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5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69篇
外科学   1332篇
综合类   579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4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去甲斑螯素(NCTD)对人胆囊癌 GBC-SD 细胞系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胆囊癌 GBC-SD 细胞;实验分 NCTD 组(6个浓度梯度组,每组6孔)和对照组(n=6),分别用四唑盐比色法(MTT)、Matrigel 实验及过河实验、FCM 检测 NCTD 对 GBC-SD 细胞的杀伤抑制率、侵袭运动能力、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NCTD 对 GBC-SD 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6.18μg/ml;在5μg/ml时即抑制 GBC-SD 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迁移运动能力;随浓度升高,NCTD 抑制作用增强,GBC-SD 过膜细胞减少、过膜细胞死亡增多,过河时间明显延长(P<0.01),呈剂量-时间效应关系。FCM 分析显示 NCTD 组 G_2+M 期细胞明显增多,S 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上升。结论 NCTD 不仅能抑制人胆囊癌 GBC-SD 细胞生长,亦可在低浓度下抑制其体外侵袭能力;机理可能与抑制 CBC-SD 细胞增殖,干扰生长周期,抑制 DNA 合成,诱导细胞凋亡和直接抑制 GBC-SD 细胞迁移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在术后肺鳞癌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行肺癌切除术的139例肺鳞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26例患者获随访.将切除标本进行NCAM及PSA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结果:126例Ⅰ~Ⅲa期患者,PSA表达与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PSA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33.3%)与PSA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53.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中Ⅰ期患者PSA阳性和PSA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4.6%(P<0.05),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64.5%,说明Ⅰ期、Ⅱ期PSA阳性患者预后较差.此外,当PSA表达呈阳性时,Ⅰ期、Ⅱ期和Ⅲa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无差别(P>0.05).结论:PSA的表达是预测Ⅰ期、Ⅱ期肺鳞癌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再次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目的:了解先天性尿道下裂行各种尿道成形术失败后,利用膀胱粘膜行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将严重狭窄和(或)无法修补的尿瘘瘢痕组织彻底切除,取膀胱粘膜片形成尿道,正位开口于龟头,新尿道内置多孔硅胶支架管作引流。结果:28例中,23例治愈,3例有小尿瘘需作尿瘘修补,2例完全失败,再次作粘膜尿道成形术治愈。结论:各种类型先天性尿道下裂尿道成形失败后,可用膀胱粘膜移植尿道成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4.
国人大肠肿瘤与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4例大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粘膜中DCC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5例大肠腺瘤和29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别有1例(20%)、15例(51.7%)DCC基因mR-NA表达发生缺失。其中高、中、低分化的大肠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5.0%(2/8)、44.4%(4/9)、75.0%(9/12)(P<0.05)。而有转移者为76.9%(10/13),无转移者31.2%(P=0.018)。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与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提示:对大肠癌原发病灶DCC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将有助于识别高度恶性的大肠癌及判断大肠癌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75.
多型别人乳头瘤病毒在膀胱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与泌尿系肿瘤关系。方法:用PCR检测50例膀胱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HPV16、18型检测阳性率10%,HPV通用型(即6、11、16、18、31、33)检测阳性率60%。其感染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多型别混合感染是膀胱癌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76.
利用纯品麝香埋藏于BALB/c纯系小鼠恶性肿瘤的同位和异位,并设对照组、单纯麝香无肿瘤组及正常饲养组作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癌瘤重量、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本组生存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NKIL-2R及T-TR显著高于其它3组,说明麝香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本实验麝香用量对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均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7.
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评价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后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生存状况.方法:回顾分析了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94名病例,其中肺叶袖状切除术11例(Ⅰ组),全肺切除术17例(Ⅱ组),肺叶切除术66例(Ⅲ组).通过比较三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吻合口并发症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评价肺叶袖状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比较Ⅰ、Ⅱ组间的生存期和转移复发率探讨其远期有效性.组间率比较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均数比较用t检验,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比较用Log rank检验.显著性差异标准α=0.05.结果:Ⅰ、Ⅱ、Ⅲ组的手术死亡率为0,11.8%,3.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气管插管时间为0.5±2.3天,2.0±7.2天,0.6±4.1天(Ⅰ、ⅢVSⅡ组,P<0.05);吻合口并发症率为3.0%,0,5.8%,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Ⅰ组1年、3年生存率为45.5%、32.5%,Ⅱ组为58.8%、45.8%.两组生存率、远期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肺癌肺叶袖状切除术具有和肺叶切除术相近的手术安全性,优于全肺切除术,而其复发转移率、远期疗效与后者相近,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予后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0例。在中毒性休克6h内行手术者全部存活,超过24h8例,除1例幸存外,余7例均于术后1~4d死于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ACST病人应在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采用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延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9.
兔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克隆兔转化生长因子 β2 (TGF β2 )基因 ,并获得其在兔重要脏器及角膜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不同物种的相似序列设计相关引物 ,制备兔肝组织的RNA并逆转录 ,RT PCR技术获得TGF β2 基因蛋白编码区序列后克隆 ,RT PCR半定量及荧光定量PCR检测TGF β2 在兔重要脏器及角膜中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兔TGF β2 的蛋白编码区序列 ,测序证实和人、大鼠及小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含有TGF β2 的保守结构域 ,TGF β2 基因在兔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上腺和角膜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 利用同源序列克隆进化上保守的基因是简捷快速的方法。获得兔TGF β2 的基因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在机体重要脏器纤维化、肿瘤以及角膜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定量检测纤维连接蛋白 1(fibronectin 1,FN1)在LASIK术后不同时段角膜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FN1与LASIK术后早期伤口愈合的关系。方法  2 0只新西兰白兔 ,左眼按近视 4D行LASIK术 ,右眼作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4、4 8h ,1、2周取角膜 ,荧光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中央手术区及周边非手术区角膜FN1mRNA的表达。结果 LASIK术后 4h左眼手术区FN1的mRNA表达水平比右眼相应对照区明显升高 ,4 8h降低至对照组水平 ,其后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FN1在角膜中的表达结果提示 ,FN1参与LASIK术后角膜瓣与基质床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