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12篇
  免费   22689篇
  国内免费   14558篇
耳鼻咽喉   1718篇
儿科学   3482篇
妇产科学   2026篇
基础医学   17776篇
口腔科学   4308篇
临床医学   29987篇
内科学   23967篇
皮肤病学   2878篇
神经病学   6394篇
特种医学   80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19066篇
综合类   54147篇
现状与发展   62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23804篇
眼科学   4558篇
药学   26340篇
  356篇
中国医学   19840篇
肿瘤学   12721篇
  2024年   992篇
  2023年   3229篇
  2022年   8017篇
  2021年   9975篇
  2020年   8434篇
  2019年   5583篇
  2018年   5793篇
  2017年   6939篇
  2016年   5572篇
  2015年   9722篇
  2014年   12266篇
  2013年   13635篇
  2012年   20374篇
  2011年   21299篇
  2010年   17704篇
  2009年   15226篇
  2008年   16346篇
  2007年   16014篇
  2006年   13989篇
  2005年   11744篇
  2004年   8093篇
  2003年   7110篇
  2002年   5644篇
  2001年   4851篇
  2000年   3880篇
  1999年   2230篇
  1998年   1092篇
  1997年   1094篇
  1996年   845篇
  1995年   695篇
  1994年   674篇
  1993年   395篇
  1992年   363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26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37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肌梗塞发生与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 12 7例心肌梗塞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75名正常对照血小板 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结果 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T和 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42 .70 %比 3 2 .0 0 % ,C:57.3 0 %比 68.0 0 % ,P<0 .0 1) ;无论在所有受试者还是在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心肌梗塞组 (TT+ T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所有年龄受试者中 ,69.3 4 %比 51.43 % ,P<0 .0 0 5,比数比 =2 .14 ,95%可信区间为 1.3 4~ 3 .41;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75.90 %比 51.52 % ,P<0 .0 0 5,比数比 =2 .96,95%可信区间为 1.58~ 5.55;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比数比 =4.96,95%可信区间为 2 .55~ 10 .90 )。结论 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联 ,可能为心肌梗塞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重组纤黏连蛋白(FN)多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以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接种脾脏后24h取脾、肝、肺做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3种组织中的侵袭情况。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建立体内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体内基因转染方法于小鼠体内表达CH50多肽,RT-PCR检测CH50 mRNA在肝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H50多肽的表达。通过比较原位肿瘤结节及转移结节在数量、大小、分布上的差异及检测原位肿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差异,观察CH50多肽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24h后即可在脾脏形成荧光结节。pCH510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可在肝组织中检测到CH50 mRNA及CH50多肽的表达。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后第14天可在脾脏形成原发肿瘤,至第35天肝脏表面已形成转移瘤结节,成功建立了体内器官间(脾转肝)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转染表达CH50多肽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抑制原位肿瘤结节中MMP-2、MMP-9的表达。结论CH50多肽可以通过对MMP-2、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成瘤能力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我们以前曾报道,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HSV-2gD)的重组痘苗病毒(实验疫苗株)能保护被免疫小鼠抵抗致死量HSV-2病毒的攻击。在此工作基础上,严格按人用疫苗研究要求的实验条件,成功地建立了表达HSV-2gD的重组痘苗病毒活疫苗株。首先将经聚合酶链反应(PCR)修饰的HSV-2gD基因插入痘苗表达质粒pJSB1175,置于痘苗病毒P75K早/晚期启动子控制下。将此重组质粒用Lipofectin方法转染已受野型TK+痘苗病毒天坛761株感染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经同位素探针(32P-HSV-2gD)原位杂交法和3轮蚀斑纯化,筛选出基因组内整合有HSV-2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斑点和Southern杂交证实,HSV-2gD基因已插入痘苗病毒基因组内预期的TK区段,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能有效地表达HSV-2gD蛋白。  相似文献   
994.
本实验应用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到小白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在复方中药注射液的连续作用下,膜表面(Na~+-K~+)-ATP酶活性减弱,微绒毛减退等变化,同时观察到该复方中药注射液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可达87%,癌细胞增殖和(Na~+-K~+)-ATP酶活性及微绒毛的多少有平行关系。讨论了该复方中药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膜表面(Na~+-K~+)-ATP酶活性和微绒毛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硝苯啶、硫氮(艹卓)酮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苯啶和硫氮(艹桌)酮不明显影响血清脂蛋白组分水平,但均显著抑制家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血栓烷和主动脉内中膜胆固醇、磷脂及钙含量,升高血浆6-酮-PGF_(1α),使,TXB_2/6-酮-PGF_(1α)趋于平衡。说明钙在血栓烷-前列环素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空腹高血糖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01—2018-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133例AP且无糖尿病(DM)病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年龄、AP临床分型、病因、CT指数评分(CISI)等分组,χ2检验分析各组临床因素与空腹高血糖(FPG≥6.1mmol/L)发生率的关系,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高血糖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P临床分型(χ2=5.494,P=0.019)和CTSI(χ2=6.236,P=0.013)与AP患者空腹高血糖相关(P<0.05)。CTSI≥6分(P=0.015,OR=2.920,95%Cl=1.234—6.905)为AP患者空腹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分型中重症+重症及CTSI≥6分的AP患者易发生空腹高血糖,尤其CTSI≥6分是AP后空腹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97.
正常胰腺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方法39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MSCT机的电影模式(0.5s/圈),5mm层厚/4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Omnipaque30050ml,注射速率4ml/s,延迟6s,总扫描时间45s。所得数据传输至GEAW4.0工作站,利用Perfusion2中的胰腺灌注软件(去卷积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测量39例正常胰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BF的测量值为(9684.05±1701.43)ml/(min·kg),BV的测量值为(1362.26±827.10)ml/kg,MTT的测量值为(3.72±3.06)s,PS的测量值为(829.80±278.99)ml/(min·kg)。结论正常胰腺CT灌注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相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R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环子孢子蛋白(circumsporozoite protein,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进行表达纯化,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肝细胞的结合能力,探讨其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3D7株环子孢子蛋白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CSP的全长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载体pGEM-T中,通过基因测序加以证实;进一步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对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检测;采用免疫组化(IHC)技术观察重组环子孢子蛋白对不同组织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成功扩增到1263 bp的全长CSP基因,该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经诱导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Mr)约62×103大小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重组CSP融合蛋白;WB表明,重组CSP融合蛋白能被疟原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CSP融合蛋白能够与肝癌和正常肝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与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则未见反应。结论CSP是疟原虫子孢子表面主要的蛋白,重组环子孢子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分子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淋巴瘤的抗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靶向治疗是近年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中进展较快并取得较大成功的一个领域。其中抗B淋巴细胞(B细胞)表面CD20抗原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罗华)用于人类治疗已有10年之久,是治疗各种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药物之一。单抗对淋巴瘤有高度敏感性且毒副作用较小,现正用于成千上万的淋巴瘤患者。它对免疫系统的调理作用使得它也被应用于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冷球蛋白血症)以及非血液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病)。但关于其使用的最佳治疗方案,以及是否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还没有定论。本文对单抗治疗淋巴瘤的原理和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Ag85B和鼠IL 12基因的共表达载体pBud85B IL12。方法 :将结核分枝杆菌Ag85B基因和鼠IL 12基因同时克隆入含多启动子的共表达载体pBudCE4 .1中 ,构建真核共表达质粒pBud85B IL12。以pBud85B IL12转染COS 7细胞 ,通过RT PCR及ELISA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COS 7细胞中同时可检测到Ag85B和IL12的表达。结论 :pBud85B IL12共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对其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及免疫保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