改变(P>0.05),而sTNFR2含量从术后1d明显增高(P<0.05),到术后7d仍未恢复。治疗组的sTNFR1含量术后明显增高于术后1d到最高峰,术后7d的水平仍高于术前(P<0.05);同期比较术后治疗组sTNFR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组患者sTNFR2含量自术毕就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到术后7d仍未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禁食方法和糖预处理法可以安全用于大肠癌患者,并能有效降低术后IR程度,缩短IR时间,提高TNF-α抗肿瘤效能,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