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519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18篇
  5篇
中国医学   159篇
肿瘤学   20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究并分析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细菌定植菌分析及对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合并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气管切开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未合并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气管切开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分析气切患者上呼吸道定植菌类型,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气切病因等),气切前后FEV1、FEV1/FVC、治疗结局、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气管切开患者病原菌定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76.7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比例最高,约占30.27%,革兰阳性菌定植少于革兰阴性菌,约占16.2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最高,约占9.73%;两组患者气切前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切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均较气切前显著改善(P<0.05),气切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FEV1和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0 d死亡率、平均气道护理干预、平均干预时间、面部皮损、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重复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气切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切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气切前明显改善(P<0.05),气切后1个月、气切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合并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气切患者较合并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气切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及转归,对于气切患者而言,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情况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2.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性脑疾病,其早期发现和精确诊断非常重要。从54名孤独症和50名正常儿童的脑电信号中提取功率谱、熵、双谱相干性以及相干性等多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每组特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为提高分类性能,提出融合多特征脑电进行分析,进一步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分类模型。结果显示,用单一特征分类,得到的分类准确率为72%,灵敏度为73.94%,特异性为67.74%,F1分数为69.74%,因此单一特征所建立的分类模型性能较差;在融合多特征进行分类时,选择前25个特征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93.45%±0.79%),此时灵敏度为91.73%±0.42%,特异性为94.01%±0.36%,F1分数为92.54%±0.31%,且AUC达到0.96,相比单一特征分类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研究结果可以为孤独症的辅助诊断提供科学客观依据,为孤独症儿童后期康复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63.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检测:(1)激光共聚焦检查测材料表面细菌状态;(2)计算抗菌学效率。结果:材料学检测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涂层能够以持续、缓慢的速率释放Cu等离子。抗菌学实验检测显示出负载离子活性涂层表面细菌存活率大大降低,对其抗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电化学法能够在种植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负载生物离子缓释涂层,且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为将来种植体周围炎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65.
66.
目的:评估分期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患者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6例,年龄17.2±4.5岁(7~26岁)。5例患者术前存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脊柱侧凸冠状位主弯Cobb角97.6°±23.5°(50°~165°),主弯位于颈胸段1例,胸段58例,胸腰段7例。23例同时存在矢状位后凸畸形,Cobb角89.5°±13.9°(47°~165°)。伴有Ⅰ型脊髓纵裂45例,Ⅱ型脊髓纵裂21例,均合并脊髓拴系。所有患者均行分期手术治疗:Ⅰ型脊髓纵裂组患者一期切除骨性分隔、松解脊髓拴系,Ⅱ型脊髓纵裂组患者一期松解脊髓拴系;一期术后3~4周,二期行侧凸矫形手术。结果:一期手术时间208.7±107.2min(60~505min),术中出血量297.1±192.6ml(20~2000ml);二期手术时间392.6±150.7min(196~600min),术中出血量2158.8±1158.4ml(450~6000ml)。术前存在下肢神经功能障碍的5例患者中,1例术后下肢肌力提高2级,感觉功能有所恢复;其余4例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2例术前神经功能正常患者二期术中出现脊髓损伤(3.0%,2/66),其中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降为4级,感觉稍减退,术后1周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双下肢肌力降低至2级,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减退,经脱水、激素冲击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术后1个月双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术后2年随访时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双下肢残留轻度麻木感,大小便功能正常。4例(6.1%,4/66)患者二期术后并发胸腔积液。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3.5个月(6~2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冠状位Cobb角为41.6°±17.8°(12°~107°),矫正率为(61.3±14.3)%;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为43.7°±16.6°(15°~108°),丢失率为(1.9±1.1)%。术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38.4°±11.0°(2°~78°),矫正率为(67.6±23.4)%,末次随访时矢状位Cobb角为39.7±11.2°(3°~87°),丢失率为(2.3±1.3)%。结论:分期手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和脊髓拴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并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系统性评价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应用于乳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1月。纳入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文献质量评价后,用Rev Man 5.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处理方案联合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明显升高患者完全缓解率(OR=2.22)、总有效率(OR=6.73)、患者Karnofsky评分(MD=9.79)及IL-2水平(SMD=1.56),明显降低患者疾病稳定率(OR=0.36)、疾病进展率(OR=0.18)以及缩短患者术后积液消失时间(MD=-7.52)。结论:联合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放化疗效果,但该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8.
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 (StAR)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teroid hormone biosynthesis, presumably by facilitating the delivery of cholesterol to P450scc in the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StAR is synthesized as a 37-kDa preprotein that is processed to a 30-kDa mature form by cleavage of an N-terminal mitochondrial import sequence. To identify structural features required for StAR biological activity, we mutated the human StAR cDNA, including the deletion of N- and C-terminal sequences, and examined the ability of the mutants to promote steroidogenesis and enter the mitochondria of transfected COS-1 cells. Deletion of up to 62 residues from the N terminus (N-62)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steroidogenesis-enhancing activity. The N-terminal deletion muta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mitochondria-enriched fractions, but import and processing were progressively impaired with increasing length of the deletion. 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n vitro import assays showed that the active N-62 mutant was not imported into the mitochondria. Removal of the 28 C-terminal amino acids (C-28) inactivated StAR. Deletion of the C-terminal 10 amino acids (C-10) reduced steroidogenic activity by 53%, while truncation of the last 4 amino acids had no effect. The C-28 mutant StAR was not efficiently imported into mitochondria or processed, whereas some of the C-10 mutant was processed, indicating that import had occurred.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COS-1 cell system used, StAR does not need to enter into mitochondria to stimulate steroidogenesis and that residues in the C terminus are essential for steroidogenesis-enhancing activity.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StAR acts via C-terminal domains on the outside of the mitochondria.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研究不同的脑损伤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438例脑卒中患者,全部通过临床症状及MRI检查对病灶定位,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分析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162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患病率为43.2%;其中女性患者PSD的患病率为54.80%,男性患者的患病率为32.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9,P<0.05);多发性、左侧病灶、额叶、颞叶及基底节区非腔梗性卒中患者PSD患病率较高。结论:PSD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及卒中类型无关,而与性别及卒中部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