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03篇
  免费   18183篇
  国内免费   10694篇
耳鼻咽喉   1757篇
儿科学   3047篇
妇产科学   1080篇
基础医学   10428篇
口腔科学   3151篇
临床医学   21293篇
内科学   15165篇
皮肤病学   2198篇
神经病学   3615篇
特种医学   71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778篇
综合类   50650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22016篇
眼科学   1804篇
药学   21633篇
  273篇
中国医学   19981篇
肿瘤学   7448篇
  2024年   995篇
  2023年   2435篇
  2022年   5885篇
  2021年   7574篇
  2020年   6656篇
  2019年   3497篇
  2018年   3794篇
  2017年   5176篇
  2016年   3886篇
  2015年   7258篇
  2014年   9258篇
  2013年   11620篇
  2012年   16543篇
  2011年   17297篇
  2010年   15850篇
  2009年   14197篇
  2008年   15050篇
  2007年   14187篇
  2006年   12270篇
  2005年   9502篇
  2004年   6746篇
  2003年   5387篇
  2002年   4056篇
  2001年   3897篇
  2000年   2867篇
  1999年   1008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肘管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肘管综合征手术患者进行尺神经松解前后的电生理术中监测。结果 :术中尺神经肘管松解前后 ,传导速度提高50% ,潜伏期缩短30%,其中传导速度的改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传导速度是较敏感的术中监测参数。肘管综合征术中应用电生理检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2.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 (CPB)中作用及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4例 ,超滤组于CPB停机后 ,待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时 ,使体内血液经动脉供血管经超滤器超滤后进入右房。对照组不行改良动、静脉超滤。结果 术后输入库血量对照组 5 90ml,超滤组 310ml(P <0 .0 1)。超滤组平均滤出液5 4 0ml,术后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浆蛋白、纤维蛋白与超滤前比速度增高 (P <0 .0 1)。结论 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有利于术后多余水分排出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输血量 ,适用于小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和长时间CPB者。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 - 1β在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 ,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 - 1mRNA和白细胞介素 - 1β(IL - 1β)mRNA表达量。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缺血组不引起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 (P >0 .0 5 ) ,而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 (PMN)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缺血 30min后再灌注 2h ,IL - 1βmRNA的表达量为 (1.0 76± 0 .330 )V ,约为正常对照组的 2倍 (P <0 .0 1) ;再灌注 6h达到高峰 ,并持续至 12h。I CAM - 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 4h为 (0 .94± 0 .12 )V (P <0 .0 1) ;再灌注 12h ,其单位微血管面积内ICAM - 1蛋白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 3倍 (P <0 .0 0 1)。 结论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ICAM - 1及其调节因子IL - 1β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POV)的CT及MRI表现。方法临床诊断的30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9例行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21例行MR扫描,4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30例中30只患眼,左眼18例,右眼12例,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眼睑3例,眼眶前部1例,眼眶后部(球后)17例,眼睑和眼眶前部5例,眼睑、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形态17例为不规则块状,4例为卵圆形,9例为不规则条状。CT冠状位,病变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有明显强化;静脉石2例;眶骨受压变薄、眶腔扩大3例。MR扫描,颈部加压后25例均显示病变,11例呈等T1长T2信号,7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等T2信号,6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的22例中,14例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横断位和冠状位及颈部加压或俯卧位MRI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5.
采用HZ818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豆杉浸膏中的紫杉醇成分进行吸附和洗脱试验,同时利用液质联用进行分析检测,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Z818树脂对紫杉醇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效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样品溶于体积分数40%甲醇,以1.5mL/min过柱,体积分数75%甲醇淋洗,体积分数85%甲醇以0.5mL/min洗脱,紫杉醇的质量分数从原浸膏中的1.02%提高到8.1%,回收率达98.6%。  相似文献   
20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通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对血清VEGF、TNF-α进行测定,观察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7、14d的血清VEGF和TNF-α,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1、7、14d的血清VEGF和TNF-α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与急性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有关,与部位、族别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提示VEGF和TNF-α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的修复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7.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为保障其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 ,按照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要求 ,对 2 0 0 2年广东省999例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工龄增加 ,放射工作人员眼科检查的异常率增加。血液常规检查和细胞遗传学指标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及眼晶状体混浊率 ,部分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微核率的异常率 >15年组是 <5年组的 5 2倍 ,是 5~ 15年组的 1 4倍 ,女性微核率异常率 >15年组是 <5年组的 3 3倍 ,是 5~15年组的 2 5倍。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重点保护暴露工龄较长的放射工作人员 ,以减低放射对该人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8.
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6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6~85岁,平均(60.50±15.76)岁.术前长期流出道梗阻、恶性肿瘤、胆道疾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发病率高.胃镜、X线口服造影及核素胃排空试验对术后胃瘫的诊断有价值,经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一般在术后4周内恢复.结论该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旦诊断成立,采取促动力药物在内的保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不宜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209.
32例青年食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病例对照方式对32例青年食管癌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选用同期50岁以上食管癌病例40例为对照组。结果:青年食管癌患者与老年者相比,病理分化程度低,恶性度高,早期诊断率低,生存期短。结论:青年食管癌症状隐匿,诊断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210.
Atrial fibrillation (AF) is a common arrhythmia that can be treated with antiarrhythmic drugs and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 New therapies such as the automatic implantable atrial defibrillator, multisite atrial pacing, and catheter ablation are being studied extensively. Ablation for AF is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AF, and, therefore, there can be no single approach to therapy. One question is whether radiofrequency electricity (RF) is the best source of energy for catheter ablation for AF. RF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resumably because of the small size of the lesions that are produced. Other sources of energy such as microwave energy, which produces larger and deeper lesions, may be necessary in the future. RF might be modified to produce a larger lesion, perhaps by cooling the ablating electrode so that neighboring myocardium does not become charred and a higher dose of electricity can be delivered with greater penetration into deeper layers of myocardium. These efforts at producing larger lesions must be tempered by close attention to maintaining a high level of safety. AF usually is not immediately life threatening, thus a risky therapy will not be acceptable. The procedure should not expose the patient to excessive procedural time or an excessive radiation dose. From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evidence, it is clear that a catheter ablation cure for some forms of AF will become available in the future, as long a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AF continues to increase and ablative techniques continue to evol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