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96篇
  免费   13112篇
  国内免费   7001篇
耳鼻咽喉   1158篇
儿科学   1925篇
妇产科学   592篇
基础医学   7281篇
口腔科学   2215篇
临床医学   14384篇
内科学   10013篇
皮肤病学   1298篇
神经病学   2791篇
特种医学   48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64篇
综合类   33415篇
现状与发展   33篇
预防医学   14656篇
眼科学   1343篇
药学   14609篇
  165篇
中国医学   12123篇
肿瘤学   5017篇
  2025年   22篇
  2024年   1770篇
  2023年   1918篇
  2022年   3935篇
  2021年   4722篇
  2020年   4302篇
  2019年   2502篇
  2018年   2433篇
  2017年   3320篇
  2016年   2537篇
  2015年   4431篇
  2014年   5912篇
  2013年   7428篇
  2012年   10569篇
  2011年   11316篇
  2010年   10507篇
  2009年   9472篇
  2008年   9678篇
  2007年   9292篇
  2006年   8221篇
  2005年   6325篇
  2004年   4619篇
  2003年   3881篇
  2002年   2969篇
  2001年   2803篇
  2000年   2079篇
  1999年   758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价心脏直视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经颈内静脉安置左心房测压管和肺动脉漂浮导管对于成人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监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2012年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8岁以上患者100例,男43例、女57例,年龄46~65(47±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A组),合并淤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50例(B组)。两组患者均经颈内静脉入路置入ARROW5Fr三腔导管,尖端经房间隔穿刺行持续左心房压(LAP)监测;同时经同侧颈内静脉安置ARROW 8Fr高流量鞘管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入室即监测LAP和肺动脉楔压(PAWP)。观察两组患者中LAP和PAWP的相关性及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持续LAP及PAWP监测,无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PAPMean)、平均左心房压(LAPmean)、平均肺动脉楔压(PAWPmean)、PAWP与LAP差值平均值(PAWP-LAPmean)均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患者中PAWP与LAP均具有良好相关性,A组患者相关性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内静脉入路行LAP监测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是安全、可行的。PAWP不能准确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在合并淤血性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使用LAP监测对于判断左心室前负荷更准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联合术式合并异体肌腱重建圆韧带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8例小儿DDH患者(56髋)行软组织松解、股骨上段截骨、Salter或Pemberton髂骨截骨及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圆韧带术治疗,测定并对比手术前后的AI、CE角等指标,采用Severin影像学及McKay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AI由术前36.2°~58.1°降低至11.4°~21.3°,CE角由术前-10°~-50°提高至1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4年。根据Severin X线评定标准:优30髋(53.6%),良21髋(37.5%),可5髋(8.9%)。根据McKay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29髋(51.8%),良20髋(35.7%),可4髋(7.1%),差3髋(5.4%)。结论联合术式结合异体肌腱重建圆韧带治疗DDH有利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但须强调联合化及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手术治疗在复杂面中部骨折的临床治疗优势。方法:对我科应用冠状切口治疗复杂面中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优势。结果:术后6个月,手术切口大多数都已愈合,无血肿,基本上无感染。瘢痕不明显,面中部外形对称,没有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头皮切口处毛发大多正常生长。骨折复位状况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开口度正常,患者较为满意。结论:冠状切口手术能够有效的防止并发症出现,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大部分前列腺癌经过治疗终将进展为临床难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目前的治疗手段均难以提高其2~3年的生存期。近年来通过不同作用机制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许多新型有效的药物投入临床或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手术中采用气管内插管常常造成咽喉部的创伤和病变,并导致咽喉部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如咽喉炎、声嘶和吞咽困难等。本文针对气管内插管的全麻患者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主要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此类患者,提高患者舒适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TURP膀胱截石位术中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TURP术中膀胱截石位并发症及意外的探讨预防。方法报告TURP925例截石位的摆放及术中护理与观察。结果925例术中术后发生骶尾部皮损、上肢麻木不适、髋关节及腹股沟区疼痛、下肢温度降低、术毕改变体位后低血压或晕厥、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正确地摆放手术体位、术中严密的观察和妥善的护理可以明显的减少因截石位摆放不当所导致的并发症和意外。  相似文献   
67.
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结合了开放前列腺摘除术与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各自优势,颠覆了传统电切的手术理念,极大改良优化了传统前列腺电切术。本文将系统介绍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的手术理念、手术方法与技巧、围手术期准备、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要点、以及本技术的拓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成年动物脊髓颈段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巢蛋白第二内含子增强子控制的LacZ启动子转基因小鼠和LacZ染色及阳性细胞量化技术,观察分析脊髓颈段的NPCs分布特征。结果NPCs在成年小鼠的整个脊髓颈段都可见,但是在不同区其数量和密度不同,在后角最多,其次是中央管,前角和侧角最少。在脊髓后角区NPCs主要分布在胶状质,在中央管NPCs主要分布在室管膜带,在脊髓髓质(白质)区很少,灰质明显比白质多,左右两边无明显差别。结论在NPCs的分布可能与临床疾病脊髓的损伤和修复有相关性,NPCs分布少的区易于损伤且难于修复,像前角和侧角。在后角、中央管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布最多,则难于损伤,较易修复。  相似文献   
69.
在不同年龄中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结肠镜检查的 2 17例结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 ,老年组 (>6 0岁 )、中年组 (36~ 5 9岁 )、青年组 (<35岁 )。比较不同年龄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等肿瘤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中青年组患者相对照。结果 老年组粘液血便为主占 90 2 % ,肿瘤分布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 ,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男性雌激素受体 (ER)阳性率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表明老年人结肠癌患病率高、结肠癌发病高峰为 6 0~ 70岁。老年人结肠癌发生部位以左半结肠多见 ,分化好 ,病程长。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双因素理论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夜班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血液净化中心37位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年龄、工龄、工作能力及科研水平等状况,综合考虑后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应用于护士夜班管理中,观察新制度实施前后成效。结果 新的夜班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全区护士的满意度、学习热情、继续教育、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工作态度、管理水平及科研水平等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的夜班护理管理制度,并结全适当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实现护理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