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31篇
综合类   9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9篇
  2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21.
研究认为,现代医学中的胃肠动力与中医学的脾胃气机升降相关.脾胃升降失调引起的胃肠症状与胃肠动力异常的临床表现相吻合.脾胃虽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然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心神失调皆可引起脾胃气机的升降紊乱,表现出胃肠动力的相应变化.因此,在探讨胃肠动力异常时,既要从中医的观点分析脾胃升降失调,也应重视其他脏腑与胃肠动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2.
目的:对孕妇实行产前心理干预,进行孕期、产时、产后健康知识教育,观察其选择生产方式,以减少剖宫产发生率.方法:将20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并予以强调生产方式对产妇和毛毛的影响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传.结果: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比率高,对照组剖宫产率高,母乳喂养时间延长.结论:产前心理干预有利于产妇选择自然分娩,产后恢复好,母乳喂养提前.  相似文献   
923.
目的 探讨骨关节炎(OA)兔滑膜的改变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OA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分为对照组、OA模型组、UC-MSCs干预组3组,每组各5只。OA造模成功后给予干预组关节腔内注射UC-MSCs,干预4周后观察关节影像学改变及病理学改变;取各组滑膜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等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滑膜组织IL-6、MMP-13、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等表达水平。结果 磁共振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A模型组兔膝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关节腔积液明显增多;UC-MSCs干预组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均较OA模型组明显改善。病理学观察显示,OA模型组关节滑膜炎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滑膜增生、水肿明显,UC-MSCs干预组较OA模型组滑膜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滑膜增生、水肿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A模型组兔滑膜IL-6、MMP-13、ERK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UC-MSC...  相似文献   
924.
目的 了解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中前噬菌体分布状况和基因组特征。方法 自公共数据库GenBank获得275株单增李斯特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运用前噬菌体在线预测软件(PHASTER)对其携带的前噬菌体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完整前噬菌体进行聚类分析、插入位点识别、噬菌体整合酶多态性分析。此外,通过比对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数据库,搜寻前噬菌体可能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本研究发现99.3%的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含有前噬菌体序列,155株(56.4%)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预测到229个完整前噬菌体序列。所有完整前噬菌体聚集成4个群,进一步划分为10个簇。前噬菌体分群与其宿主菌所属家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与宿主菌来源无关。本研究识别到10个前噬菌体插入位点,其中lmot17(tRNAArg),lmot11(tRNASer)和comK是3个最常见的插入位点,lmo1263为新发现的插入位点。相同插入位点前噬菌体所携带整合酶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此外,研究发现部分家系Ⅲ菌株和1株家系Ⅰ菌株的噬菌体中携带毒力相关蛋白E编码基因(virE),所有完整前噬菌体中未发现耐药基因。结论 单增李斯特菌普遍携带前噬菌体,...  相似文献   
925.
摘 要: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丁氏推拿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 机分为治疗组 (n=81) 和对照组 (n=72)。治疗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丁氏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远红外线治疗,疗程均 为1个月。采用HSS评分系统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临床疗效和VAS评分系统评价即刻镇痛效果, 并随访记录冬季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HSS 6项总分和3项指标(疼痛、功能和活动度)为(80.38 ±6.92)分、(24.38±5.53)分、(12.74±1.76)分和 (14.30±4.78) 分,明显高于于对照组的 (71.66 ±7.02) 分、(16.90±5.57) 分、(10.85±1.39) 分、(13.55±3.61) 分,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VAS评分为 (4.09±1.42)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01±1.47)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为 (1.71 ±1.14) 分,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 (3.54 ±2.16)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 疗组患者总优良率为96.25%, 高于对照组的59.72%, 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P<0.05)。治疗组冬季复发率为19.75%,明显 低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丁氏推拿治疗寒湿型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 方法,能快速镇痛,且疗效时间更长,复发率低,在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日常活动功能方面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92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138(miR-138)、叉头框蛋白D1(FOXD1)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80例OSCC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138、FOXD1 mRNA表达。分析OSCC组织中miR-138、FOXD1 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OSCC组织中miR-138、FOXD1 mRNA表达均值分为高、低表达者。通过Tar-get Scan网站预测miR-138与FOXD1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OSCC组织中miR-138与FOXD1 mRNA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miR-138、FOXD1 mRNA表达OSCC患者的生存曲线,多因素Cox回归分析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miR-138表达降低,FOXD1 mRNA表达升高(P均<0.05)。miR-138与FOXD1的3’非翻译端2942~2948处存在结合位点。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OSCC组织...  相似文献   
92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治疗偏瘫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54例HSP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痛点治疗,观察B组在观察A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穴位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U-FMA),肩关节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时,3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U-FMA评分和屈曲、外展和外旋无痛PROM均较前治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的屈曲无痛PROM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B组的VAS评分低于观察A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的屈曲、外展无痛PROM高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进行放射防护评价,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诊断、甲功测定、甲亢治疗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儋州市某医院新建核医学科工作场所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表面污染检测、设备性能检测、通风换气检测及放射防护评价。结果 SPECT-CT工作区注射台窗口(开)、分装柜观察窗、分装柜操作口(开)、废物室防护门和留观室防护门、SPECT-CT机房防护门处的剂量率较高。SPECT-CT中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工作场所辐射水平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13~0.19μSv/h,处于环境本底水平。核医学科放射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检测结果均小于探测下限,即<0.09 Bq/cm2。SPECT-CT中的SPECT和CT的设备性能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通风橱截面风速未达到1 m/s,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次数&...  相似文献   
929.
目的 研究CogniPlus训练对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独立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103例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均给予脑损伤后常规康复,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认知训练,观察组52例给予CogniPlus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智力状态和生活独立能力。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视空间执行能力、语言、记忆、注意与集中评分分别为(3.64±0.45)分、(2.03±0.32)分、(2.13±0.32)分、(4.78±0.64)分,均高于对照组(2.97±0.50)分、(1.61±0.28)分、(1.58±0.39)分、(3.95±0.81)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定向力、语言能力、回忆能力评分分别为(2.95±0.45)分、(2.40±0.32)分、(8.79±0.92)分、(8.83±0.99)分、(1.25±0.23)分,均高于对照组(2.55±0.42)分、(2.01±0.33)分、(7.83±0.96)分、(7.80±0.90)分、(0.98±0.21...  相似文献   
930.
目的?探讨桑杞清眩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模型组与干预组,每组6只;另随机取6只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干预组给予1.05 g/mL的桑杞清眩液灌胃,均持续干预90天。记录干预前后各组大鼠体重,采用小动物无创血压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SBP),采集大鼠血清,通过超高效液相质谱与串联质谱联用(HPLC-MS)的方法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BP明显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一般情况改善,且SBP降低(P<0.01)。3组大鼠的血清代谢谱呈现明显的分离趋势,模型组稳定性良好。经桑杞清眩液干预后发现,干预组大鼠整体代谢模式、代谢谱与模型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出20个潜在标志性代谢差异物,其中涉及多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主要包括精氨酸的合成与代谢以及甘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此外也影响丙酸代谢和mTOR信号通路。结论?桑杞清眩液可使SHR血清代谢趋向正常,其机制可能与逆转L-Arg/NO途径异常、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