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7篇
  免费   2940篇
  国内免费   1915篇
耳鼻咽喉   329篇
儿科学   570篇
妇产科学   142篇
基础医学   1758篇
口腔科学   545篇
临床医学   3690篇
内科学   2842篇
皮肤病学   341篇
神经病学   634篇
特种医学   1325篇
外科学   2805篇
综合类   858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3563篇
眼科学   376篇
药学   3426篇
  39篇
中国医学   2801篇
肿瘤学   1357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929篇
  2021年   1157篇
  2020年   1071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1145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1927篇
  2012年   2784篇
  2011年   3024篇
  2010年   2729篇
  2009年   2489篇
  2008年   2478篇
  2007年   2447篇
  2006年   2127篇
  2005年   1758篇
  2004年   1226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675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刘希达  韩娜  刘志惠  翟建秀  李嗣凯  殷军 《中草药》2021,52(17):5226-5232
目的研究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干燥果实中抗氧化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和纯化,利用~1H-NMR、~(13)C-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方法,评估化合物的抗氧化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从覆盆子70%乙醇提取物的3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3,4,6-五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1)、1,2,6-三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2)、1-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3)、原花青素B3(4)、银锻苷(5)、hovetrichosideC(6)、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7)、阿夫儿茶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9)、methyl flavogallonate(10)、鞣花酸(11)、短叶苏木酚酸甲酯(12)、2,4,6-三羟基苯乙酮-6-O-β-D-吡喃葡萄糖苷(13)、没食子酸甲酯(14)、阿魏酸(15)、3,4′-二羟基苯乙酮(16)。结论化合物10和13为首次从悬钩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9~12、14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2、4、11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73.
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ERCP在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人的内镜表现、病理分型及行支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例经内镜诊断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均为病理证实,经支架引流术后病人的退黄显效率60.41%、支架平均引流186d,6个月支架阻塞率55.80%。结论 ERCP是诊断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4.
李霖    王向阳  唐远山  殷继超   胡兴律  高晔 《陕西中医》2021,(12):1728-1731
目的:观察展筋和血饮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术后疼痛、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改善循环及腰椎功能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展筋和血饮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 d后,两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改善; 治疗4 d后,治疗组VAS评分、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7 d后,治疗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展筋和血饮有助于减轻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5.
尹玥  孙伟  丁绍芬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95-1298
慢性肾脏病病机错综复杂,往往本虚与标实并见.孙伟教授将慢性肾脏病的病机概括为"肾虚湿热(瘀)",提出以补益肺肾,活血清利之法治疗慢性肾病,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论述了肺肾相依的生理特点,介绍了孙师从"金水相生,肺肾同治"角度论治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经验,并从肺肠肾轴、粘膜免疫等角度提出相关理论依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76.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影像组学利用大数据及算法挖掘图像的微观定量特征,分析其与肿瘤性质、基因表达及预后等临床信息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中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手术治疗44例中上胸椎(T8椎体及以上胸椎)OVCF患者。记录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1(14.4±6.0)个月。单个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1.5~3.8(2.4±0.5)ml,手术时间28~110(45.4±13.8)min。术后3 d、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Cobb角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均无神经压迫症状;术后发生3例其他椎体再骨折,其中2例再次行PKP治疗,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结论PKP治疗中上胸椎OVCF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78.
作为最常用的注射用软组织填充剂,透明质酸可通过代替丢失的组织体积并填充、撑平粗糙的皱纹,以帮助恢复年轻的外貌。但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难免会遇到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甚至是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掌握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在临床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逐一进行总结,包括注射反应、丁达尔现象、结节和隆起、充填物迁移、感染、过敏反应、炎性肉芽肿和血管栓塞,并重点阐述了透明质酸酶在多种不良反应中的应用和血管栓塞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79.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肥胖相关指标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手术肥胖患者228例,男115例,女113例,年龄18~70岁,BMI≥24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10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两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幅度超过基线值的20%。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肥胖相关测量指标对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及阈值。结果共有97例(42.5%)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其中血脂异常(OR=3.593,95%CI 1.974~6.541)和腹型肥胖(OR=1.980,95%CI 1.068~3.668)是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肥胖相关测量指标中,腰围对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最优,男性患者阈值为87.5 cm,敏感性92.9%,特异性81.4%。女性患者阈值为83.5 cm,敏感性89.6%,特异性93.8%。结论术前重视肥胖患者的血脂及腰围可以有助于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  相似文献   
980.
经Delta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峰  张贤  李小军  尹恒  刘一奇 《中国骨伤》2020,33(5):397-401
目的:探讨经Delta通道椎间孔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经Delta通道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0~62(41.5±4.3)岁;均为单侧根性症状,其中C_(4,5) 2例,C_(5,6) 5例,C_(6,7) 3例。所有患者CT及MRI检查提示无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钙化等影像学表现,颈椎动力位X线片无颈椎不稳,经系统非手术治疗6周以上,疗效欠佳。观察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肩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和稳定性的改变。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脊髓、神经根或大血管损伤情况的发生。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30~90 ml,平均40 ml。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根性疼痛缓解满意,神经功能有所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7.15±2.01降至末次随访时的1.59±0.83;JOA评分由术前的12.57±1.24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6.42±0.58;NDI评分由术前的41.82±4.71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59±3.52;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生理曲度D值由术前的(8.21±0.84) mm升至末次随访时的(10.89±0.96) mm (P0.05)。病变节段椎间高度术前、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62±0.59)、(5.60±0.57)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颈椎失稳。结论:经Delta通道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