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91篇
  免费   6260篇
  国内免费   5105篇
耳鼻咽喉   400篇
儿科学   719篇
妇产科学   876篇
基础医学   8712篇
口腔科学   1187篇
临床医学   9297篇
内科学   10556篇
皮肤病学   766篇
神经病学   3647篇
特种医学   24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7071篇
综合类   11958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255篇
眼科学   1825篇
药学   7388篇
  74篇
中国医学   3685篇
肿瘤学   5771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1197篇
  2022年   2847篇
  2021年   3591篇
  2020年   2604篇
  2019年   2382篇
  2018年   2382篇
  2017年   2045篇
  2016年   2052篇
  2015年   3131篇
  2014年   3936篇
  2013年   3262篇
  2012年   4783篇
  2011年   5662篇
  2010年   3269篇
  2009年   2478篇
  2008年   3431篇
  2007年   3536篇
  2006年   3604篇
  2005年   3454篇
  2004年   2232篇
  2003年   2195篇
  2002年   1831篇
  2001年   1689篇
  2000年   1771篇
  1999年   1968篇
  1998年   1253篇
  1997年   1342篇
  1996年   1012篇
  1995年   888篇
  1994年   772篇
  1993年   490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522篇
  1990年   451篇
  1989年   398篇
  1988年   329篇
  1987年   283篇
  1986年   249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38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 方法: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于伤后1/8,1,3,7,14d时处死动物取材,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视网膜挫伤后1d Vimentin开始阳性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略有下降。随着视网膜挫伤时间的延长,Vimentin的免疫染色范围也逐渐向外扩展,3d时免疫染色达外界膜,7d时视网膜全层都有表达,二组比较,各时段差别均P〈0.01,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Vimentin反应动态增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黄斑区OCT图形特征。方法:77例77眼裂孔型视网膜脱离在巩膜扣带术前后,行除常规检查外,拍摄眼底像,行黄斑区OCT检查[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十"字扫描,5.62mm标准扫描线,测量中心凹神经纤维(NF)厚度,及视网膜下残液量,并打印出图像];术后1wk;1,2,3,6mo随访矫正视力、眼底及OCT。结果:本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后临床复位率100%,而OCT扫描显示,术后1wk解剖复位率52%,术后1mo62%,术后2mo71%,术后3mo75%,术后6mo87%;术后视力在3~6mo内逐渐提高并稳定;黄斑区OCT图形异常提示视功能改善差。结论:OCT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了解和观察病情、预测预后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993.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CT及MRI检查对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意义。方法对1997至2004年临床资料完整并行超声、CT及MRI检查的5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观察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MRI检查结果,总结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表现以资诊断。结果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眼上静脉扩张、海绵窦膨大、眼球突出及眼外肌增粗。眼上静脉扩张是颈动脉海绵窦瘘最具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分别为:B超发现51例,呈管状无回声腔,有与心脏同步的搏动;彩色多普勒发现49例,显示眼上静脉内充满反向流动的动脉化血流;CT检查发现58例,显示扩张的眼上静脉呈从前内向后外的梭形血管影;MRI检查发现眼上静脉扩张58例,信号特征为在T1WI和T2WI均为流空的无信号血管影。海绵窦膨大是另一特异性征象,分别为:CT检查发现41例,显示膨大的海绵窦呈高密度影;MRI发现37例海绵窦膨大,显示在T1WI和T2WI上均呈流空的无信号影。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具有独特的影像学表现,B超、彩色多普勒、CT及MRI检查均能清晰呈现,并且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和探讨可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眼睫状肌收缩功能与伪调节力的关系。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囊袋内可折叠IOL植入术后3个月,采用红外验光仪中调节性微波动分析软件检测瞳孔直径2.0—3.5mm、对光反应良好的50例患者(50只眼)的睫状肌调节性微波动高频成分(HFC),并与患者术眼的伪调节力、IOL移动度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FC与IOL移动度呈正相关(r=0.702,P〈0.01),IOL移动度与伪调节力呈正相关(r=0.861,P〈0.01),HFC与伪调节力呈正相关(r=0.915,P〈0.01)。即IOL植入术后睫状肌的收缩能力越强,则IOL移动度越大,术后伪调节力越强。结论可折叠IOL植入术后术眼的睫状肌收缩可能导致IOL移动,这可能是IOL眼伪调节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ie PY  Chi H  Zhang Y  Zhu GM  Li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680-683
目的评价近视眼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角膜测厚仪和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和观察132名青少年近视眼患者(264只眼)配戴角膜塑形镜(透氧系数为100)前和戴镜期间的角膜中央和旁周边部的角膜厚度,以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形态学改变。结果无论采用夜戴方式还是日戴方式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以上,角膜中央及旁周边部厚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明显降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细胞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增大(P〉0.05),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率均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用高透氧材料的角膜塑形镜进行科学的角膜塑形治疗,对角膜代谢的影响轻微,长期配戴用于控制近视发展基本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6.
