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2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354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95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757篇
内科学   511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210篇
外科学   361篇
综合类   160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33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812篇
  11篇
中国医学   538篇
肿瘤学   19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医源性小儿气管、支气管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气管、支气管破损程度,分别采用颈部深筋膜切开14例,胸膜腔闭式引流10例,气管膜部修补5例,病肺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31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恰当选择外科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一组普通话音位平衡单音节字表的文字编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编写一组适用于言语识别率测试的音位平衡的单音节测听词表。方法为兼顾测试的可靠性与临床实践中的效率,本课题将简短原则、音位平衡原则、常用字原则、覆盖原则、表间等价性等作为词表编写的主要原则。共设计了30张词表、每张词表包含25个单音节测试项。参照《声学手册》中的汉语音位一维概率分布,计算得到汉语拼音的22个声母(含零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在30张词表、750个单音节测试项中的分布频次。基于音位平衡原则,通过计算机辅助编程和手动调整,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一级最常用汉字2500字和常用词表4000词中的单字词表中进行音节编选。结果形成了30张包含声母、韵母、声调在内的音位分配表。选取了489个音节,编撰了30张遵循音位平衡的单音节字表,每张表25字。结论该表文字稿是今后制作汉语音位平衡的单音节语音测试录音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100只眼)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d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平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应用阿魏酸钠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新型可降解聚合物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EGT/PBT)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PEGT/PBT进行细胞毒性评价。观察并检测HUVEC在PEGB/PBT、Ⅰ型胶原改性(Col-)的PEGT/PBT、纤维连接蛋白改性(Fn-)的PEGT/PBT上的粘附和增殖,对细胞在粘附过程中的粘着斑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PEGT/PBT细胞毒性不大于1级,能支持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和增殖。纤维连接蛋白和Ⅰ型胶原处理可促进HLIVEC在PEGT/PBT膜上的增殖,而且纤维连接蛋白可增加HUVEC在PEGT/PBT上20min、2h的粘附率,并促进细胞形成局部粘附结构。结论:新型可降解聚合物PEGT/PBT具有良好的血管细胞相容性,对其在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UreB-Omp11融合蛋白的重组疫苗候选株,在大肠杆菌中表达UreB-Omp11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学活性。方法:用PCR方法扩增郑州分离Hp菌株MEL-HP27的ureB和omp11基因并用重叠延伸PCR法获得ureB-omp11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ureB-omp1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 )、pET28a( )及pMAL-c2X中,筛选出合适的表达系统并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并用Amylose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应用SDS-PAGE方法对纯化产物进行分析,纯化的融合蛋白辅以免疫佐剂皮下免疫小鼠,Western blot对免疫小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特异PCR法、酶切鉴定并经测序分析后证实融合基因ureB-omp11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0a( )、pET28a( )与pMAL-c2X中;重组菌TB1(pMAL-ureB-omp11)经诱导获得了高效表达的MBP-UreB-Omp11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可以被Hp免疫小鼠血清和Hp阳性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所识别,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纯度达90%以上。通过大肠杆菌抗原吸收法纯化免疫小鼠血清后,与纯化的融合蛋白进行杂交,结果显示在Mr134000处出现特异杂交带,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成功地构建并筛选出了HpMELHP27融合蛋白UreB-Omp11的重组疫苗候选株TB1(pMAL-ureB-omp11),为Hp蛋白质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孤独症患儿感觉异常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感觉异常行为的特征。方法:93例孤独症患儿,男87例,女6例,平均年龄5.3±2.9岁。参考Harison的《感觉行为列表》,适当修改后制成调查表,对患儿进行感觉异常行为调查。结果:本组患儿以视觉和听觉反应异常最为常见,见于绝大多数患儿;其次为痛觉反应迟钝和嗅觉异常行为,而触觉及味觉异常行为相对少见。重度患儿组多项感觉异常行为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轻度组。结论:孤独症患儿存在多种感觉异常行为,而且与孤独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其发生机制及对孤独症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临床亚型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法:将符合DSM—Ⅳ ADHD诊断标准的男童70例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PI)44例,以多动/冲动为主型(HI)6例、混合型(CT)20例,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比较各亚型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ADHD组行为问题发生率(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P〈0.01;ADHD各亚型行为问题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混合型最高;ADHD亚型与对照组CBCL因子分的4组间比较显示分裂性、强迫性、体诉、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及CBCL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分裂性因子PI〉HI,攻击性因子CT,HI〉PI,违纪因子HI〉PI,CT。结论:ADHD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其中混合型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ADHD临床亚型行为问题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28.
轻型孤独症患儿行为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孤独症是以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 ,其中轻型患儿占有相当的比例[1] 。因病因尚不清楚 ,因此尚无特异性的诊断手段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表现。而轻型孤独症患儿由于症状较轻或不典型 ,因此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 ,易被漏诊或误诊而使患儿失去获得早期干预的机会。目前国内有关孤独症的研究主要限于典型孤独症患儿 ,而有关轻型患儿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对轻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行为特征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轻型孤独症患儿的正确诊断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  相似文献   
29.
膨体聚四氟乙烯 (expanded polytetrafluroethlene,e PTFE)自 80年代后期以来成为一种新兴的面部充填材料。本文对 e PTFE的材料性能、生物特性、理化特性种类及临床应用技术和在口腔颌面部整形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下区(SVZ)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增殖细胞类型分析. 方法制作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MCAO)、PBS对照组(MCAO PBS)和治疗组(MCAO BMSCs),每组动物再分为脑缺血后7d和14d亚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PBS对照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PBS,治疗组在脑缺血后1d移植BMSCs.用Zausinger六分法检测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注射5-溴脱氧鸟嘧啶核苷(BrdU)标记SVZ的新增殖细胞,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新增殖细胞的类型. 结果在脑缺血后7d和14d,与两个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较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缺血后14d,治疗组的大鼠患侧SVZ的BrdU阳性细胞较其余两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显示,新增殖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提示新增殖细胞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混合体. 结论 BMSCs可以改善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VZ的神经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