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4169篇 |
免费 | 48994篇 |
国内免费 | 253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414篇 |
儿科学 | 7130篇 |
妇产科学 | 2743篇 |
基础医学 | 26582篇 |
口腔科学 | 8723篇 |
临床医学 | 52894篇 |
内科学 | 35637篇 |
皮肤病学 | 4643篇 |
神经病学 | 9927篇 |
特种医学 | 17832篇 |
外科学 | 38705篇 |
综合类 | 126463篇 |
现状与发展 | 105篇 |
预防医学 | 52916篇 |
眼科学 | 5119篇 |
药学 | 53698篇 |
751篇 | |
中国医学 | 50373篇 |
肿瘤学 | 198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2篇 |
2024年 | 6807篇 |
2023年 | 7356篇 |
2022年 | 15458篇 |
2021年 | 18580篇 |
2020年 | 16133篇 |
2019年 | 9183篇 |
2018年 | 9243篇 |
2017年 | 12562篇 |
2016年 | 9429篇 |
2015年 | 17316篇 |
2014年 | 22000篇 |
2013年 | 28173篇 |
2012年 | 40855篇 |
2011年 | 42969篇 |
2010年 | 38889篇 |
2009年 | 34696篇 |
2008年 | 35787篇 |
2007年 | 34939篇 |
2006年 | 30378篇 |
2005年 | 23740篇 |
2004年 | 16593篇 |
2003年 | 13721篇 |
2002年 | 10584篇 |
2001年 | 9559篇 |
2000年 | 7139篇 |
1999年 | 2443篇 |
1998年 | 554篇 |
1997年 | 477篇 |
1996年 | 477篇 |
1995年 | 356篇 |
1994年 | 378篇 |
1993年 | 226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48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98篇 |
1985年 | 61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36篇 |
1965年 | 38篇 |
1964年 | 37篇 |
1963年 | 38篇 |
1959年 | 62篇 |
1958年 | 49篇 |
1957年 | 3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五倍子水提取物去除根管内玷污层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五倍子对根管内玷污层的去除效果。方法:72个离体单根牙随机分为9组,冲洗液为五倍子组(分别为200、100、50、25、12.5、6.25mg/mL)、30mL/L过氧化氢液加生理盐水组、170g/LEDTA加52.5g/LNaOCl组(阳性对照)、双蒸水组(阴性对照)。根管预备后用各冲洗液冲洗,选根中部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样本分为10个区,分别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0g/LEDTA加52.5g/LNaOCl组去除玷污层效果最好,但管周牙本质有过度脱矿现象。25、50、100、200mg/mL五倍子组去除玷污层的效果较好,其去除玷污层的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大,且牙本质小管有缩小的现象,当大于50mg/mL时牙本质小管被堵塞。30mL/L过氧化氢液加生理盐水组和双蒸水组不能去除玷污层。结论:大于6.25mg/mL的五倍子水提取物有去除玷污层的作用,随浓度增大,牙本质小管缩小并出现堵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体外测量6种暂时冠桥修复材料直接法制作暂时修复体时牙髓腔内温度的变化。方法:选取1个健康的人离体下颌第三磨牙,标准全冠预备后,将一热电偶置入髓腔,另一端与一电子温度计相连,将4种Bis-acryl复合树脂(Protemp3Garant、Luxatemp、ProtempⅡ和Fast-Temp)和2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Quick Resin和Curefast)分别按照使用说明混合后,填入预先准备的硅橡胶印模中,在基牙上复位,记录实验材料聚合过程中髓腔内的温度变化。结果:ProtempⅡ组髓腔最大升温值(3.8℃)低于Protemp3Garant组(4.6℃)、Luxatemp组(4.8℃)和Fast-Temp组(4.8℃),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Bis-acryl复合树脂最大升温值又显著低于QuickResin组(9.1℃)和Curefast组(8.7℃)(P<0.05),QuickResin和Curefas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种Bis-acryl复合树脂聚合过程中髓腔升温低于两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适合直接法制作暂时修复体。 相似文献
103.
灾难事件正对有限的医疗公共卫生资源提出严峻挑战,并日益对其提出更多的要求。在应对各种灾难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牙科医生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将在更大范围发挥更多的作用。笔者参考大量国外文献向大家介绍在大规模灾难事件中,牙科医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救灾服务,同时强调有计划地教育培训牙科医生在灾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牙科医生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形成一套完整的紧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4.