Lai CT  Wang Q  Li Z  Wang W  Zhu J  Lu Y  Zhang XJ  Yu HF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9):793-797
目的比较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和视神经炎(ON)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55例LHON和48例O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脊液、头颅磁共振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LHON男性发病者多,为46例;ON为21例。LHON发病年龄较早,中位数为16岁;ON发病年龄较迟,中位数为30岁。患者视力下降持续2周以上者,LHON为42例,ON为10例。LHON以单相病程为主者53例,ON为30例;LHON患者视力损害严重,多在指数至0.1之间,双眼同时受累且视力接近。极少数患者伴有转眼痛,LHON为3例,ON为26例。两组患者间的眼底改变不易区别。母系家族遗传史常见,LHON检出率为50.0%(25/50),ON为4.1%(2/48)。视野检查显示受累眼有中心暗点的比例较高,LHON为26/39,ON为12/35;部分LHON和ON患者视诱发电位、脑脊液、头颅磁共振检测呈现炎性脱髓鞘样改变。遗传学检查可证实绝大部分LHON患者。结论LHON有突出临床特征,但多与ON重叠,少部分有LHON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遗传学检查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997.
Zhu J  Wei RL  Wang LH  Jiao BH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1):1010-1016
目的探讨Bcl-10基因在我国人群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的表达和新突变。方法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患者新鲜冰冻组织标本31例,其中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23例,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4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4例。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Bcl-10基因,以双脱氧Sanger法行DNA测序,Blast比对分析后,得到突变碱基。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免疫荧光定位,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Bcl-10和NF—κB的共定位情况。结果31例中,检出14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有Bcl-10基因表达,其中10例发现新的基因突变。4例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和4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各有1例发生新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异常的Bcl-10基因在14例MALT淋巴瘤中均有表达(60.8%),其中中等强度核表达为6例,弱到中等强度胞质表达为8例。2例不典型增生标本胞质中有异常Bcl-10表达,1例反应性增生标本胞质中亦见异常Bcl-10表达。免疫荧光定位发现NF—κB的反应因子Iκα在20例胞质中弥漫性表达,其中Bcl-10和Iκα共表达有14例。结论Bcl-10基因在我国人群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中有新的突变形式,检测到的基因突变分布与病理诊断一致。基因检测的灵敏度高于病理诊断,在尚无形态学改变及其他可供鉴别的指标下,能判断出病变阶段和性质改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之一。(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10—1016)  相似文献   
998.
秦岩  孙立华  吴爱英  祝波  李义鸽 《中国药师》2011,14(10):1436-1439
目的:建立87种中药材中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农药残留的GC-ECD测定方法。方法:针对不同样品,选用DB-1701毛细管柱,通过柱程序升温,对多种农药进行同时检测。结果:各种农药在2~2 000μg·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94 6~14.150 9 Pg。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的防治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 RRTIs 患儿 85 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益生菌组 43 例和安慰剂组42 例。 益生菌组给予益生菌片(每片重 0.5 g,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均≥0.5×10^6 CFU)2 片,3 次/ 日,口服 3 个月;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片剂外观、口味与益生菌片相同但无益生菌成分),用法同益生菌组。 治疗后两组患儿均随访观察 12 个月,并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抗生素使用及咳嗽、发热、患病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疗程结束后随访 12 个月,益生菌组与安慰剂组年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3.8±1.6)次、(7.3±1.8)次,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2.1±5.6)d、(22.6±7.1)d,咳嗽时间分别为(11.6±4.6)d、(20.3±6.7)d,发热时间分别为(6.4±2.3)d、(13.5±4.2)d,患病时间分别为(13.2±6.0)d、(23.4±7.8)d,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益生菌防治小儿 RRTIs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抗生素使用、咳嗽、发热和患病天数。  相似文献   
1000.
张绍政  朱春风 《中国药师》2009,12(7):925-926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4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10mg,ivd,qd,连用7d。对照组除七叶皂苷钠外其他治疗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NSE和S-100β含量,3个月后行GOS评分,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OS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能降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β含量,有改善预后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