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27篇
  免费   2137篇
  国内免费   1251篇
耳鼻咽喉   194篇
儿科学   367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174篇
口腔科学   270篇
临床医学   2409篇
内科学   1604篇
皮肤病学   279篇
神经病学   456篇
特种医学   677篇
外科学   1727篇
综合类   543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205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2304篇
  27篇
中国医学   2065篇
肿瘤学   824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322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40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562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953篇
  2013年   1234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855篇
  2010年   1648篇
  2009年   1545篇
  2008年   1602篇
  2007年   1440篇
  2006年   1256篇
  2005年   986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康复管理结合运动疗法提高帕金森病(PD)步行及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对照试验,将39例PD患者分为康复训练(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接受2次的康复讲座和咨询;试验组另进行以运动疗法为主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每周3次×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和室内平地45 m折返行走能力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评分提高(5.70±4.54)分,对照组提高(2.11±2.49)分,以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平地45 m折返行走能力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试验组评分提高(4.81±2.88),对照组无显著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管理结合运动疗法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对PD患者步行及平衡运动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颅内段椎动脉、基底动脉闭塞腔内再开通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1例优势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腔内开通,记录分析术中各种并发症和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开通前、开通后及随访期间TIMI血流分级、mRS评分。结果 9例开通(成功率80%),闭塞远端中位TIMI血流分级由术前的1级提升到术后的3级(P〈0.05);中位mRS评分术前5分,术后48 h为5分,3个月随访为4分(P〉0.05)。1例椎动脉支架成形结合基底动脉接触溶栓并发颞叶出血,脑干新发梗死2例(其中1例术中基底动脉夹层,开通失败),围手术期并发症总计3例、发生率27. 3%。亚组分析提示单纯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可能较基底动脉受累再开通率高、并发症少、临床预后较好。结论椎基底动脉闭塞腔内开通技术可行,术后血流分级和mRS评分有所改善,但鉴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高、部分患者预后差,临床应严格筛选病例、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缺氧对脊髓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和凋亡的变化,探讨HIF-1α在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乳鼠脊髓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缺氧诱导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缺氧脊髓神经元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缺氧对脊髓神经元p53、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持续缺氧显著抑制脊髓神经元细胞的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脊髓神经元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脊髓神经元缺氧2、4 h时HIF-1α、P53、Bcl-2表达上调(P<0.01),8 h时其表达下调(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诱导的HIF-1α的表达,在脊髓神经元的耐受缺氧和诱导凋亡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患者急诊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形成患者入院经CT检查后直接急诊开颅探查,术中先清除部分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后行动脉瘤探查并夹闭;对探查过程中再次破裂出血者及时控制出血并夹闭动脉瘤。术后3月按GOS分级标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按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动脉瘤破裂出血并脑疝者病情危重,需要急诊手术;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即使在探查中动脉瘤再次出血,也能很好地控制出血并夹闭动脉瘤。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OX40表达及其对FoxP3+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OX40在MG免疫学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2例MG患者及38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OX40+CD4+T细胞、FoxP3+CD4+CD25+Treg表达水平,比较OX40表达在MG患者不同临床疾病状态、Osserman分型、临床绝对评分、胸腺病理类型等情况下的差异,并分析OX40对FoxP3+CD4+CD25+Treg细胞的影响.