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有医学科研人才评价体系多基于对其科研产出进行评价,与国家提出的重视成果质量而非数量的导向相悖.通过梳理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国内外人才科研评价相关文献,探讨科研能力评价的策略应立足岗位特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运用多种评价指标,并增加能侧面反映人才科研能力的指标,同时应用自评、他评、三方专业机构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延长人才...  相似文献   
52.
四川省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描述四川省尖锐湿疣流行特征。方法:对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EP16软件。结果:1992~1999年四川省尖锐湿疣病例逐年增加。年均递增17.48%,共增加了2.08倍,报告发病率从5.37/10万增至21.24/10万。在八种报告性病中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职工以工人、农民为主,地区分布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最引人注目的流行特征是性别构成:女性多于男性(1.5:1)。结论:我省尖锐湿疣疫情已十分严峻,在未来5~10年内仍将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53.
一个强凝聚力和高执行力的团队是开展高质量、可持续性临床研究的重要保障。该文结合既往文献和笔者自身经验,总结了建设一个成功的临床研究团队的几个关键点,包括明确的研究方向、合理的成员构成、杰出的领军人才、团队成员能力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中,明确的研究方向是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多层次、多学科的成员构成可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潜在利益冲突,并使研究在学科交叉碰撞中做精做强;团队带头人是团队发展的关键;团队成员能力的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石;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文化。该文旨在通过总结分析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的关键点,以期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西宁市回族与汉族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 2021 年 6 ~ 8 月以西宁市 5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现场,按照 1∶2 的比例分别选取 245 名回族居民与490名汉族居民。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肿瘤预防意识、早发现意识、早诊断意识、早治疗意识以及对肿瘤防治知识的需求等内容,问卷总得分≥ 80% 定义为具有肿瘤防治健康素养。采用 χ2 检验比较汉族与回族居民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回族与汉族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西宁市 回族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汉族居民(58.3% vs 66.6%,P < 0.05)。回族居民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肿瘤防治知识需求意识均低于汉族居民(P < 0.05)。性别是回族与汉族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的共同影响因素,年龄、职业、患癌风险自评是回族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汉族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西宁市回族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汉族居民,其早发现、早诊断及肿瘤防治知识需求意识有待提高。应强化肿瘤防治重点内容健康教育,加强低文化水平人群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5.
目的 了解2013年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识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识于为现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个年龄组别的不同地区居民的最近3年口腔体检率、刷牙率、洁牙率、口腔就诊率和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刷牙率降低、涂氟率降低,但口腔体检率、就诊率及最近1年口腔就诊需求率均升高.结论 4个调查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堪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差,居民口腔保健知识认知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嫖客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为科学地制订嫖客、暗娼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月26~30日清点眉山市区15家低价格场所近4d使用过的安全套及访谈嫖客30名.[结果]安全套清点结果为近4d 58个暗娼接客总数367次,清点使用过的安全套132个,安全套平均使用率为35.97%;暗娼平均接客数为6.3个.访谈30个嫖客,27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或可能性小;15人在过去的商业性性行为中没有使用或较少使用安全套;不用套的主要原因:11人是因为"不舒服"、"没得感觉"、"麻烦",5人是因为与暗娼"熟悉"、"信得过"、"放心"[结论]低价格商业性性交易的安全套使用率低,高文化程度者使用安全套较多,嫖客对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应在对暗娼干预的同时开展对嫖客的干预,以提高商业性交易中的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57.
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态度对求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STD患求医动机及求医知识对其求医行为的影响,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调查数据采用SPSS9.0、EPI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病后多数STD患能主动就医(97.3%),但就医方式和主动就医的原因各异。STD患的性病知识十分贫乏,52.7%的患对性病一无所知,使得部分病人(58.50%)就医时不知道到何处看病。结论 增加STD患对性病知识的了解,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有利于患正规求医。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法定报告性病患者患病后的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成都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 2 2 1例法定报告性病患者 ,分别患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 5种法定报告性病中的 1种或几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病种的病人患病后选择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不同 ;除淋病外 ,各病种患者的平均就诊次数 >2次 ;病人选择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主要原因不同 ,首次就诊倾向于到省级综合医院就诊 ;转换就诊机构主要是在公立医疗机构之间转换以及从私立医疗机构转到公立医疗机构 ,年龄、文化程度、病种、病程长短和治疗效果等因素会影响病人转换就诊机构的行为 ,向公立医疗机构的转换主要通过非正规途径影响 ,而向私立医疗机构的转换受正规途径 (媒体宣传 )的影响较大。 结论 不同患者的就诊行为不同 ,受人口学因素、患病状况、医疗服务提供状况和媒体宣传的影响 ,建议规范对性病医疗机构的宣传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使各类医疗机构约束诊疗行为。这将有助于减少和控制性病治疗的不合理费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比较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抽样,抽取四川省4县的农村留守居民,统一对各县(市、区)的调查骨干(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后,调查人员分别于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前后农村留守居民和在外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晓比例分别为86.9%、99.9%和91.9%、99.9%,艾滋病危害知晓率为77.4%、97.4%和87.1%、99.2%,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0.5%、77.6%和69.1%、85.4%,艾滋病检测信息知晓率为32.6%、86.7%和46.3%、8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宣传后在外务工人员艾滋病危害知晓率及艾滋病防护知识总知晓率均高于留守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效果较显著,今后开展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要针对不同人群应该选择不同的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四川凉山彝族成人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 gene,FTO)多态性与肥胖的关联。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彝族移民流行病学调查中收集的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共322例;对照组为非肥胖非超重者(BMI < 24 kg/m2),按年龄和性别与病例组进行1:2频数匹配,共644例。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FTO基因(rs1121980和rs17817449)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肥胖的关联。  结果  彝族农民中,加性模型和显性模型下,rs1121980位点与肥胖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OR=1.45,95% CI:1.01~2.07,P=0.042;显性模型:OR=1.52,95% CI:1.01~2.31,P=0.048)。彝族农民中未见rs17817449与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彝族移民中,两位点(rs1121980和rs17817449)与肥胖均未见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  结论  彝族农民FTO rs1121980多态性与成人肥胖存在统计学关联,A等位基因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彝族移民FTO两位点与成人肥胖均未见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