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直立不耐受患儿晕厥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确诊为直立不耐受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晕厥事件发生分为晕厥组及非晕厥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136例直立不耐受患儿中,晕厥组77例(56.62%),非晕厥组59例(43.38%);两组患儿的体质指数、诱因中持久站立比例、伴随症状中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比例、晕车史、两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及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指数偏低,持久站立为诱因,伴随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冷汗和面色苍白,有晕车史,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的直立不耐受患儿容易发生晕厥事件。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针刺对COP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外周血中HDAC2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3周对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大鼠进行针刺治疗,仪器检测大鼠肺的通气能力。3周后抽取大鼠外周静脉血,用活性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其中HDAC2酶活性;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0、IL-8和TNF-α的表达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的大鼠,与模型组的大鼠相比,肺通气水平明显上升(P<0.05),外周血的HDAC2活性亦明显上升(P<0.05),但是炎症因子IL-10、IL-8和TNF-α的表达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对于COPD模型大鼠具有疗效,结果也提示针刺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HDAC2活性,从而消除炎症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阅读疗法,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HRSD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100总评及各因子(除精神信仰外)评分较于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阅读疗法,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10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HRSD评分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100总评及各因子(除精神信仰外)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阅读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例M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VAD组)16例,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TVAD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VAD组总有效率(77.2%)明显高于VAD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A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浆细胞比例的下降及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的升高幅度均大于V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VA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VAD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疗效显著、给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6.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observe if nitecapone protected against taurocholate-induced damage in primary cultured rat gastric mucosal cells, as well as in a well-differentiated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line (MKN 28). Prostaglandins were measured to analyze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primary rat gastric mucosal cell culture, nitecapone 125–250 M protected the cells significantly against damage induced by sodidum taurocholate, increasing cell viability by 31–38%. In the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line, in which mitochondrial activity was measured as an indication of cell viability, nitecapone (62.5–250 M) protected the cells against sodium taurocholate-induced damage by 12–20%. Prostaglandin E2, thromboxane B2, and 6-keto-prostaglandin F1 measurements in the primary cultured rat gastric mucosal cells showed that nitecapone (125 M and 250 M)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prostaglandin E2 production (84.7% and 61.0%, respectively), and inhibited thromboxane B2 formation (50% at 250 M), while the 6-keto-prostaglandin F1 formation was unaffected. Nitecapone had no effect on prostaglandin E2 production in the MKN 28 epithelial cell line. Indomethacin or aspirin, at concentrations that did not affect cell viability, antagonized the stimulative effect of nitecapone on prostaglandin E2 formation in the primary cultured rat gastric mucosal cells. Although the prostaglandin E2 synthesis was blocked, nitecapone still protected against cell damage induced by taurocholat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direct and efficacious protection of nitecapone on gastric cell level and suggest that the cytoprotection by nitecapone against taurocholate may not be mediated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stimulated synthesis of prostaglandin E2.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问卷式大样本病例调查,探讨炎症性肠病(IBD)致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40例确诊IBD患者及140例配对的健康个体调查,问卷包括遗传、吸烟的年限、牛奶摄入量、油炸食品摄入量和酒精摄入量等共14项内容,收回问卷后对结果进行COX回归分析,筛选出IBD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致病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分析提示牛奶摄入量、油炸食品摄入量、吸烟的年限在IBD致病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牛奶摄入、油炸食品摄入、吸烟可能是IBD的致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0年8月—12月,选取银川市3所养老机构老年人350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和饮食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35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总得分为(54.98±8.04)分,条目均分为(3.43±0.50)分。随机森林排序结果显示,影响饮食自我效能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营养态度、锻炼时长、营养知识、营养状况及学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状况、锻炼时长、学历为饮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与随机森林结果相似。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营养态度积极、营养知识水平高、营养状况佳、每天锻炼30 min以上、学历高的养老机构老年人,其饮食自我效能较高。护理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订老年人护理计划,提高其饮食自我管理信心和能力,从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9.
Jiang  Tao  Song  Jiangdian  Wang  Xiaoyu  Niu  Shuxian  Zhao  Nannan  Dong  Yue  Wang  Xingling  Luo  Yahong  Jiang  Xiran 《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2022,24(4):550-559
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 - To noninvasively evaluate the use of intratumoral and peritumoral regions from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DM), 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 dynamic...  相似文献   
80.
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内直视术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情况,以总结临床特点,找出防治对策。方法:近两年连续1105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53例,将其分为有反应与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反应组,并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为4.8%,有反应有无反应组,轻度与中重度反应组临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仅中重度反应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持续时间明显较轻度反应组长(P<0.05),中重度反应组死亡率达50%,结论:心内直视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上足够的重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发生难以预测,中重度反应死亡率高,预后差,鱼精蛋白用量应适度,充分认识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及时再转机车不有助于防治此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