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5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450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944篇
内科学   521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178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科学   594篇
综合类   220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06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884篇
  18篇
中国医学   860篇
肿瘤学   38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738篇
  2011年   770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83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乙醇对大鼠杏仁核点燃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方选  苏延友  王蕾  邵伯芹  岳旺 《医药导报》2003,22(3):145-146
目的:研究并测定乙醇对大鼠杏仁核点燃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模型,观察乙醇对点燃发展及发作的影响,并通过联合用药探讨乙醇对点燃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乙醇0.5~1.5 g•kg 1皮下注射均能升高杏仁核点燃后放电阈值,降低Racine发作强度和全身发作的百分率,抑制点燃发展进程(P<0.01)和点燃发作(P<0.05).在对点燃均无明显影响的低剂量下,乙醇与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合用对后放电时程和Racine分级无明显影响.结论:乙醇对大鼠杏仁核点燃发作及其发展有抑制作用,但低剂量乙醇与苯巴比妥或地西泮并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2.
低分子量肝素与香丹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低分子量肝素与香丹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 0例病人分为 3组 ,联用组 4 0例 ,用低分子量肝素 5 0 0 0抗Xa国际单位腹部脐周皮下注射 ,每12h 1次 ,香丹注射液 4 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5 0 0ml中 ,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低分子量肝素组 30例 ,只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香丹组 30例 ,只用香丹注射液治疗。 3组治疗时间均为 10~ 14d。结果 :联用组的临床疗效高于低分子量肝素组和香丹组(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3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和香丹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GA与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受体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3H]TdR参入DNA、MTT分析法、Northernblot。结果 ①低浓度GA( 1× 10 -9mol·L-1)及高浓度GA( 1× 10 -5mol·L-1)均能导致c fosmRNA迅速表达 ;1× 10 -5mol·L-1Sar AⅡ能够阻断AⅡ、GA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低浓度和高浓度GA都能促进AⅡ ( 1× 10 -5mol·L-1)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②低浓度GA对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 ,促增殖作用减弱 ;高浓度GA抑制细胞的增殖。Sar AⅡ单独作用于VSMC ,不影响细胞增殖 ;Sar AⅡ能够阻断AⅡ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Sar AⅡ既抑制低浓度GA促细胞增殖作用 ,也消除高浓度GA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低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 ,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高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于VSMC ,则可减轻高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GA能激活c fos转录因子 ,从而产生对VSMC的增殖作用 ,因此 ,GA具有AT1受体的激动剂2 0 0 2 0 4 0 3收稿 ,2 0 0 2 0 7 2 3修回作者简介 :张凤云 ,女 ,33岁 ,硕士 ;贺师鹏 ,男 ,67岁 ,教授。研究方向 :酶和受体的拮抗剂样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对美国CMS公司生产的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TPS)计算结果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测量条件下的带有Farmer型电离室的固体水模在螺旋CT下进行扫描 ,图像通过网络数字传输系统传入TPS中 ,分别进行 10cm× 10cm规则野与不规则野、均匀组织与不均匀组织(分别含骨和肺 )、源轴距 10 0cm中心轴上深度 6和 10cm、野内任意点、机架角 30°、楔形板、MLC、铅挡、源皮距 90和 12 0cm条件下 6和 15MVX线计划设计并采用卷积和叠加两种算法计算 ,再与加速器治疗机上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均匀组织和含骨的不均匀组织卷积和叠加算法的计算结果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差在 0 .5 %以内。