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531篇 |
免费 | 44816篇 |
国内免费 | 224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85篇 |
儿科学 | 6295篇 |
妇产科学 | 2235篇 |
基础医学 | 24161篇 |
口腔科学 | 8238篇 |
临床医学 | 47642篇 |
内科学 | 32313篇 |
皮肤病学 | 4304篇 |
神经病学 | 8478篇 |
特种医学 | 15875篇 |
外科学 | 34501篇 |
综合类 | 114880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预防医学 | 49212篇 |
眼科学 | 4541篇 |
药学 | 49725篇 |
649篇 | |
中国医学 | 44870篇 |
肿瘤学 | 177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6237篇 |
2023年 | 6807篇 |
2022年 | 14016篇 |
2021年 | 17112篇 |
2020年 | 14996篇 |
2019年 | 8460篇 |
2018年 | 8334篇 |
2017年 | 11343篇 |
2016年 | 8766篇 |
2015年 | 15529篇 |
2014年 | 20135篇 |
2013年 | 25563篇 |
2012年 | 36981篇 |
2011年 | 39218篇 |
2010年 | 35489篇 |
2009年 | 31970篇 |
2008年 | 32223篇 |
2007年 | 30906篇 |
2006年 | 27215篇 |
2005年 | 21506篇 |
2004年 | 15122篇 |
2003年 | 12291篇 |
2002年 | 9361篇 |
2001年 | 8588篇 |
2000年 | 6380篇 |
1999年 | 2296篇 |
1998年 | 459篇 |
1997年 | 392篇 |
1996年 | 357篇 |
1995年 | 277篇 |
1994年 | 312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83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室性早博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选择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再加入西药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只用西药。服药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占75.00%),有效9例(占25.00%),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0例(占55.56%),有效19例(占19.44%),无效9例(占2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室性早博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芪薯糖骨汤对糖尿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耐受性。方法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1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主要采用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给予促进骨钙形成及抑制骨吸收的西医治疗,治疗组66例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薯糖骨汤中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统计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论从临床症状,还是从糖尿病人的骨密度提高方面都明显改善,并且增强了患者对西药的耐受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且方药组成配伍合理,无毒副作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芪薯糖骨汤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耐受性。 相似文献
33.
下颌骨外形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骨重建提供指导。方法对80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数据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外形线变量(ArGo、GoPg、GoGo)与颅颌面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性别差异显著(P<0.01),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建立了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外形线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56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中MMP-9的表达明显的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且重型患者的表达明显的高于轻型和疱疹型患者.结论:MMP-9的表达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鼠哺乳期二(噁)英类物质2,3,7,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暴露对大鼠仔鼠牙槽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60天龄2,3,7,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暴露组和对照组仔大鼠被处死,将其带有磨牙的上颌骨行树脂包埋,制备硬组织磨片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两实验组牙槽骨的组织形态、荧光标记情况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二(噁)英暴露组牙槽骨骨小梁结构较为疏松,荧光标记较紊乱.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小梁宽度分别为(52.5±5.2)μm及(59.4±6.6)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数目分别为(3.27±0.23)mm-1及(3.75±0.29)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小梁分离度分别为(217.3±37.6)μm及(177.6±33.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矿化沉积率分别为(0.68±0.08)μm/d及(0.95±0.12)μm/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噁)英类物质哺乳期暴露显著降低了大鼠仔鼠牙槽骨的质、量,并影响其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微型种植体作矫正支抗和正颌手术配合矫正治疗后患者上前牙牙根吸收情况,了解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测量牙片中的牙根长度,计算牙根吸收率。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不同及相同牙位、拔牙组及非拔牙组的牙根吸收率,同时记录疗程长短。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差异没有显著性;但是治疗疗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牙根吸收率是一致的;牙根吸收率与牙齿移动距离和受力时间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应用β函数分析与比较安氏II1治疗前后牙弓形态。方法:选择安氏II类I分类上颌拔除2个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2个第二前磨牙病例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五个点确定个体牙弓形态。结果: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长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③.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牙弓形态包括牙弓大小及牙弓形状两方面。正畸治疗时有时因治疗需要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距今六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古人牙齿的牙槽骨水平状况,以探求牙周病的罹患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半坡博物馆馆藏76例古人牙槽骨水平情况,用SPSS 12.0软件对全部的884个牙齿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有64个个体的500个牙齿患有牙周病,占观察牙齿总数的57.08%,该人群牙周病的平均患病率为86.49%。②36~55岁年龄组牙周病患病率(96.55%)>24~35岁年龄组(86.67%)>23岁以下年龄组(61.54%)。③牙周病的罹患累及各个牙位,第一磨牙的牙周病患病率最高,切牙及第三磨牙的患病率低,其大小顺序为:M1>M2>P1>P2>C>I2>I1>M3。④性别在牙周病患病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旨在了解六千年前古人牙槽骨水平的一般状况,有助于人们推断牙周疾病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为认识当时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提供间接的证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