牙周炎是病因复杂的炎症破坏性疾病,其发病与微生物、宿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牙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人巨细胞病毒与多种类型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该病毒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及在牙周炎发病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采用钌红电镜组织化学技术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腺样囊性癌和基底细胞瘤进行研究以示踪肿瘤中蛋白多糖的形成和分布。方法 新鲜标本分切后固定于2.5%戊二醛中24小时,其中含0.2%的钌红;0.1M二甲肿酸钠缓冲液冲洗过夜;1%OsO4后固定1小时;丙酮逐级脱水,Epon812包埋,在半薄切片上定位,超薄切片用Opton109型电镜观察,结果 在多形性腺瘤和肌上皮瘤中,粘液样区域内充满了蛋白多糖,这种蛋白多糖是由NMCs分泌产生的,腺样囊性癌的NMCs也分泌产生蛋白多糖,该瘤中筛状结构形成是由于NMCs分泌蛋白多糖所致,这种分泌功能的出现是肌上皮细胞向肿瘤性细胞转变的一个标志。结论 钌红电镜组织化学技术方法可检涎腺肿瘤中蛋白多糖形成和分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CGF - 1型复合体的抑龋能力。方法 :新拔除的磨牙 40个 ,于釉牙骨质交界处制洞(4mm× 2mm× 1.5mm) ,分别用CGF - 1型复合体、Dyract复合体、FujiⅠ玻璃离子、Durafill复合树脂充填 ,致龋酸胶(pH =4)中浸泡 2 1d后 ,偏光镜下观察充填材料周围类龋损的形成情况。结果 :充填体周围类龋损呈矩形 ,呈正双折射改变 ,CGF - 1型复合体周围类龋损在釉质和牙本质 -牙骨质的平均深度大于FujiⅠ玻璃离子和Dyract复合体 ,但较Durafill复合树脂小。结论 :CGF - 1型复合体具有一定的抑龋能力但较FujiⅠ玻璃离子和Dyract复合体弱。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唾液腺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唾液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VEGF、iNOS、eN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布及表达。结果:①30例(63.83%)唾液腺腺癌组织表达VEGF,31例(65.96%)表达iNOS;33例(70.21%)表达eNOS;②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VEGF与eNOS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③表达VEGF的唾液腺腺癌PCNA标记指数(PLI)明显高于不表达VEGF的唾液腺腺癌;表达iNOS的唾液腺腺癌PLI明显高于不表达iNOS的唾液腺腺癌。表达eNOS的唾液腺腺癌PLI与不表达eNOS的唾液腺腺癌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①VEGF与iNOS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说明iNOS在VEGF的生成和发挥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②PLI随着VEGF和iNOS表达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两者对唾液腺腺癌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瓷层厚度影响金瓷界面抗断裂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采用云纹干涉法结合界面断裂力学研究瓷厚度对金瓷界面抗断裂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瓷厚度分别为0.5mm,1.5mm,2.5mm的试件(金属均为0.5mm)界面断裂韧性Jc并观测裂纹扩展。结果:0.5mm组试件的Jc值及承受最大载荷均值(2.813N/m,9.979N)低于1.5mm及2.5mm组(5.395N/m,19.134N与5.429N/m,19.256N).1.5mm与0.5mm组试件,裂纹易沿界面扩展。结论:(1)瓷厚度为1.5mm与2.5mm组的金瓷界面抗断裂能力相当,厚度为0.5mm时减弱,(2)瓷厚度为1.5mm与0.5mm组的界面裂纹易沿界面扩展,厚度为2.5mm组易向瓷层内扩展。 相似文献
109.
根尖囊肿上皮细胞增殖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根尖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及其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根尖囊肿石蜡标本,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标记Ki-67和郎格罕细胞标记S-100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根尖囊肿衬里上皮的细胞增殖及其与郎格罕细胞分布的关系。结果 衬里上皮内的Ki-67阳性的细胞数目与结缔组织囊壁内的S-100阳性的细胞数目呈正相关(P〈0.05),但与衬里上皮内的S-100阳性的细胞数目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结缔组织囊壁中的郎格罕细胞数目与衬里上皮的增殖活性呈正相关,提示囊壁内由郎格罕细胞参与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有促进上皮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