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416篇 |
免费 | 10951篇 |
国内免费 | 58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48篇 |
儿科学 | 2068篇 |
妇产科学 | 1138篇 |
基础医学 | 9017篇 |
口腔科学 | 1603篇 |
临床医学 | 14556篇 |
内科学 | 11815篇 |
皮肤病学 | 1091篇 |
神经病学 | 3851篇 |
特种医学 | 314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7326篇 |
综合类 | 22825篇 |
现状与发展 | 30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10376篇 |
眼科学 | 2384篇 |
药学 | 12315篇 |
196篇 | |
中国医学 | 8917篇 |
肿瘤学 | 67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1593篇 |
2023年 | 2099篇 |
2022年 | 4266篇 |
2021年 | 5268篇 |
2020年 | 4509篇 |
2019年 | 3424篇 |
2018年 | 3157篇 |
2017年 | 3497篇 |
2016年 | 3144篇 |
2015年 | 4659篇 |
2014年 | 5837篇 |
2013年 | 6413篇 |
2012年 | 8967篇 |
2011年 | 9460篇 |
2010年 | 7172篇 |
2009年 | 6116篇 |
2008年 | 6789篇 |
2007年 | 6442篇 |
2006年 | 5779篇 |
2005年 | 4780篇 |
2004年 | 3398篇 |
2003年 | 3117篇 |
2002年 | 2461篇 |
2001年 | 1903篇 |
2000年 | 1490篇 |
1999年 | 1077篇 |
1998年 | 541篇 |
1997年 | 548篇 |
1996年 | 433篇 |
1995年 | 354篇 |
1994年 | 366篇 |
1993年 | 215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49篇 |
1990年 | 134篇 |
1989年 | 118篇 |
1988年 | 98篇 |
1987年 | 71篇 |
1986年 | 56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7年 | 7篇 |
1974年 | 6篇 |
1972年 | 6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T2DM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口服格列齐特片,80 mg/次,每日2次)和试验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60 mg/次,每日1次),疗程为12周。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GNTMD)的变化,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水平。同时选择40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作为基线对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ET-1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血清NO水平及GNTMD、FMD值显著下降(P值均<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1),NO水平和GNTMD、FMD值显著上升(P值均<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普通片可在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的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不同模式和血流频谱多普勒评价正常人心房收缩功能的特点及不同方法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8名健康者的心腔四腔切面房室瓣环水平和心房壁中份水平,采用TDI脉冲频谱模式和速度曲线模式分别测定心房收缩期左心房侧壁、室间隔/房间隔和右心房侧壁运动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和峰值速度,采用血流频谱多普勒检测二尖瓣和三尖瓣心房收缩A峰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和峰值速度,对比分析上述参数,并对不同方法的测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DI两种模式均显示,在房室瓣环及心房壁中份水平,右心房侧壁收缩峰值速度均明显快于室间隔/房间隔及左心房侧壁(P值均<0.01)。血流频谱多普勒显示,二尖瓣口心房收缩A峰的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均较三尖瓣口明显延长(P值均<0.01),A峰速度亦明显增快(P<0.01)。TDI速度曲线显示心房收缩峰值速度均明显快于心房壁中份(P值均<0.01)。TDI脉冲频谱模式房室瓣环水平的左心房侧壁和右心房侧壁心房收缩运动的峰值速度均较TDI速度曲线模式的心房壁中份对应部位明显增快(P值均<0.05),心房收缩起始时间及达峰时间明显延长(P值均<0.01)。TDI脉冲频谱模式与TDI速度曲线模式在房室瓣环水平的心房收缩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及峰值速度均呈弱相关:二尖瓣环处,两种模式的r值分别为0.52、0.39和0.47(P值均<0.01);三尖瓣环处,两种模式的r值分别为0.37、0.47和0.63 (P值均<0.01)。二尖瓣环处,TDI脉冲频谱模式与房室瓣口血流频谱多普勒的心房收缩起始时间和达峰时间均相关(r=0.77、0.76,P值均<0.01),但收缩峰值速度不相关(P>0.05);三尖瓣环处,两种方法的r值分别为0.59和0.66(P值均<0.01)。结论TDI脉冲频谱模式和速度曲线模式均能简便、快速地评价心房收缩的时间和速度。正常人心房收缩的特点是右心房收缩早于房间隔,左心房最后;右心房收缩速度明显大于左心房,心房收缩速度由下至上呈递减趋势;TDI脉冲频谱模式所测得的心肌运动速度较速度曲线模式高。TDI脉冲频谱模式和房室瓣口血流频谱多普勒均可用于评价心房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973.
目的研究结肠途径治疗对高温中暑犬降温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温中暑犬的动物模型,将犬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途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的降温时间,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中暑前,中暑后6 h、24 h、48 h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肠疗组降温时间明显缩短(P<0.01),IL-1!、IL-6和TNF-α显著下降(P<0.05)。结论肠疗可加快高温中暑犬降温速度,清除血清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974.
广州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我市10个区以及两个地级市的集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及个体熟食销售点的7类食品共363份样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等6种致病菌依据国标的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363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72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3.93%,主要污染水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00%,主要污染熟食品;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1.93%和0.66%;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和空肠弯曲菌。在各类食品中,致病菌带菌数有显著性差异(以!2检验,P<0.005)。水产品致病菌带菌率最高,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其次为生肉类,以检出沙门氏菌为多。结论我市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水产品和生肉类是主要污染食品。应加强市售食品监督管理,以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心律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on,QTd)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心律平和ACEI或ARB前后的QTd,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用药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QTd有明显延长(P<0.05)。用药1个月后,病例组QTd较用药前略有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QTd较用药前仍有缩短与用药1个月时相似(P>0.05);用药6个月后,QTd较用药前有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律平联合ACEI或ARB应用于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时QTd无延长,是安全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76.
目的讨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以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的17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 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1周后。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本组缺氧缺血性脑病占首位,其次是颅内出血,常在出生12~24 h发病,出生1周后发病者应考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强调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977.
978.
广东省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能力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方法 以目的抽样方法对广东省209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0%以上医院对发热、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的死亡、流感样疾病和急诊入院人数实行了监测并能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对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监测和报告的比例分别仅为51.3%和63.7%;对病原生物和中毒的检测能力较低;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预警能力.结论 广东省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能力尚有待提高,应尽早开展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CRA、PCA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伴随疾病高血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GHb及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彩色多谱勒检查病人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眼底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随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RA、PC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CRA的血流参数已出现改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A的PSV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RA、PCA的EDV与GHb呈显著负相关,RI与GHb呈显著正相关;CRA的PSV、EDV以及PCA的EDV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PCA的RI值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眼底检出确诊视网膜病变的出现。CRA、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患者GHb及高血压伴随疾病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及脉络膜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