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496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78篇
  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7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刘继丽(1980-),女,吉林省龙井市人,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耳胆脂瘤的研究。 目的: 探讨TGF-β1和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了解两者在胆脂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例中耳胆脂瘤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和p21WAF1的表达。结果: ①p21WAF1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TGF-β1主要胞浆着色,呈棕黄色颗粒状。②中耳胆脂瘤组p21WAF1阳性表达率65%,分布于上皮的全层,以靠近基底层的棘细胞层和颗粒层显著,阳性指数(LI)均值为28.9%±6.7%;而正常对照组未见p21WAF1阳性表达。p21WAF1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耳胆脂瘤组TGF-β1阳性表达率90%, 位于上皮全层, LI为 32.3%±5.7%;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阳性表达率为50%,LI 为13.3%±4.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在中 耳胆脂瘤组p21WAF1与TGF-β1表达LI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21WAF1表达LI均值与TGF-β1表达LI均值呈正相关关系(r=0.913,P<0.01)。结论:TGF-β1和p21WAF1蛋白促进胆脂瘤发生发展,并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p21WAF1;中耳胆脂瘤;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 ()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延胡索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HPLC检测延胡索提取物中的延胡索甲素(CDL)和延胡索乙素(THP),计算各成分的吸收参数,分析它们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中CDL和THP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5,符合零级吸收;CDL和THP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延胡索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对其均有较好的吸收,结肠吸收较差;且肠道对THP的吸收好于对CDL的吸收。结论: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CDL和THP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羟基脲片中羟基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岛津VP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5∶9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20μL。结果羟基脲主峰与辅料峰良好分离,羟基脲在50~1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的重复性良好(RSD=0.58%)。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羟基脲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4.
基于舒适护理是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的最愉快的状态,提出舒适护理的美学要求体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舒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5.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述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例胰腺癌(胰腺癌组)组织及14例正常胰腺(对照组)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为66.7%(24/36),正常胰腺组织中表达率为14.3%(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7,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组织MMP-2表达率为86.7%(13/1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2.4%(11/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5);胰腺癌TNM分期中Ⅰ期和Ⅱ期MMP.2表达率为41.2%(7/17),Ⅲ期和Ⅳ期表达率为89.5%(1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8,P<0.01);胰腺癌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组织MMP-2表达率分别为50.0%(5/10)、66.7%(10/15)和72.8%(8/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3,P>0.05).结论 MMP-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并与胰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视为反映胰腺癌侵袭特性的又一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在颈动脉体瘤(CBT)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并与外科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Doppler超声提示肿瘤内部血供丰富,对肿瘤定性方面不够准确,其中1例误诊为颈动脉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CMRA提示24例CBT均为Shamblin I型和II型,CMRA影像学资料可清晰显示颈动脉体瘤的大小、病变累及范围及其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全组患者的CMRA影像学诊断均为术中所见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所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MRA是临床诊断CBT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该病进行临床分型和术前制订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可疑CBT患者,术前应常规行CMRA检查。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家兔血液学、血液生化、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丙泊酚注射液与5%葡萄糖溶液以1:4比例稀释配比,6号头皮针兔耳缘静脉穿刺,以20滴/min的速度维持静滴,15min时,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液学指标14项、血生化学指标22项,抽取兔耳中动脉血测血气指标14项。结果(1)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较麻醉前降低(P〈0.01),红细胞比积(HC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较麻醉前有所上升(P〈0.01),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血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11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酰转肽酶(ALP)、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葡萄糖(GLU)、钙(Ca)、钠(Na)均较麻醉前降低(P〈0.01,P〈0.05);(3)血气指标:PCO: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pH、钾(K)、HCT、碳酸氢根(HCO3-)、氧合血红蛋白(THb)均较麻醉前降低(P〈0.01)。结论丙泊酚麻醉家兔对其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不同免疫分析仪在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考察不同分析方法对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影响.方法:71例肝肾移植术后CsA样品分别用AxSYM和TDx测定.结果:TDx监测结果大于AxSYM监测结果.结论:AxSYM和TDx在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方法:将60例大学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治疗,通过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睡眠指标,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3组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结合易筋经组与另两组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针刺组和易筋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易筋经对大学生;失眠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老鹳草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及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老鹳草素(geraniin,Ge)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Ge20mg/kg灌胃给药1周后对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影响.机械法分离1Et龄SD大鼠四肢长骨获得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e和Ⅱ型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Ⅱ,CAⅡ)阻断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Az),应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浓度Ge对OC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维甲酸70mg/kg体重灌胃15d,模型组大鼠的体重下降,卵巢指数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r,hosphatase,ALP)升高,骨钙含量减少,骨小梁稀疏,骨小梁表面积减小,骨小梁间隙面积增大,表明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Ge组和尼尔雌醇片阳性对照组的卵巢指数高,骨钙增高,骨小梁较密集,骨小梁间隙面积小,骨小梁表面积大,Ge可降低血清ALP同时升高血清钙水平.Ge呈浓度依赖性减少体外培养的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成熟破骨细胞,mature osteoclast,mOC)数目.结论老鹳草素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症有对抗作用,明显抑制体外培养OC的生存率可能是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