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6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t-associated protein 1 MRP1)表达的情况.方法 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MRP1蛋白在癫痫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组脑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癫痫大鼠脑内广泛分布的MRP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癫痫大鼠脑内高表达的MRP1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2.22%,研究组是94.44%,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8.33%和5.56%,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时间、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及总运动代谢量,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治疗期间,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方案,不仅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此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能够简便快捷地检测心房颤动,提出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对心房颤动进行识别的方法。首先,将已确诊为心房颤动状态脉搏波与健康状态脉搏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基于分析结果,从脉搏波数据中提取与心房颤动相关的6类特征参数作为分类器的输入;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3种分类器建立心房颤动识别模型,其识别心房颤动的准确率分别可达89.1%、92.3%、95.2%。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PG的心房颤动识别方法具有很高的识别准确率,尤其在使用随机森林算法作为分类器时,识别准确率达到最优。同时该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心电图检测识别心房颤动的方法,对心房颤动患者的长期观察监测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对医疗消费者投诉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诸多背景引起的医疗消费者投诉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医学目的;索取经济赔偿;讨公道、讨说法;处罚被投诉人或被投诉医院.如何对待投诉、减少投诉、避免投诉以及受理投诉单位的反应是一个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105.
颅内曲霉菌脓肿15例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曲霉菌脓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 ,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颅内曲霉菌脓肿 ,探讨颅内曲霉菌脓肿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发现感染来源为 :鼻源性 7例 ,耳源性 2例 ,肺源性 5例 ,脑外伤 1例。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 ,有时合并鼻窦炎、中耳乳突炎与颅底神经损害症状。 5例肺源性均有肺部曲霉菌病 ,4例有脑叶内环状强化病变。 7例鼻窦与 2例耳源性有鼻旁窦与乳突软组织团块影、颅底骨质破坏与硬膜外和 /或脑叶内环状强化病变 ,5例有颅底神经损害。治疗方法为联合应用开颅手术与各种抗真菌药物 ,死亡 5例 ,无复发。结论 曲霉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CNS) ,鼻窦炎与中耳乳突、肺部是常见的感染来源。本病好发于经常接触发霉稻草的农民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患者。肺源性临床特点与细菌性脓肿相似 ,但鼻窦与耳源性有特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 ,应尽早开颅手术加早期、长程、口服伊曲康唑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洛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药物毒副作用.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胸腹腔积液的56例病人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洛铂(LBP)组和顺铂(DDP)组,每组28例,均采用腔内灌注,比较两组间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LBP组总有效率为75.0%,而DDP组总有效率为46.4%,LBP组明显高于DDP组(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胸腔积液中LBP组有效率(85.7%)明显优于DDP组(50.0%)(P<0.05),在腹腔积液中有效率(64.3%)也高于DDP组(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P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DP组,且无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P<0.05).LBP组与DDP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5.7%和60.7%,LBP组明显高于DDP组(P<0.05).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当归仙龙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当归仙龙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强的松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22天开始灌胃给药,观察一般形态;连续给药4周后断头取血,检测血清IgG含量。结果:强的松组和当归仙龙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的大鼠尾、耳、鼻、足跖、后肢及前肢的水肿、红斑和结节明显减轻;强的松组和当归仙龙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IgG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者P0.01);强的松组和当归仙龙汤大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仙龙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与强的松相当,且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gG含量,这可能是该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8.
Xue  Tao  Xiong  Yujie  Shi  Jiang  Chao  Qiujie  Zhu  Yanfang  Duan  Yongbo  Sheng  Wei  Teng  Jingtong  Xue  Jianping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21,75(4):1050-1057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 Pinellia ternata is a native herb in China, and its tuber is widely-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t has been identified that the shading treatment promotes...  相似文献   
109.
为了提高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在糖耐量受损(IGT)常规诊断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筛查的因素,构建一个IGT检测模型。采集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腹围、血压、皮脂厚度、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模型的特征输入,用K-近邻算法和神经网络对其分类,模型输出包括血糖值正常、IGT和糖尿病。结果显示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分类特征后,神经网络和K-近邻算法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8.89%和93.09%,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分类准确率(83.33%和78.38%)。本研究提出的IGT检测模型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房性早搏的关系。方法对26例经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病人,统计房早个数、房颤的发作阵数,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房早前周期等。结果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4h平均房早11126±2018个,阵发性房颤248±56阵。其中22例(84.6%)由房早诱发,2例(7.68%)由短阵房速诱发,2例(7.68%)由房扑诱发。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361.8±42.9ms和828±101ms,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及房早前周期分别为426.6±43.5ms和728±107ms,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明显短于未诱发房颤的房早联律间期,呈PonT现象,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比未诱发房颤的房早前周期长(p<0.01)。结论阵发性房颤主要由房早始动,其与房早的联律间期及前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