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45篇
  免费   279087篇
  国内免费   37469篇
耳鼻咽喉   2682篇
儿科学   4407篇
妇产科学   2178篇
基础医学   88409篇
口腔科学   2560篇
临床医学   59891篇
内科学   93715篇
皮肤病学   4804篇
神经病学   22044篇
特种医学   9292篇
外科学   41719篇
综合类   57006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3381篇
眼科学   18485篇
药学   59894篇
  37篇
中国医学   48128篇
肿瘤学   14758篇
  2020年   6511篇
  2019年   13319篇
  2018年   13841篇
  2017年   14658篇
  2016年   13139篇
  2015年   13296篇
  2014年   13164篇
  2013年   13373篇
  2012年   13813篇
  2011年   15438篇
  2010年   18243篇
  2009年   25851篇
  2008年   13261篇
  2007年   9688篇
  2006年   9046篇
  2005年   8665篇
  2004年   10407篇
  2003年   9561篇
  2002年   9661篇
  2001年   11657篇
  2000年   7139篇
  1999年   12165篇
  1998年   13662篇
  1997年   13580篇
  1996年   14636篇
  1995年   14874篇
  1994年   14637篇
  1993年   13419篇
  1992年   12668篇
  1991年   12082篇
  1990年   11048篇
  1989年   10922篇
  1988年   10487篇
  1987年   9836篇
  1986年   9368篇
  1985年   8445篇
  1984年   6531篇
  1983年   6544篇
  1982年   7604篇
  1981年   7142篇
  1980年   6809篇
  1979年   6639篇
  1978年   5819篇
  1977年   6124篇
  1976年   5746篇
  1975年   5486篇
  1974年   5034篇
  1973年   4753篇
  1972年   4754篇
  1971年   409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骨碎补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等功效。其主要含黄酮、苯丙素、三萜、酚酸及其苷等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促软骨再生、护牙健齿、保护肾功能、抗炎、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骨碎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碎补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心理弹性状况及保护性因素,为改善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焦虑及抑郁量表对80例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心理弹性得分为(54.10±8.27)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年龄、文化程度)对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不明显(R2=0.14,F=18.10),当社会支持、SCL-90、人格特质、SAS、SDS进入方程后,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R2=0.67,△R2=0.46,F=115.22)。结论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心理弹性较差,社会支持、SCL-90、人格特质、焦虑抑郁情绪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应重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发掘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积极干预,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凉血通瘀方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脑组织miRNA表达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miRNA靶基因进行分析,探索凉血通瘀方可能的药效机制。方法 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B)和实验组(C)。适应性饲养一周后,C组灌胃凉血通瘀方,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5天,每天1次。构建脑出血模型后收集脑组织,借助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miRNA表达量,与miRBase数据库比对获取已知miRNA,使用miRDeep2预测新miRNA。差异分析软件为DESeq2,筛选阈值为|log2FC| ≥1 并且P <0.05。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和PPI网络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共发现21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上调有9个,下调有12个,共预测得到124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靶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中突触囊泡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调节和神经递质运输的调节占前三位,神经元投射终点、全膜、质膜区域和细胞投射则是主要的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分别为小GTPase绑定、底物特异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和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通路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在癌证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MAPK通路等分布广泛。采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根据MCC算法筛选出ADRA2C、CASR、CCL28、CCR1、DRD2、GNAT3、GRM2、DYNC1LI1、GABBR1、GNAI1等核心靶基因。结论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急性期鼠脑组织内miRNA的表达有重要影响;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靶向核心基因调控凉血通瘀方干预急性脑出血的病理过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群的血脂、血糖现状水平,探讨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对我市38078名社区居民采集清晨空腹血清标本,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结果,并对其进行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的血脂、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89岁年龄组血脂、血糖总体水平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女性血脂水平普遍高于男性(P<005)。结论 中老年人群血脂、血糖异常率高,应定期对中老年人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star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anaesthetic outcomes in parturient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We reviewed the labour analgesic and anaesthetic interventions utilised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rturients who had a confirmed positive test for SARS-CoV-2 across 10 hospitals in the north-west of England between 1 April 2020 and 31 May 2021. Primary outcomes analysed included the analgesic/anaesthetic technique utilised for labour and caesarean birth.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a comparison of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caesarean birth rate, maternal critical care admission rate along with adverse composite neonatal outcomes. A positive SARS-CoV-2 test was recorded in 836 parturients with 263 (31.4%) reported to have symptoms of COVID-19. Neuraxial labour analgesia was utilised in 104 (20.4%) of the 509 parturients who went on to have a vaginal birth. No differences in epidural analgesia rat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rturients (OR 1.03, 95%CI 0.64–1.67; p = 0.90). The neuraxial anaesthesia rate in 310 parturients who underwent caesarean delivery was 94.2% (95%CI 90.6–96.0%). The rates of general anaesthesia were similar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parturients (6% vs. 5.7%; p = 0.52). Symptomatic parturi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multiparous (OR 1.64, 95%CI 1.19–2.22; p = 0.002); of Asian ethnicity (OR 1.54, 1.04–2.28; p = 0.03); to deliver prematurely (OR 2.16, 95%CI 1.47–3.19; p = 0.001); have a higher caesarean birth rate (44.5% vs. 33.7%; OR 1.57, 95%CI 1.16–2.12; p = 0.008); and a higher critical care utilisation rate both pre- (8% vs. 0%, p = 0.001) and post-delivery (11% vs. 3.5%; OR 3.43, 95%CI 1.83–6.52; p = 0.001). Eight neonates tested positive for SARS-CoV-2 while no differences in adverse composite neonatal outcom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ose born to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mothers (25.8% vs. 23.8%; OR 1.11, 95%CI 0.78–1.57; p = 0.55). In women with COVID-19, non-neuraxial analgesic regimens were commonly utilised for labour while neuraxial anaesthesia was employed for the majority of caesarean births. Symptomatic women with COVID-19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significant maternal morbidity including preterm birth, caesarean birth and peripartum critical care admission.  相似文献   
19.
双环[1.1.1]戊烷(BCP)是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桥环骨架,其作为苯环、叔丁基和炔烃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已经在药物化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BCP应用范围的扩大,BCP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BCP衍生物的主要合成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新药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