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0712篇 |
免费 | 21380篇 |
国内免费 | 127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30篇 |
儿科学 | 3362篇 |
妇产科学 | 1362篇 |
基础医学 | 13195篇 |
口腔科学 | 3921篇 |
临床医学 | 25023篇 |
内科学 | 19013篇 |
皮肤病学 | 2479篇 |
神经病学 | 4911篇 |
特种医学 | 82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8727篇 |
综合类 | 57277篇 |
现状与发展 | 47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24818篇 |
眼科学 | 2460篇 |
药学 | 25311篇 |
332篇 | |
中国医学 | 22801篇 |
肿瘤学 | 95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1篇 |
2023年 | 3004篇 |
2022年 | 7420篇 |
2021年 | 9561篇 |
2020年 | 8196篇 |
2019年 | 4663篇 |
2018年 | 4899篇 |
2017年 | 6315篇 |
2016年 | 4899篇 |
2015年 | 8701篇 |
2014年 | 11105篇 |
2013年 | 13517篇 |
2012年 | 19079篇 |
2011年 | 20012篇 |
2010年 | 17746篇 |
2009年 | 15762篇 |
2008年 | 16728篇 |
2007年 | 15918篇 |
2006年 | 13809篇 |
2005年 | 10786篇 |
2004年 | 7980篇 |
2003年 | 6648篇 |
2002年 | 5206篇 |
2001年 | 4700篇 |
2000年 | 3330篇 |
1999年 | 1305篇 |
1998年 | 379篇 |
1997年 | 326篇 |
1996年 | 272篇 |
1995年 | 244篇 |
1994年 | 259篇 |
1993年 | 162篇 |
1992年 | 114篇 |
1991年 | 104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52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5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11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11篇 |
1956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超前镇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不限定发表时间和语言.收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超前镇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术后1、6、12和24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为评价指标.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项研究,Jadad评分均≥4分,包括1086例患者.分为安慰剂组和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组术后1、6、12和24 h时VAS评分降低,术后24 h内吗啡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可产生显著的超前镇痛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2.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定期随访的肝移植患者中发现1例APL患者,回顾性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检索Pubmed、万方医学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分析肝移植术后白血病患者,特别是APL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发病时间、白血病分类、染色体变异类型、治疗、预后及死因等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于肝移植术后52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无感染与出血倾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效,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3型,即APL.经维A酸和复方黄黛片(主要化学成份为二硫化二砷)联合治疗,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检索文献共报道肝移植术后白血病34例(包括本例),其中22例诊断为AML(成人18例,儿童4例),术后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6个月(38 d至8年).18例AML中,以APL最多见(8/18,44%)且伴有异常染色体核型t(15; 17),治疗采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及联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药物.22例AML死亡13例(59%),主要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感染、肝衰竭和心力衰竭.APL和非APL患者中分别有2例(2/8)和11例死亡(79%,1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患者中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另2例死于DIC和败血症.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AML总体预后不佳,其中APL的预后好于非APL.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APL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对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Ⅰ/RI)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1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7例):假手术组(S组)、肝Ⅰ/R组(Ⅰ/R组)、七氟醚麻醉组(Sev-Ⅰ/R组).结扎肝动脉建立兔肝脏Ⅰ/RI模型,分别于缺血前(Tl)、缺血45 min(T2)和再灌注60 min(T3)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 minotransferase,AST)及谷草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于T3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Ⅰ/R组血浆ALT和AST活性[T2:(48±6) U/L和(48±7) U/L,T3:(66±6) U/L和(70±6)U/L]及Sev-Ⅰ/R组血浆ALT和AST活性[T2:(43±7) U/L和(41±3) U/L,T3:(48±6) U/L和(50±6) U/L]、肝组织MDA含量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Sev-Ⅰ/R组所有这些实验指标均明显低于Ⅰ/R组(P<0.05或P<0.01). 