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拟在探讨DTI技术评价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室肌电除极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DTI技术的速度模式及加速度模式观察38 例经体表心电图证实为束支传导阻滞, 其中20 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18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患者的异常心室肌除极起源与顺序,并与25例心电图完全正常的健康志愿者相对照。结果: ①加速度图上CRBBB组的心室除极起源与正常组无差异(P> 0.05), 均位于室间隔, 并由室间隔向四周扩布激动; 而CLBBB组的心室最早除极点位于右室前壁心尖, 其产生的除极扩布过程与正常组、CRBBB组迥异(P< 0.001); ②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M 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左室除极正常。其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 至收缩带出现的时限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P> 0.05); 而CLBBB组左室除极则明显延缓。左室后壁收缩带推迟出现, 与正常组、CRBBB组均有显著差异(P< 0.01); ③心尖区四腔心、二腔心及左室长轴切面上脉冲频谱型速度图显示CRBBB组右室前壁基、中部收缩延迟。自心电激动开始(心电图Q波起始) 至右室前壁基部、中部收缩波起始的时间间隔较正常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e/a比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探测正常对照组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侧壁的峰值运动速度e/a比率,同时探测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与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E/A比率、肺静脉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D比率作对照。结果:根据二尖瓣血流E/A比率,分别讨论:1.E/A〈1(左室舒张早期功能受损),二尖瓣环e/a比率评价左室  相似文献   
73.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1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进行了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MTEE)的研究,其中主动脉瓣狭窄12例(主动脉瓣二瓣化7例,风湿性3例,退行性病变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例(风湿性10例,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赘生物3例,单纯脱垂2例)。主要从食管中上段的一系列切面观察主动脉瓣的形态结构。MTEE在确定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方面明显优于TTE。在判断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返流的程度方面MTEE具有重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道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但以后自然愈合的患者,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于修补术后10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见残余分流,在术后12周复查时发现残余分流自然消失。另1例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第2天有较重的血红蛋白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心室水平及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而行再次修补术。第二次术后15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仍存在左室与右房间的残余分流。继续追踪观察于再次术后7周原残余分流消失,自然愈合。室间隔缺损术后可因修补不完善,补片与空间隔间缝线撕裂,或补片与室间隔间存在较窄的缝隙而出现残余分流。较小的残余分流可因补片与室间隔交接处形成血栓、缝线周围纤维化等因素而自然愈合,患者无需进行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较敏感地发现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并可追踪观察残余分流的自然愈合,因而对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运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计算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搏出量 ,探讨彩色三维超声在左室扩张变形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9例 ,男 6例 ,女 3例 ,以二维 M-型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 (FS)及每搏量 (SV) ;运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主动脉瓣口血流进行三维重建 ,计算每搏量并与二维超声测值比较。结果 :二维超声测值 EF:2 8.2 %± 3.8% ,FS:1 3.7%± 1 .9% ,每搏量 :(56.1± 1 0 .4) ml;三维超声测值每搏量 :(47.5± 1 2 .8) ml。二维与三维超声的每搏量测值 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彩色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不受左室形变及二尖瓣返流的影响 ,能较准确地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每搏量及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 只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补阳还五汤组(BYHWD),依达拉奉组(ED),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BYHWD+ED),每组再分2个亚组:1 d组和7 d 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给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进一步Western bolt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区bcl-2 和 bax的蛋白的定量表达。结果 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组较其他组能更明显地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0.01),且较其他组可更明显地升高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和下调bax的表达 (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用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脑组织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增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合剂(Ginsenosides Mixture,GM)对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理。方法:按Takagi方法造成小鼠应激性溃疡模型;按改良的Takagi方法造成大鼠醋酸型溃疡模型;按Shay方法造成胃酸分泌模型;用真空泵抽气造成急性低压性缺氧条件。结果:GM与法莫替丁(Famotidine)一样,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应激性溃疡损伤,促进醋酸型溃疡的愈合;然而,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不及法莫替丁,但能增强对急性低压性缺氧的耐受力。结论:GM是一种有效的抗溃疡制剂,其作用机制除了抑制胃酸分泌外,还与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国产阿莫西林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进口阿莫西林片为参比制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阿莫西林。用3P87 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NDST程序进行方差分析,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国产和进口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模型,两制剂各药代动力学参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04% 。结论:国产阿莫西林片与进口阿莫西林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9.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显性预激旁道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DTI技术标测显性预激旁道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尝试联合应用二维DTI速度图、加速度图观察并标识临床上26例需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位置,并将我们的定位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我们根据同步显示的心电图,将对应于δ波后局部心室肌最无出现彩色细微收缩点或(和)亮红色加速度变化斑的部位作为DTI定位标准,患者行消融术后再重复以上检查,主要观察局部心室肌的预先激动点是否消失,结果:经DTI标测出的旁道26支,而述中共检出27支旁道(1例患者为双支旁道)与手术结果比较,DTI标测总符合率高达81.5%。其中6例右前(侧)旁道及3例左后间隔六道全部标测准确;双支旁道者的位于左前侧壁的激动点未能检出,术后DTI显示25例成功消融的患者中,96%(24/25)对应心电图Q波后室间隔基中部出现亮红色加速度变化斑,在手术失败的1例患者的左前侧壁仍能探及到细微提前收缩点。结论:具高帧频的DTI新技术可直观实时、准确无创地显示经旁道提前下传的局部心室提前激动点,并能成功指导消融及评估消融效果。不失为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0.
针灸临床思维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石良  朱欣芳 《中国针灸》2000,20(10):628-630
针灸学问世数千年来 ,一直是中华民族康复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为中华民族的世代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针灸学术中所具有的丰富的科学内含也吸引了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投入到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当中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针灸治疗的科学性也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然而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 ,自本世纪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 ,尤其是伴随着医院大型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由于分科越来越细 ,众多新疗法、新药物不断问世 ,疑难病症不断被攻克 ,针灸医生所能接触到的病种正呈逐步减少趋势。这一问题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针灸界前辈的重视 ,也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