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309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4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21.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108例食管鳞癌患者(食管鳞癌组)术前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5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食管鳞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食管鳞癌组患者外周血CD3^+ 、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P=0.320);CD4^+和CD8^+水平显著增高(P=0.001;P〈0.001),由于CD8^+增高的程度大于CDZ增高的程度,使得CDgCDs~较对照组降低(P〈0.001)。(2)早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CDgCDs~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早期食管鳞癌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3)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CD4^+和CD4^+/CD8^+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均〈0.001),CD8^+和NK细胞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随着肿瘤的进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削弱;监测CD4^+/CD8^+的变化可作为食管鳞癌病情进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2.
CD4+CD25+调节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其中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regulatory T cell,Treg)在抑制肿瘤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其近年来在肿瘤免疫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脑梗寒的患者于发病后2-48h内行CT平扫及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分析其CT平扫表现及灌注成像的脑血流流量(CBF)、脑血流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问(TTP)图像表现;全部病例3—7d后复查CT或MRI及临床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34例发病24h后来检查者CT平扫和灌注成像都能清晰显示脑梗死灶;22例发病24h内来检查者CT平扫隐约可见脑梗死灶6例,灌注成像明确显示脑梗死灶17例,有5例CT平扫及灌注成像检查均未见脑梗死灶。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5.
金莱  黄河  胡慧仙  王香梅 《浙江医学》2007,29(9):901-902,934
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家系成员的因子Ⅶ(FⅦ)和其他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检测,用PCR及DNA序列检测因子Ⅶ基因缺陷,并分析临床出血状况。结果家系中先证者FⅦ基因中位于第8号外显子上发现一个纯合的碱基突变:10827C→T,导致Arg(CGG)304Trp(TGG)氨基酸替换。其弟弟妹妹均有此纯合的碱基突变,且均伴有因子Ⅹ活性(FⅩ:C)升高。先证者和其弟弟妹妹临床均无出血症状。结论先天性因子Ⅶ缺乏是否发生临床出血可能与FX: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6.
心脏结构异常是临床最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主要包括胎儿心血管结构异常、胎儿心律失常及胎儿心力衰竭。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影像学方法,对于产前富内诊断胎儿心脏血管异常具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分辨率、高帧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在妊娠期尽早、及时确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准确评估心功能,对胎儿的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7.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广受关注。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仍会发生动脉血栓形成事件,因此本文就阿司匹林抵抗的概念、发生机制、检测方法、预防措施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8.
王晓青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02-103,16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局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在术前、术中、术后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两组焦虑水平、术中麻醉药用量和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咪唑安定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利多卡因使用量也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同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患者焦虑、减少麻醉药用量,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为临床脑桥小脑三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26例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的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为(5.0±3.8)mm,最长距离为(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解剖结构存在许多变异,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变异的岩静脉可引起三叉神经痛,手术中应明确岩静脉解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0.
Summary. Flow velocity waveforms (FVWs) from the fetal umbilical artery were recorded from 2178 pregnant women over a 6-year period. All of them had an obstetric factor indicating increased risk of fetal compromise. A total of 6749 studies was recorded. The systolic diastolic (AB) ratio was measured and classified as normal (<95th centile), elevated (95–99th centile), high (>99th centile) or extreme (absent diastolic flow).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have been related to subsequent fetal and neonatal outcome. An abnormal umbilical artery FVW was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gestation and infants with lower birthweight, shorter length and lower ponderal index. There was a high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an abnormal FVW and the birth of an infant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ssoci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d abnormality of the umbilical artery FVW and this was independent of gestational age. Preterm infants associated with high or extreme AB ratios spent twice as long in the neonatal nursery than those with normal AB ratios. Analysis of 794 pregnancies studies serially indicated that an abnormal FVW in which the AB ratio was increasing, in contrast to a decreasing AB ratio, predicted a poor outcome for both size at birth and duration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We conclude that in high risk pregnancy Doppler umbilical artery FVW studies predict the most compromised fetuses in terms of growth retard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