结果 (1) MG患者外周血OX40+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MG患者OX40+CD4+T细胞百分比在发作或加重期高于缓解期(P<0.05);在临床绝对评分呈中、重度患者OX40+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轻度患者(均P<0.05);Osserman Ⅱ、Ⅳ型患者OX40+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Ⅰ型患者(均P<0.05);胸腺增生及胸腺瘤患者OX40+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胸腺正常患者(P<0.05,P<0.01).(3)MG患者外周血OX40+CD4+T细胞百分比与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843,P=0.01).结论 协同刺激分子OX40参与MG发病,可能通过抑制FoxP3+CD4+CD25+Treg细胞生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总结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性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的策略、方法 、术中风险及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7月治疗的95例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支架置入治疗的患者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者21例,椎动脉颈段狭窄者3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者16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狭窄者15例,基底动脉段狭窄者36例,大脑后动脉P2段狭窄者4例.所有狭窄均>50%.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为97%(92/95).术后平均狭窄率从76.1%(50%~95%)下降到9.2%(0~20%).所有患者均在术后6个月-2年内随访,其中88例患者效果良好.结论 脑血管狭窄处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其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索全麻手术下适宜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的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BIS)值范围.方法 随机前瞻性研究.选择13例在全麻下接受颞叶癫痫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行颞叶ECoG监测、靶控给药技术持续泵入丙泊酚4~6 mg·kg-1·h-1,瑞芬太尼0.05~0.15μg·kg-1min-1,麻醉深度以BIS值为标准分:BIS>60、BIS 51~60、BIS 40~50三个阶段逐渐加深,分别观察三种条件下的ECoG放电特点,并对发作间期癫痫异常放电(IEDs)和爆发性抑制(BSRs)的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总共208个记录电极点的分析中,90%的ECoG放电形式以独立棘波和重复棘慢波类型为主.IEDs放电频率比较发现,BIS 40~50与BIS>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三组间伴有棘波或尖波放电的BSRs频率分析显示,BIS 40~50组分别与BIS>60(P=0.00)和BIS 51~60组(P=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不同麻醉深度下手术区域ECoG探测到的棘波、尖波或棘慢波出现频率发生变化,随着麻醉深度的加深痈样放电频率有增加的趋势;(2)麻醉深度加深可诱发脑电BSRs,出现周期不固定、在慢波背景上的BSRs波,同时伴有痫样放电;(3)在靶控给药技术下BIS监测可以很好地控制麻醉深度,当BIS值处于40~50区间时,我们发现更有利于研究和分析ECoG的放电特点,为准确定位致痫灶范围提供依据;(4)我们推断麻醉药物特别是瑞芬太尼(阿片类)可能存在着诱发致痫灶异常放电的作用,而镇痛药物丙泊酚浓度与BIS临测下的麻醉深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癫痫的临床特点、致痫灶位置与脑软化灶的关系和手术疗效.方法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2月至2006年4月共手术治疗难治性外伤性癫痫患者1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8例患者致痫灶位于外伤软化灶周围(2~7 cm);5例为颞叶癫痫,其中4例为颞叶内侧型(3例受伤时年龄1.5~5岁,术后病理显示海马胶质细胞增生)、1例为颞叶外侧型.13例患者均在皮层电极监测下行手术治疗,4例同期行颅骨修补术.经2~5年随访,总手术有效率92.3%,优良率84.6%. 结论 外伤性癫痫致痫灶常位于软化灶周围;小于5岁的重型颅脑损伤易导致海马硬化;难治性外伤性癫痫的手术疗效较好,一经诊断,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初步探索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量变化情况。方法 用本实验室已获专利的大鼠前交叉韧带瞬时扭转损伤装置将大鼠ACL损伤后在ex-vivo水平上用酶谱分析的方法检测PCL组织中所释放MMP-2的情况。结果 ACL损伤后的第1,2,3天后,PCL组织培养上清液中的MMP-2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递增趋势。结论 ACL急性损伤后, PCL组织释放大量MMP-2至关节液中。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雌二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组和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 treatment,ERT)组。两组大鼠均接受卵巢切除手术,ERT组大鼠随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手术2周后,两组大鼠海马内立体定位单侧注射1μLAβ1-40(10μg/μL),建立AD模型。运用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进行LTP记录和比较。结果OVX组AD大鼠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相较于ERT组明显延长(P<0.05)。此外,高频刺激(highfrequence stimulation,HFS)30min后与HFS刺激前相比,ERT组LTP增加的幅值明显高于OVX组(P<0.05)。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改善AD大鼠的认知功能,调整LTP及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