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09篇
  免费   9936篇
  国内免费   6465篇
耳鼻咽喉   1206篇
儿科学   1681篇
妇产科学   799篇
基础医学   5494篇
口腔科学   2145篇
临床医学   12007篇
内科学   8099篇
皮肤病学   1159篇
神经病学   2096篇
特种医学   4226篇
外科学   9080篇
综合类   27911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1832篇
眼科学   1328篇
药学   12638篇
  163篇
中国医学   10283篇
肿瘤学   4438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281篇
  2022年   3300篇
  2021年   3954篇
  2020年   3476篇
  2019年   1849篇
  2018年   2091篇
  2017年   2937篇
  2016年   2145篇
  2015年   3868篇
  2014年   5063篇
  2013年   6541篇
  2012年   9466篇
  2011年   9997篇
  2010年   8807篇
  2009年   8045篇
  2008年   7944篇
  2007年   7926篇
  2006年   7063篇
  2005年   5478篇
  2004年   3820篇
  2003年   3342篇
  2002年   2471篇
  2001年   2230篇
  2000年   1565篇
  1999年   575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线粒体既是细胞内能量转换器,又是决定细胞存活的重要因素。线粒体损伤、功能失调与多种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青光眼为视神经病变的一种,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异常在其视神经损害过程,如氧化应激、谷氨酸兴奋性毒性、钙超载、机械压力、神经营养因子的剥夺、胶质细胞的激活等的病理机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线粒体功能异常与青光眼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12,36:302-306)  相似文献   
962.
血浆ET-1、NO和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标志物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依据WHO标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diabetic mellitus,DM)伴有或不伴有DR85例和健康对照组3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ET-1、vWF和NO,离子交换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记录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DR患者血浆ET-1、vWF水平(分别为3·04μg·L-1±1.27μg·L-1、136.18%±33.64%)显著高于无DR患者组(分别为1.48μg·L-1±1.16μg·L-1、66.68%±19.30%,P<0.01),但血浆NO水平(82.34μg·L-1±17·42μmol·L-1)低于无DR患者组(98·12μg·L-1±33.30μmol·L-1,P<0.05);血浆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r=0.431,0.382和0·450,P<0.05),与空腹血糖、HbA1C、vW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1,0.478和0.544,P<0.01);血浆NO与病程、vWF呈负相关(r=-0.431和-0.412,P<0.05);血浆vWF与ET-1、病程、FBG、HbA1C呈正相关(r=0.544,0.313,0.425和0·380,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2,P<0·05)。结论血浆ET-1、NO、vWF水平的检测反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程度可能与DR发生、发展有关,对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对一组首诊于眼科的IgG4相关疾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1年1月~2021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眼科住院治疗的9例IgG4相关眼病(IgG4-ROD)纳入分析.总结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病理学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 9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964.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对我科收治的48例(54眼)PDR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51眼(94.44%)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下降3眼(5.56%)。联合手术本身引起的最常见并发症包括虹膜新生血管(2眼)和后发性白内障(7眼)。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PDR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65.
目的 使用去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自体角膜为细胞载体,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种植到角膜内表面,观察HUVEC替代恒河猴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情况以及HUVEC在恒河猴眼内生长的情况。方法 取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3只)、实验对照组(2只)、空白对照组(1只)。实验组:用离心沉淀法将培养的HUVEC移植到去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自体角膜内表面,之后将自体角膜缝回植床;实验对照组:将撕除部分后弹力层的术眼角膜植片原位缝回植床;空白对照组:取下术眼角膜植片不做任何处理原位缝回植床。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于术后30d及60d、空白对照组于术后60d行术眼摘除,标本做病理切片、CD34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观察房角结构及HU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形态分布。结果 实验组角膜植片维持了一定的厚度和透明性,而实验对照组角膜植片发生严重大泡性改变。病理切片示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一层细胞生长,CD34染色阳性,提示为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任何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角膜植片保留完整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扫描电镜示实验组有HUVEC单层在角膜内表面生长但有大量白细胞聚集及少量细胞碎片嵌顿于小梁网;实验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残留胶原纤维样物质,无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见完整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层。结论 HUVEC能够在撕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角膜内表面生长并发挥一定的屏障作用,维持角膜的厚度和透明性,但会产生较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66.
游启生  李彬  韦萍  孙宪丽 《眼科》2008,17(1):33-36
目的 探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32例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存档蜡块标本.方法 应用PCR检测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IgH基因重排,结合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基因重排形式.结果 17例淋巴瘤中12例IgH基因呈单克隆性重排,阳性率为70.6%;10例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中1例呈单克隆性重排,阳性率为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4).5例不典型淋巴细胞增生中,3例基因呈单克隆性重排,支持恶性淋巴瘤的诊断;2例呈多克隆性重排,支持良性反应性增生的诊断.结论 依靠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时难以明确眼附属器淋巴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此时应用PCR检测病变的IgH基因重排,有助于鉴别其良恶性.(眼科,2008,17:33-36)  相似文献   
967.
孙丽丽  季拓 《眼科新进展》2016,(10):949-952
目的 检测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疗法(bevacizumabinjectionsinvitreous,IVB)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中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消退作用;评估IVB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ntinalphotocoagulation,PRP)对PD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行PRP的PDR患者72例(72眼),根据术前是否IVB分为注射组和对照组,注射组在完成IVB1.25mg后第7天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并于当天开始第一个象限的PRP,每周1次,共4次完成PRP;对照组每周1次,共4次完成PRP。两组患者均于PRP后4周、8周、12周复诊,并复查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眼压、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前节及眼底。结果 注射组IVB后1周,BCVA提高,RNV渗漏面积减少,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各时间点BCVA、RNV消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注射组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为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为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RP能延迟单纯IVB后RNV的复发;联合治疗可更有效地推动PDR中RNV消退,安全可靠,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视力、眼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0眼获得了满意效果,6眼术后眼压回升,加用降眼压药物后4眼控制在正常范围,2眼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二极管光凝术,术后眼压正常。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采用预置缝线,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水眼)继发青光眼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术中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及术后脉络膜脱离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使用碱烧伤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左眼作为实验组,每日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分别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角膜HIF1α、VEGF没有表达或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新生血管组角膜全层HIF1α、VEGF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区域和上皮全层。结论本实验HIF1α表达水平与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70.
田露  蒋凤  许可  张晓慧  孙腾洋  卢宁  彭晓燕  李杨 《眼科》2016,(4):219-224
目的通过对眼底黄色斑点症患者ABCA4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国人Stargardt病(STGDI)患者中ABCA4基因突变特点及其表型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可疑Stargardt病患者119例,其中17例家族史明确,102例为散发。方法利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ABCA4基因50个编码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并记录患者的表型特征。主要指标ABCA4基因测序结果、家族史、眼底像、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眼底自发荧光(AF)、视网膜电图(ERG)、视力。结果 119例STGDI患者中110例(92.4%)检测到2个及以上ABCA4基因致病突变,9例(7.6%)检测到1个致病突变。本研究共检出136种突变,其中新发现突变16种。基因突变中55.1%(75/136)为错义突变,15.4%(21/136)为缺失或插入,17.6%(24/136)为剪接位点突变,11.8%(16/136)为无义突变。最常见突变为无义突变p.Y808X,其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17次(7.1%)。STGDI患者平均发病年龄(12.85±9.01)岁,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11±0.12)。结论本研究结果拓展了ABCA4基因突变谱。中国人STGDI患者发病年龄早、视力损伤重,且ABCA4基因特点与其他种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