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21.
探讨胡椒碱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细胞模型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干预AMPK信号通路上游靶点的分子机制。通过脂肪乳诱导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检测各组葡萄糖消耗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瘦素(leptin,LE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PN,LEP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α,р-AMPKα,瘦素受体(LepR),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AdipoR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胡椒碱与降糖药罗格列酮、AMPK激动剂AICAR均能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脂联素水平、增加脂联素mRNA、脂联素受体1蛋白的表达,也增加AMPKαmRNA和р-AMPKα蛋白表达;同时降低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胡椒碱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糖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上游脂联素和瘦素的表达,从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醇提物抑制致病性Th17细胞表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阐述扶阳学派及吴生元教授运用扶阳理论治疗RA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关节炎(CIA)模型,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IA模型组(Model组)和蠲痹颗粒醇提物干预组(JBKL组)各10只。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CIA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Model组比较,JBKL组小鼠关节组织学评分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JBKL组Foxp3+CD4+T (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Model组比较,JBKL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17+CD4+比例降低(P<0.05),Treg/Th17比值增加(P<0.05)。JBKL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L-17A、IL-23p19、IL-21、IFN-γ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Model组,Th17...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观察动物模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肝脏脂质沉积情况,计算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并使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相关mRNA表达谱差异,以深入阐释健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Z组)及模型组(M组)。Z组根据10.86g/kg的生药量予健肝消脂方灌胃给药,M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均每日给药1次,连续60天。给药结束后检测两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后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实验动物肝脏相关mRNA表达谱差异。结果 与M组比较,Z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HOMA-IR明显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明显改善;两组肝脏m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上调的基因有52个,下调的基因有13个;对基因功能进行分析可知,生物途径(pathway)富集可得出排序前十的pathway富集结果,GO富集可得到8个GO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富集结果,排序前十的GO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富集结果及2个GO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富集结果。结论 健肝消脂方可以改善IR及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影响肝脏基因表达有关。其分子机制可能是该方能够调节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GO分子功能GO:0016597、GO生物过程GO:0006952,并且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体信号通路。同时健肝消脂方可能在分子层面上对肝纤维化、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内的复制等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4.
黄芪皂苷作为黄芪主要的活性成分,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芪皂苷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然而到目前黄芪皂苷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靶点尚未阐明.本文综述了最近黄芪皂苷类组分生物活性现代研究进展,冀望有助于黄芪皂苷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凉血退赤方(LXTCF)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角膜血管新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LXTCF含药血清,以不同浓度的LXTCF含药血清(10%、20%)作用于ECV304,以正常大鼠血清(10%、20%)处理的ECV304为空白对照组,以单纯培养体系处理的ECV304为正常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ECV304细胞VEGF、b-FGF、ANG-1及PEDF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20%)[(0.695±0.028),(1.28±0.08)]比较,20%LXTCF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ECV304细胞VEGF[(0.416±0.053),(0.56±0.13)]、b-FGF[(0.306±0.053),(0.64±0.11)]蛋白及基因表达(P0.05);含药血清(10%、20%)对ANG-1及PEDF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下调VEGF和b-FGF基因及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角膜血管新生,可能是LXTCF治疗CRNV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嘿良冲剂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嘿良冲剂临床应用于抗肿瘤免疫、缓解化疗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建立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X模型组和嘿良冲剂给药组(16 g/kg);灌胃给药10d后,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CCK-8法测定各组丝裂原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丝裂原诱导脾淋巴细胞IL-2和IL-4产生水平。结果嘿良冲剂能够显著增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5),促进受损的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恢复(P0.05);同时增加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的产生水平(P0.05),然而对IL-4产生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嘿良冲剂能够促进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脾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IL-2,维持Th1的优势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蠲痹颗粒醇提物(JBKL)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抑制T细胞活化的效应机制,揭示扶阳学派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现代免疫学机制。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JBKL对伴刀豆球蛋白(Con A)、脂多糖(LPS)诱导T、B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毒性的影响;建立体外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 mAb)诱导的T细胞活化模型,MTT检测JBKL对T细胞体外活化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0和IL-6在细胞上清中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体外纯化CD4+ T细胞中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JBKL在浓度30 μg/mL时显著抑制Con A、Anti-CD3 mAb和LPS诱导的T细胞和B细胞增殖功能;JBKL在浓度(3~30) μg/mL时对正常脾淋巴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明显下调IFN-γ、IL-17A和促炎因子IL-6的含量,而促进IL-10的分泌;JBKL在浓度100 μg/mL时抑制MAPK信号通路,可降低纯化CD4+ T细胞磷酸化ERK和p38蛋白的表达。结论 JBKL阻碍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少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ERK和p38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治疗RA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观察滋阴清热活血方对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VEGF表达及其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究该方的肾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MRL/lPr狼疮小鼠模型按尿蛋白水平平均分为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中药加激素全量组、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4周。于第2、4周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变化,4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分布情况。结果 给药第2周时,中药组与激素组、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尿蛋白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尿蛋白含量下降显著(P<0.01);给药第4周时,中药组尿蛋白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激素组和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尿蛋白含量下降显著(P<0.01)。HE染色观察中药组小鼠肾脏病理的改善优于激素组,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小鼠肾脏病理改善尤为显著。免疫荧光检测中药组和激素组小鼠肾脏IgG沉积均有明显减少(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小鼠肾脏IgG沉积减少尤为显著(P<0.01)。免疫组化检测中药组与较激素组小鼠肾组织VEGF含量明显减少(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小鼠肾组织VEGF含量减少最为显著(P<0.01)。结论 滋阴清热活血方具有减少狼疮小鼠尿蛋白含量,明显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减少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降低肾组织VEGF含量,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以上相关指标的综合改善,可能是其产生肾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9.
30.
祁燕  袁志伟  万春平  李小丝  王华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229-233,I0027,I0028,I0029,I0030
目的探讨溃结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NLRP3炎性体及下游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缓解期)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45 g/kg)、溃结康(12.8、6.4、3.2 g/kg)组。第8天(急性期)及第21天(缓解期)实验结束时,采集结肠组织,量取各组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结肠组织MPO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肠组织IL-18、IL-33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单位结肠长度显著缩短,结肠组织损伤明显,MPO表达显著增加,结肠IL-18,IL-33水平明显升高,NLRP3、ASC、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急性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明显增加,MPO表达显著降低,IL-18释放减少,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同时,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水平也显著降低,NLRP3 mRNA显著下调(P<0.05);溃结康低剂量组Caspase-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缓解期时,柳氮磺胺吡啶组及溃结康高、中剂量组单位结肠长度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溃结康高剂量组NLRP3及Caspase-1mRNA表达显著增加,溃结康中剂量组IL18、IL-33含量明显增加,ASC、Caspase-1mRNA表达明显上调,低剂量组IL-33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NLRP3 mRNA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溃结康可能通过调节UC小鼠发病不同时期(急性期、缓解期)NLRP3炎性体(NLRP3、ASC、Caspase-1)基因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缓解期时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