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33篇
  免费   2864篇
  国内免费   2238篇
耳鼻咽喉   276篇
儿科学   337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2789篇
口腔科学   400篇
临床医学   3497篇
内科学   3697篇
皮肤病学   323篇
神经病学   1593篇
特种医学   1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796篇
综合类   580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214篇
眼科学   615篇
药学   313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699篇
肿瘤学   204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1397篇
  2020年   1084篇
  2019年   922篇
  2018年   937篇
  2017年   900篇
  2016年   800篇
  2015年   1219篇
  2014年   1628篇
  2013年   1569篇
  2012年   2144篇
  2011年   2328篇
  2010年   1773篇
  2009年   1442篇
  2008年   1582篇
  2007年   1619篇
  2006年   1537篇
  2005年   1303篇
  2004年   1003篇
  2003年   1127篇
  2002年   904篇
  2001年   707篇
  2000年   637篇
  1999年   455篇
  1998年   367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复治肺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6%(33/39)和70.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7,P<0.001;χ2=8.500,P=0.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7%,47/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17;χ2=10.533,P=0.005)。耐异烟肼组治愈率(53.4%,39/73)低于耐利福平组(60.0%,27/45)和敏感组(69.5%,337/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64.4%,47/73)低于耐利福平组(75.6%,34/45)和敏感组(82.1%,39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P=0.002)。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妊娠晚期胎静脉导管(DV)进行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寻找诊断胎儿窘迫并判断预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Apgar评分1 min<7分的146例胎儿(胎儿窘迫组)产前0~3 d内超声检查情况,分析其脐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与Apgar评分正常胎儿(正常组,150例)进行比较。结果胎儿窘迫组静脉导管心室收缩期峰值(S)、心室舒张期峰值(D)、心房收缩期峰值(A)流速均减低,阻力指数(S/A)比值增高;胎儿窘迫A组S/A比值高于胎儿窘迫B组, S、D、A流速均低于胎儿窘迫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进行静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测对诊断胎儿窘迫判断预后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调查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多药耐药蛋白1(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 PfMDR1)、氯喹抗性转运蛋白基因(P.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 PfCRT)和Kelch 13基因(P. falciparum Kelch 13, PfK13)多态性,为当地疟疾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18—2019年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感染者外周血样本85份,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PfMDR1、PfCRT和 PfK13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并对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K13基因不存在已知与青蒿素抗性相关的突变;PfMDR1基因和PfCRT基因均存在不同比例抗药性突变,其中PfMDR1_N86Y、PfMDR1_Y184F和PfCRT_K76T突变率分别为35.29%(30/85)、72.94%(62/85)和24.71%(21/85)。结论 赤道几内亚Bioko岛恶性疟原虫PfMDR1、PfCRT基因和 PfK13基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突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MO)水平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对PCI术的6 045例CH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并对其进行随访:Ⅰ组:MO<0.40×109 L-1(n=1 943);Ⅱ组:0.40×109 L-1≤MO≤0.56×109 L-1(n=2 072);Ⅲ组:MO>0.56×109 L-1(n=2 030)。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ACM)、心脏死亡(CM)、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平均随访时间为(35.9±22.6)个月。结果 309例患者发生ACM,其中Ⅰ组73例(3.8%),Ⅱ组98例(4.7%),Ⅲ组138例(6.8%);251例患者发生CM,其中Ⅰ组58例(3.0%),Ⅱ组80例(3.9%),Ⅲ组113例(5.6%);785例患者发生MACE,其中Ⅰ组226例(11.6%),Ⅱ组248例(12.0%),Ⅲ组311例(15.3%);862例患者发生MACCE,其中Ⅰ组250例(12.9%),Ⅱ组269例(13.0%),Ⅲ组343例(16.9%)。3组发生ACM、CM、MACE、MACC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M和CM在3组的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随着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水平上升,患者的预后越差(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水平上升与ACM(Ⅲ组比I组,HR=1.418,95%CI:1.056~1.905,P=0.020)、CM(Ⅲ组比I组,HR=1.425,95%CI:1.023~1.983,P=0.036)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 高水平的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是CHD患者PCI术后长期死亡风险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5.