结论 七氟醚对Ⅰ/RI兔肝组织有保护作用,可与其降低活性氧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常常是影响肝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免疫抑制个体化治疗是目前肝脏移植综合治疗的热点和难点.免疫抑制治疗已从仅着眼于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逐步向追求患者和移植物长期存活、药物副作用最小化、优化患者生命质量,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方向发展.通过掌握各类免疫抑制剂特点及毒副作用,正确有效地评估受者的免疫状态,结合患者自身病理生理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达到药物剂量最小化,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对17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8~62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日常生活摔倒受伤6例,运动创伤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8.5d(2~14d)。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及Lysholm评分等评估患者手术疗效。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24~39个月,平均29.5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现腘窝动脉、胫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2例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1例出现关节僵硬,术后6个月予以关节镜下松解,术后积极功能锻炼,术后膝关节屈曲20°缺失,伸直正常;3例有屈曲5°~10°缺失;1例有5°过伸受限。17例后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阴性。17例IKDC评分均达到或接近正常。IKDC总评分16例正常,1例接近正常。末次随访时IKDC主观评分为94.3±5.1,Lysholm评分为94.7±3.1。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建立及指标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实验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狭窄对照、肾栓塞和肾切除 4组 ,后 3组行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术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使用颈动脉皮鞘法监测血压。通过对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肌酐和尿素的监测以及肾动脉造影表现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其它各组狗术前正常血压为 (142 .5± 2 .6 ) / (87.6± 2 .5 )mmHg。肾动脉狭窄术后 6d达到稳定的高水平 ,为(195 .6± 14.7) / (135 .6± 10 .5 )mmHg ,肾动脉狭窄术后狗血压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造影示肾动脉平均狭窄程度为 80 %。结论 实验中使用单侧肾动脉套管结扎法可成功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 ,重复性强 ,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97.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原子力显微镜是观察样品表面结构的一种新的工具 ,它具有比传统扫描电子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并且可以在生理条件下进行实时观察。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它还是检测样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近年来 ,原子力显微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物医学的各个方面 ,并且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8.
999.
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分析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 ,探讨各个征象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材料和方法 :自可疑椎弓峡部裂脊椎的椎弓根的上缘至下一个脊椎椎弓根的上缘 ,层厚 3~ 5mm连续扫描。结果 :47例中发生于L5椎弓峡部 3 9例 ,L4者 7例 ,L3者 1例。各种CT征象发现率为 :环裂征占 96% ,椎体前移位征占 82 % ,双椎体征为 5 3 % ,椎管拉长征占 43 % ,双关节面征占 3 0 % ,葫芦征占 2 8% ,游移征占 11% ,磨旋征占 4%。结论 :环裂征是椎弓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 ;双关节面征及葫芦征发现率低 ,但特异性很高。椎管拉长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它征象无论其发现率大小 ,均是峡部裂的继发改变 ,不能做为确诊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老年贫血81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贫血的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 81例老年贫血病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骨髓红系增生情况、骨髓形态学及病理学诊断、病因诊断等项目 ,以中位数、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为观察指标。结果 81例老年贫血病例中 ,男性稍多于女性 ,中位年龄 6 8 9岁。中重度贫血占绝大多数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者为5 2 11%,增高者为 33 80 %。近半数病例或伴白细胞减少或伴血小板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者占 39 15 %,单纯贫血者占 44 4 4%。形态学上以大细胞性贫血比例最高 ,占 36 99%,其次为正细胞性贫血 ,占 30 14%。骨髓红系增生活跃以上者占 83 87%;1 5活检病例合并灶状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缺铁性贫血为老年贫血最常见的病种 (2 9 6 3%) ,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中摄入不足最常见 ,占 2 3 33%,肿瘤、食管裂孔疝、溃疡及胃大部切除术后也较多见。慢性病性贫血比例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老年全血细胞减少病例的常见病种。老年单纯贫血病例中 ,缺铁性贫血占首位 (4 7 2 2 %) ,巨幼细胞性贫血比例也较高。结论 老年人属弱势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