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4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女,2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伴痒痛4年.4年来患者面部反复起红斑、水疱伴痒痛共5次,口腔溃疡(>3次/年)、外阴疼痛性溃疡(约1次/年)约1周均可自行消退.  相似文献   
22.
疣康灵是我院研制的一种复方外用制剂 ,主要用于治疗扁平疣 ,也可用于治疗寻常疣 ,尖锐湿疣等。我们在门诊治疗扁平疣患者 10 4例 ,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0 4例扁平疣患者 ,均符合临床扁平疣诊断标准[1 ] 。男 49例 ,女 5 5例 ;年龄 8~ 45岁 ,平均 2 8.7岁 ;病程最短15d ,最长 1年。均有 5 5例曾用药物、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未愈。皮损主要分布于面部 ,手背及前臂。1 2 用药方法 在医师指导下由患者自己涂药 ,用配备好的涂棒蘸取药液点于疣体上 ,每日 2次 ,至疣体变为灰白色结痂为止。嘱患者 7d后复查 ,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对鼠黑素瘤细胞株B16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B16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阿维A酸和沙利度胺处理。(1)MTT比色法检测两药在不同的时间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倒置显微镜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4)免疫细胞化学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1)MTT法示两药对B16细胞的增殖有抑制效应。(2)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阿维A酸组细胞不贴壁,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贴壁生长。(3)流式细胞术示两药处理后B16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4)免疫细胞化学法示阿维A酸组VEGF表达受到抑制。结论两药均能抑制B16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从G0/G1期进入到S期;阿维A酸能影响B16细胞VEGF分泌,沙利度胺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4.
蔡丽  丁政云 《河北医药》2007,29(1):69-71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族锌依赖性内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各种蛋白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能特异性抑制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是细胞外基质合成及代谢平衡中两个重要的酶系,参与多种与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重塑有关的生理过程,如组织发生、组织修复、血管形成等,二者表达的失衡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慢性溃疡、皮肤老化、牙周炎以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有关[1].近来研究表明,MMP及其抑制剂与多种皮肤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先证者(Ⅲ2),女,26岁。因面部红斑结节,不疼不痒22年,于2002年8月4日就诊。患者出生时面部无皮疹,4岁时面部起米粒大小红丘疹,无自觉症状,缓慢生长。患病7~8年时曾在我科行冷冻治疗,部分皮疹缩小,部分皮疹消退。近10余年来皮疹继续长大,数量增多,背部出现白斑,腰部出现斑块,未予治疗,再次来我院就诊。既往未发现其他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抽搐病史,共上小学2~3年,因学习成绩差而退学。家族第Ⅰ代中其祖母自4~5岁时面部患同病,目前健在,祖父无同病史。第Ⅱ代共6人,先证者之父(Ⅱ1)于5~6岁时患该病,先证者之叔(Ⅱ3,Ⅱ6)患同病,余正常。第…  相似文献   
26.
伊曲康唑致药物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5岁,工人。主因胸腹、四肢起皮疹伴瘙痒3d来我科门诊。患者因“双足趾甲真菌病”曾于发病前6d开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g,每日2次,共6d,自觉胸腹部瘙痒,发现红斑、丘疹,次日皮疹增多,扩大,发展至四肢,在门诊给予开瑞坦10mg,每日1次,炉甘石洗剂外用2d无好转而收住院治疗。患者无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2年前有用联苯苄唑霜过敏史,否认近1个月内服用其他药物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胸腹部、双侧大腿、上肢近端泛发米粒至绿豆大小鲜红斑、丘疹,部分皮疹作者单位:050…  相似文献   
27.
1 病例报告男 ,6 8岁。主因躯干、四肢起皮疹伴痒 1个月余于 2 0 0 1- 0 9-2 0入院。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前臂出现红斑、痒 ,2~ 3d后在红斑周边出现 2个绿豆大小的小水疱 ,未曾引起重视。 7~8d后 ,躯干部也出现片状红斑及红色丘疹 ,但未出现新的水疱。在基层医院诊断不明 ,给予皮康霜外用 ,间断用强的松口服(量不详 ) ,皮疹曾好转 ,遗留色素沉着 ,但停药后皮疹又复发 ,遂到我院就诊。当时查体 :双前臂、躯干可见大片环形损害 ,边界清 ,呈堤状隆起 ,由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融合而成。中心炎症轻 ,伴脱屑 ,部分中心区域可见正常皮岛 ,真…  相似文献   
28.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25^+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明显升高,CD4^+/CD8^+、CD25^+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扁平苔藓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9.
我国首见的墙毛壳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由墙毛壳菌所致的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女性,25岁,河北赵县农民。主诉胸腹部出现大片斑块,伴低热、消瘦已一年余。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间有散在粗细不一、棕色壁、胞浆透明的分隔菌丝。真菌学检查本菌在葡萄糖蛋白陈培养基上25℃和35℃生长良好。移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基上室温生长2个月后产生子囊壳。根据子囊壳、侧毛和子囊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本菌被鉴定为墙毛壳菌。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来我院皮肤性病门诊进行支原体检测患者的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35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559例(41.41%),其中Uu感染383例(28.37%),MH感染22例(1.63%),混合感染154例(11.41%);男性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492例(39.87%),女性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67例(57.76%),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Uu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加替沙星这4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敏感率大于70%,对克林霉素、甲砜霉素耐药显著;MH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较高,但与Uu敏感药物比较,可选择药物范围比较窄,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性显著。结论:支原体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文建议使用对Uu和MH都较敏感的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并强调男女双方共同治疗,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