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851篇 |
免费 | 7921篇 |
国内免费 | 49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4篇 |
儿科学 | 1273篇 |
妇产科学 | 678篇 |
基础医学 | 6723篇 |
口腔科学 | 1519篇 |
临床医学 | 9173篇 |
内科学 | 9467篇 |
皮肤病学 | 779篇 |
神经病学 | 3443篇 |
特种医学 | 31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7427篇 |
综合类 | 15830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6452篇 |
眼科学 | 1999篇 |
药学 | 8237篇 |
55篇 | |
中国医学 | 5776篇 |
肿瘤学 | 50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9篇 |
2023年 | 1127篇 |
2022年 | 2814篇 |
2021年 | 3681篇 |
2020年 | 2973篇 |
2019年 | 2371篇 |
2018年 | 2409篇 |
2017年 | 2523篇 |
2016年 | 2292篇 |
2015年 | 3335篇 |
2014年 | 4256篇 |
2013年 | 4573篇 |
2012年 | 6385篇 |
2011年 | 6604篇 |
2010年 | 5118篇 |
2009年 | 4369篇 |
2008年 | 4807篇 |
2007年 | 4687篇 |
2006年 | 4417篇 |
2005年 | 3675篇 |
2004年 | 2974篇 |
2003年 | 2708篇 |
2002年 | 2152篇 |
2001年 | 1707篇 |
2000年 | 1271篇 |
1999年 | 944篇 |
1998年 | 526篇 |
1997年 | 574篇 |
1996年 | 420篇 |
1995年 | 344篇 |
1994年 | 324篇 |
1993年 | 196篇 |
1992年 | 144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24篇 |
1989年 | 98篇 |
1988年 | 89篇 |
1987年 | 73篇 |
1986年 | 65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相似文献
972.
目的研究平台髌骨角对于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前后髌骨高度的准确性、可重现性,特点及不足,以及手术影响髌骨高度的变化因素。 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资料完整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为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选取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侧位片,膝关节屈曲角度为30°。测量所选患者的术前术后膝关节侧位片平台髌骨角的。运用广泛使用的3种测定髌骨高度方法进行54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侧位片的测量。3种方法为改良Black-burne-Peel指数,改良Caton-Desehamps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由2名观察者使用标准的方法,独立的方式进行了524个数据的测量。对这2名观察者测量的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和95%可信区间的统计,对改良Black-burne-Peel指数,改良Caton-Desehamps指数、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平台髌骨角的术前术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术前ICC=0.75;术后ICC=0.87)、改良Black-burne-Peel指数(术前ICC=0.65;术后ICC=0.88)、改良Caton-Desehamps指数(术前ICC=0.72;术后ICC=0.88)和平台髌骨角(术前ICC=0.86;术后ICC=0.93)均具有更高的术后组内相关系数。其中,平台髌骨角的组内相关系数是最高的,患者术后的髌骨高度出现了降低。4种方法的术前术后数据比较显示,除了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之外,改良Caton-Desehamps(t=3.69)、改良Black-burne-Peel指数(t=3.50)和平台髌骨角(t=7.55)的测量均提示患者手术前后的髌骨高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平台髌骨角在反应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髌骨高度变化具有准确性、可重现性、直观、简洁、快速的优点,可以有效地评估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髌骨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究泛素连接酶Cull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T4-MMP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2015年1月至8月,选择徐州市肿瘤医院8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其中Cullin1和MT4-MM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Cullin1、MT4-MMP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7.5% vs 28.8%,67.5% vs 17.5%,χ2=38.174、40.921,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Cullin1及MT4-MMP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ullin1及MT4-MMP在乳腺癌中的蛋白表达在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复发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ullin1及MT4-MMP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且两者在此过程中有一定协同作用。在分型差、分期晚的乳腺癌中,Cullin1及MT4-MMP更高的表达状态提示其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恶性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各45例,A组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开术(LC)治疗,B组接受经皮经胆囊十二指肠乳头肌球囊扩张排石术治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术中术后指标及实验室指标以(
±s)表示,并采用独立t检验;临床预后及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B组术后近期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及远期结石复发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CA19-9、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周B组上述指标低于A组(P<0.05)。
结论两种内镜下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相当,经皮经胆囊十二指肠乳头肌球囊扩张排石术的安全性更为理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小腿截肢残端软组织缺损,保留小腿长度或膝关节以利于假肢装配.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1月,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对小腿截肢残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4例,其中游离肌皮瓣3例,带蒂肌皮瓣1例.患者均为男性,截肢肌创面位于小腿近端,年龄8~48岁,平均20岁,创面面积7.0 cm×6.0 cm^25.0 cm×10.0 cm.一期清创后二期修复,肌皮瓣面积13.0 cm×10.0 cm^28.0 cm×12.0 cm,保留胫骨长度5.2~9.4 cm.结果 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肌皮瓣边缘出现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供区无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2~37(平均19)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血运好、质地柔软、耐磨.皮瓣感觉恢复程度:S22例, S31例,S3+1例. 6 min步行测试:Ⅳ级2例,Ⅲ级2例;Stanmore运动分级:V级2例,Ⅳ级2例.结论 股前外侧肌皮瓣是修复小腿截肢残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硬化与注药治疗前列腺囊肿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8例前列腺囊肿患者平均分为2组,分别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硬化组)和注药治疗(注药组)。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有效率及18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硬化组12例患者一次穿刺硬化治疗后囊肿显著减小,症状消失,一次硬化治疗有效率为85.71%(12/14);注药组11例一次穿刺注药治疗后囊肿显著减小,症状消失,一次注药治疗有效率为78.57%(11/14),两组一次穿刺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随访18个月,硬化组1例(7.14%,1/14)复发,注药组4例(28.57%,4/14)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前列腺囊肿准确可靠,硬化治疗与注药治疗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7.
978.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病变行等离子刀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为25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46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7.6%,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18ml,住院3~5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者若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知器械性能,为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探讨山东省胶东地区近10年来(1998-2008年)胆石病构成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立医院1998-2008年10年期间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2899例胆石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与1991年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胆石病的男女性别构成比2008年组与1991年组无统计学差异;但2008年组不同部位胆石病的男女比例明显不同,单纯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在性别上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单纯胆囊结石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40~69岁;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以及单纯胆总管结石的发病高峰年龄均为70岁以上;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59岁.结石部位之间比较,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008年组年龄分布与1991年组统计资料相比明显后移.单纯胆囊结石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单纯胆总管结石.与1991年组相比,2008年组胆囊结石的构成比例显著升高;胆总管结石的构成比例下降;胆囊结石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构成比例与1991年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山东省胶东地区近10年来(1998-2008年)胆石病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与1991年的统计资料比较,女性单纯胆囊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构成比例要高于男性;老年胆石病人明显增加;胆囊结石的构成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80.
目的 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分析、探讨胆囊管低位汇合与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进行MRCP检查的胆囊切除术后且无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129例病人资料.由两位医生独立观察MRCP图像,结合T2WI图像评价胆囊管变异情况及是否存在胆总管结石.结果 所有病例MRCP均能清晰显示胆道系统及胆道结石.129例病人中49例(38%)合并胆总管结石,31例(24%)胆囊管低位汇入胆总管,其中胆囊管低位汇合且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为17例(13.2%).胆囊管低位汇入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相关(x2=4.921,P=0.027).结论 胆囊管低位汇入与胆总管结石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胆囊管低位汇入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