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28篇 |
免费 | 1200篇 |
国内免费 | 5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4篇 |
儿科学 | 174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689篇 |
口腔科学 | 122篇 |
临床医学 | 1375篇 |
内科学 | 918篇 |
皮肤病学 | 197篇 |
神经病学 | 200篇 |
特种医学 | 418篇 |
外科学 | 1029篇 |
综合类 | 3203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1438篇 |
眼科学 | 154篇 |
药学 | 1300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1106篇 |
肿瘤学 | 4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365篇 |
2021年 | 451篇 |
2020年 | 359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269篇 |
2017年 | 330篇 |
2016年 | 256篇 |
2015年 | 494篇 |
2014年 | 587篇 |
2013年 | 736篇 |
2012年 | 969篇 |
2011年 | 1125篇 |
2010年 | 993篇 |
2009年 | 909篇 |
2008年 | 909篇 |
2007年 | 891篇 |
2006年 | 817篇 |
2005年 | 626篇 |
2004年 | 417篇 |
2003年 | 322篇 |
2002年 | 229篇 |
2001年 | 227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医儿科临床应用现代诊断手段,拓展传统中医四诊,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有助于理解中医证候,全面了解疾病和判断预后,具有优化治疗方案的优势,还可开拓中医科研思维,同时指出对诊断不明确、疗效不确切的疾病适宜中医辨证论治。旨在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如何取长补短,让患儿获得更好的疗效,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不同代谢肥胖表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社区居民进行一般人口学调查,血糖、血脂等检测,CIMT测量及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根据代谢正常或异常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或肥胖组合形成的四种代谢肥胖表型将研究对象分组,分析其与CIMT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 648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5.4±11.0)岁,男性占4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活动情况、糖尿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后,与代谢正常体重正常组相比,代谢异常体重正常(OR=1.61,95%CI:1.01~2.56,P=0.046)和代谢异常肥胖组(OR=2.10,95%CI:1.32~3.32,P=0.002)CIMT增厚的风险较大。结论 代谢异常体重正常表型和代谢异常肥胖表型可能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而代谢正常肥胖表型的CIMT增厚风险无差异,提示代谢异常相较肥胖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从药效学角度探讨甘草-大戟配伍禁忌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即大戟单煎液组、甘草单煎液组、甘草-大戟(1:1、2:1、3:1)合煎液组和对照组,分别ig等体积大戟单煎液(0.24 g/kg)、甘草单煎液(0.72 g/kg)、甘草-大戟1:1合煎液(甘草0.24 g/kg、大戟0.24 g/kg)、甘草-大戟2:1合煎液(甘草0.48 g/kg、大戟0.24 g/kg)、甘草-大戟3:1合煎液(甘草0.72 g/kg、大戟0.24 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大戟、甘草单煎液剂量设置参考《中国药典》规定的人口服剂量,根据人和大鼠体表面积比例进行换算。观察大鼠的排尿量、尿液中总蛋白含量、排便量、小肠推进率,考察甘草对大戟峻下逐水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大戟单煎液组比较,甘草-大戟合煎液组大鼠的排尿量和排便量减少,小肠推进率降低,尿液中总蛋白浓度升高,其中,甘草-大戟(1:1、2:1、3:1)合煎液组大鼠的排便量均显著减少(P<0.05、0.01),甘草-大戟(1:1、3:1)合煎液组大鼠的排尿量显著减少(P<0.01),甘草-大戟(2:1、3:1)合煎液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甘草-大戟(2:1、3:1)合煎液组大鼠尿液中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甘草与大戟配伍可明显拮抗大戟的利尿和泻下作用,影响大戟的峻下逐水功效。 相似文献
994.
药物气相色谱分析衍生化方法推荐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药物气相色谱分析衍生化方法推荐专家系统。该系统可对分子量小于500,且分子中含有-COOH、-COO-、-OH、-O^-、-NH2(包括R-2、=CONH2、-SO2NH2)、NH(包括R1NHR2、-CONHR、-CONHSO2-、-SO2NHR、R1NHCONHR2)、R4N(++、C=、=CHO、-SH、=SO3H、-SO3^-等 有团的药物实现衍生化方法推荐,并能自动调用柱系统推荐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支加入100 mL生理盐水充分稀释后滴注,1次/12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 mL/次,然后以20 mL/h持续泵注50 mL,1次/12 h。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高热、咳嗽、气喘、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以及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的总有效率8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高热、咳嗽、气喘、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NLR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NL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测定风湿病患者血浆中特立氟胺浓度的分析方法。方法:50μL血浆加入内标工作液200μL沉淀蛋白后稀释,再采用色谱柱Welch XB-C18(2.1 mm×50 mm, 5μm)进行液相分离,流动相由10 mmol·L-1甲酸铵溶液(A)和甲醇∶乙腈∶异丙醇=7∶1.5∶1.5(0.2%甲酸)(B)组成,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分析时间2.5 min,进样量3μL,采用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监测离子对为m/z 268.4→82.0(特立氟胺)和m/z 272.9→82.0([2H4]-特立氟胺)。结果:特立氟胺在2~1 000 ng·mL-1线性范围良好,各质控水平准确度为97.2%~105.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4%~9.3%,回收率为93.4%~96.4%。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和准确度高、耗时短、前处理简单,可应用于监测女性风湿病患者备孕前血浆中特立氟胺浓度。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USP2)、微RNA-432-5p(miR-432-5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93例食管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取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SP2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组织中USP2 mRNA、miR-432-5p表达水平,以食管癌组织中miR-432-5p表达水平平均数分为miR-432-5p低表达组和miR-432-5p高表达组,分析食管癌组织USP2、miR-432-5p表达与食管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生物信息学Targetscan网站搜索USP2、miR-432-5p是否存在结合位点,进一步分析食管癌组织USP2、miR-432-5p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USP2、miR-432-5p表达与食管癌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USP2 mRNA表达水平(2.53±0.71比1.05±0.36)、USP2阳性率(55.91%比6.4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 相似文献
999.
HPLC测定龙血竭中龙血素A和龙血素B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建立龙血竭中龙血素A和龙血素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用C18柱,乙腈-1%冰醋酸溶液(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nm,柱温30℃。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龙血素A为100.25%,RSD=1.2%(n=6);龙血素B为101.32%,RSD=1.7%(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龙血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