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4篇
  免费   2465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耳鼻咽喉   205篇
儿科学   387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520篇
口腔科学   406篇
临床医学   3200篇
内科学   2164篇
皮肤病学   368篇
神经病学   511篇
特种医学   950篇
外科学   2168篇
综合类   727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3126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3079篇
  29篇
中国医学   2662篇
肿瘤学   881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740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845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1337篇
  2013年   1749篇
  2012年   2456篇
  2011年   2598篇
  2010年   2194篇
  2009年   2013篇
  2008年   2077篇
  2007年   1964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356篇
  2004年   955篇
  2003年   795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浅析中药大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中医药的普及,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药味偏多、剂量偏大、多种同类药合用的大处方现象较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中药的大处方现象进行讨论,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2.
中药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引入和采用最新的生物技术支持。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为中药药效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中药物质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基因工程技术在中药药效评价领域的应用,并且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夏枯草属药材指纹特征聚类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HPLC方法建立不同产地夏枯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评价。方法: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30℃。测定了3个品种不同产地的夏枯草属药材指纹图谱,并对其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特征有明显差异,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四川产地药材归为1类;河南、江苏、浙江3个产地夏枯草归为1类。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能明显的反应出各个产地药材的特征,且聚类分析有效的区分药材的归属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对供血者标本采用2种不同工作流程,观察交叉配血结果的一致性及所用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最佳的工作流程。方法分别采用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和相同的受血者标本在全自动血型仪上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比较全自动血型仪交叉配血结果的一致性。分别比较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供血者血液标本前处理,标本处理中,标本后处理,及标本全程处理所用的平均时间。结果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全自动血型仪交叉配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P0.05)。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供血者血液标本标本前处理、标本处理中平均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2、t=0.562,P0.05),标本后处理和标本全程处理平均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485、t=67.053,P0.05)。结论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其标本后处理,标本全程处理所用的平均时间更短,更加适合标本量大的医院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初步探讨ICP发病机制中的母-胎间的免疫耐受现象。方法: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对照研究20例ICP患者(研究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的母体淋巴细胞对已灭活的胎儿单个核细胞(PBMC)反应的增殖情况。结果:母体淋巴细胞与已灭活的胎儿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单向混合淋巴反应中,ICP患者组的母体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1)在ICP患者中母-胎间的免疫抑制较正常孕妇是减弱的。(2)ICP患者母-胎间免疫耐受失衡可能是ICP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血清NSE、CA153联合检测在胶质瘤中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5例胶质瘤患者及22例脑良性肿瘤患者血清NSE、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胶质瘤组中NSE、CA153阳性率分别为62.22%、73.33%,与脑良性肿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NSE、CA153在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中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NSE+CA153联合检测在诊断脑胶质瘤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单项检测高。结论:NSE、CA153联合检测对胶质瘤的早期诊断、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病理分期及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30 Hz全身振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人体振动实验,研究振动在对抗骨丢失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被试者分为对照组和振动组,对振动组的被试者进行3个月(10 min/d,每周5次)的振动实验,观察3个月后振动组和对照组被试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振动组的被试者骨密度在振动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平均上升1.29%,股骨的骨密度平均上升1.65%,上升的有效率为80%.结论 振动对抗骨丢失的方法切实有效,此方法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对抗失重产生骨丢失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对育龄女性性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31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性功能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的影响,分析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与QLQ-C30总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性功能评分的各项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QLQ-C30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单纯手术组的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仍明显高于手术综合放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保留盆腔神经组的性功能评分总分值及QLQ-C30总分值仍明显高于未保留盆腔神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患者性功能评分总分与QLQ-C30总分呈负相关(r=-0.789,P=0.000)。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对于育龄女性的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应用商环行合并系带过短包皮环切术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合并系带过短的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系带成形后再应用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术后7~10d取环,观察术后外观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伤口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系带无断裂发生,无明显感染发生,1例出现脱环(2.0%),2例出现伤口轻微裂开(3.9%),35~40d愈合。结论:对于合并系带过短的包皮或包茎在行系带成形后也能行商环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追踪观察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患者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67例UCTD患者,每3个月进行中段尿尿液分析和尿红细胞位相检查,追踪1年,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一年后,67例UCTD患者尿隐血阳性由纳入观察时的48例(71.64%)上升到55例(82.09%),尿红细胞位相异常(畸形红细胞>80%)者由55例(82.09%)上升到60例(89.55%)。尿蛋白阳性者由11例(16.42%)上升到17例(25.37%)。67例患者5次检查尿隐血阳性率及尿红细胞位相异常阳性率均高于尿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52,12.36,P值均<0.05)。结论:UCTD患者有尿隐血和尿红细胞位相异常,轻微但缓慢加重,可能与潜在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