多数实测值与计算值偏差在2 .5 %以内 ,个别计算与实测结果偏差在 3%以内 ,含肺的不均匀组织做不均匀组织校准后卷积算法与实测偏差较大 ,6MVX线为 7.8% ,15MVX线为 4 .5 % ,而叠加算法与实测偏差在 1.5 %以内。结论 除了卷积算法不能用于含肺组织或含气空腔剂量计算以外 ,卷积和叠加算法均可用于剂量计算 ,且偏差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86.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 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 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 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 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7.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 的探讨 因 良 性 疾病 行 子 宫 切除 术 后 盆 腔包 块 形 成 的原 因 、临床 特 征 及 治疗 。 方 法 收 集 并分 析30例 子 宫 切 除术 后 盆 腔 包 块 的 两 次 手 术 前 后 情 况 、包 块 的 性 质 、二 次 手 术 前 后 情 况 、包 块 的 性 质 、二 次 手 术方 式、治疗 效果 及 随访 结果 。 结果 30例 患者 在子 宫 切除 时 均保 留了 一 侧或 两侧 附 件,53% 病 例包 块 以 体 检或 自查 方式 发现 ,47% 有 症 状;大 多 数病 程长 、包 块 大、活动 差、以囊 性为 主 、用 抗 生素 治 疗 或 中药 治 疗 无 效;B超43% 有分 隔,CA 在 正常 范 围。70% 病 例与 粘 连性 囊 肿有 关,原子 宫 切除 时有 粘 连者11例 在 本次 手术 时 均有 粘连 ,38% 粘 125连 性囊 肿于 子 宫切 除术 后6个月 内 出现 包块 ,62% 术 后2年内 出现 包 块,卵巢 囊肿 均 为术 后1年以 上 发现 包块 。二 次手 术时 腹腔 镜 手术 比开 腹 手术 出血 量 少,但医 疗费 用 高,平 均 住院 日及 手 术时 间差 异 无显 著 性,总复 发率26% 。结论 粘 连性 包 块多 数术 后2年 内 发 现 ,卵 巢 囊肿 大 多1年 以 后 发 现;保 留附 件 是 再 次形 成 包 块 中 液体 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金蒲抑瘤片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致肝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高剂量、低剂量和对照组。用AFB1处理各组动物,高、低剂量组大鼠在接受AFB1期间分别喂含量为9.3和2.3g/kg的金蒲抑瘤片混合饲料,对照组喂基础饲料。8周后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肝组织内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增生(γ-glu-tamyltranspeptidase-positive hyperplastic livercell,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结果高、低剂量金蒲抑瘤片均能减少AFB1诱发的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高、低剂量组的数量分别为0.90和3.72个/cm2,均低于对照组6.10个/cm2,抑制率分别为85%和39%,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7,P=0.028。高、低剂量组的大小分别为0.24和1.94mm2/个,均低于对照组2.36mm2/个,抑制率分别为90%和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蒲抑瘤片有减少AFB1诱发大鼠肝γ-GT灶的数量和大小的作用,而高剂量金蒲抑瘤片的减少趋势更强。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制备粉尘螨脂质体,并探讨其对粉尘螨(抗原)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了解粉尘螨脂质体脱敏效果及机制。方法:用粉尘螨(抗原)致敏BALB c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粉尘螨脂质体,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总IgG、总IgE、螨特异性IgG (sIgG)、螨特异性IgE (sIgE)滴度及IL 4、IFN γ水平。结果:致敏组小鼠血清总IgE、sIgE、总IgG、sIgG滴度及IL 4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 <0 .0 1) ,IFN γ水平显著下降(P <0 .0 1)。皮下注射粉尘螨脂质体后,小(1μg·g-1体重)、中(3μg·g-1体重)、大(9μg·g-1体重)剂量组小鼠血清IL 4水平较致敏组下降,IFN γ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相近(P>.0 5 )。总IgE、sIgE均显著下降,并以小剂量组下降最明显,与正常组相近,但中、大剂量组仍未下降至正常水平;小、中剂量组IgG及sIgG滴度与致敏组相比显著升高,尤以小剂量组升高最明显,而大剂量组与致敏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仍较正常组显著升高。结论:所制备的粉尘螨脂质体可以对粉尘螨致敏小鼠产生脱敏作用,其中以小剂量组脱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0.
豚鼠最大值试验的方法学改进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的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GPMT法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方法对试验剂量的确定、试剂的选择、试验动物与分组、受试物前处理、去毛方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应用、动物固定以及试验结果观察8个方面进行改进及完善。使用改进后的GPMT法对三氯乙烯(TCE)进行致敏试验2次。结果细化了试验剂量的确定方法和试剂、实验动物、受试物前处理和SLS的使用方法。明确了电动剃毛刀的去毛效果。确定了无刺激胶布法作为受试物固定的有效方法。皮肤过敏反应情况应在去除激发斑贴后5h开始进行观察。重复激发的致敏率和致敏强度均下降。TCE两次致敏率分别为52%和48%,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改进后的GPMT法提高了操作性,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