对入境远洋渔船携带蟑螂的情况进行调查和除虫处理,保护口岸卫生安全。使用粘蟑纸诱捕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使用硫酰氟熏蒸法进行除蟑处理,并对杀灭的蟑螂进行分类鉴定。船舶上蟑螂密度远超国家标准,除蟑处理共计杀灭蟑螂10万余只,分类鉴定结果为德国小蠊和褐斑大蠊。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入境船舶媒介监测,并对媒介超标的船舶进行有效的除虫处理。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与组织胶注射治疗带来的风险与获益。方法2015年6月—2020年6月,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符合胃底曲张静脉呈蔓状隆起(Hashizume标准F1型)的食管胃连通型血管(LDRf分型标准Le,gf型)病例193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分成胃底及食管套扎组(胃底和食管曲张静脉均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32例)、组织胶组(胃底曲张静脉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71例)和单纯食管套扎组(仅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90例),对比分析3组的再出血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再出血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2.68%(9/71)和3.33%(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P<0.016)。(2)3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治疗显效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37.50%(12/32)、25.35%(18/71)和14.44%(1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2,P<0.016)。(3)3组均未出现肺部感染、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穿孔。胸痛或腹痛发生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1.27%(8/71)和2.22%(2/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4,P<0.016)。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同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以及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对于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病例并无更多获益,而单纯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97.
某地有偿供血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陕西省某地有偿供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情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线索追踪为主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并采静脉血检测HI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果:共调查5739人,发现27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供血者2362人,发现23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0.97%。HIV感染者中,20—29岁占29.63%(8/27),30—39岁占44.44%(12/27),40—49岁占25.93%(7/27)。供血者子女和其它相关人群中未发现HIV感染者。20例HIV感染者的配偶中,发现4位感染HIV,感染率为20%。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某县几个外出供血浆人员集中的村庄。结论:某地有偿供血人群中存在HIV感染,特别是经血HIV感染者均有去邻省有偿供血浆史,且已通过性途径传播给其配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弓形虫GRA6抗原,为制作弓形虫感染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重组pGEX-GRA6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Codon Plus(DE3)-RP菌株,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壁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并对表达产物以硫酸铵沉淀、Sephedax G50脱盐和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纯化的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结果GRA6以融合蛋白(GST-GRA6)的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在上清液中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在上清液中表达的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结论GRA6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后能特异性地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999.
AIM: To comprehend the risk factors of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fection patterns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METHODS: All materials of 27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HCC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 software.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were classified into early( ≤2 years) and late phase (&gt;2 years). 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surgery in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 Out of 270 cases of HCC, 162 cases were followed up in whic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ccurred in 136 cases. There were a lot of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HCC;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arly phase recurrence were serum AFP level, vascular invasion, incisal margin and operative transfusion, gross tumor classification and number of intrahepatic node to late phase recurrence. The HBV infective rate of recurrent HCC was 94.1%, in which ““HBsAg, HBeAb, HBcAb““ positive pattern reached 45.6%. The proportion of HBV infection in solitary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LHCC)evident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nodu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HCC) (P&lt;0.05).CONCLUSION: The early and lat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hepatectomy of HCC we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risk factors. The early recurrence may be mediated by vascular invasion and remnant lesion, the late recurrence by tumor‘s clinical pathology propert, as multicentric carcinogenesis or intrahepatic carcinoma de novo. HBV replication takes a great role in this process.From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SLHCC has more satisfactory neoplasm biological behavior than NHCC.  相似文献   
1000.
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   总被引:150,自引:8,他引:150  
根据WHO1985年标准,采用自然人群、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我们于1995 ̄1996年对全国11省市20 ̄75岁4万人群进行糖尿病(DM)及糖耐量低减(IGT)流行病学特点的基线情况调查,并对人群营养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DM及IGT患病率分别为3.21%和4.76%,省会城市最高,中小城市次之,贫困农村最低。DM及IGT患病率随年龄、体重指数及腰/臀比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