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0篇
  免费   2921篇
  国内免费   1566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390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1569篇
口腔科学   485篇
临床医学   3259篇
内科学   2337篇
皮肤病学   218篇
神经病学   571篇
特种医学   1121篇
外科学   2059篇
综合类   7325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204篇
眼科学   199篇
药学   3372篇
  62篇
中国医学   2730篇
肿瘤学   1477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977篇
  2021年   1192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1127篇
  2014年   1362篇
  2013年   1758篇
  2012年   2560篇
  2011年   2607篇
  2010年   2369篇
  2009年   2048篇
  2008年   2094篇
  2007年   1965篇
  2006年   1665篇
  2005年   1288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580篇
  2001年   568篇
  2000年   421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为深入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不同浓度的弗林蛋白酶(furin)抑制剂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 48 h。细胞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和细胞趋化实验(Transwell assay)检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迁移相关蛋白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nmol/L的furin抑制剂α1-PDX即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起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细胞迁移相关的MT1-MMP、VEGF-C和VEGF-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CF-7细胞上清液中MMP2 和 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Furin抑制剂通过下调乳腺癌细胞MCF-7的MMPs及VEGFs表达抑制其迁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ACS组69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1例。再将120例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8例)和3支病变组(37例)。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按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6分)36例、中度病变组(26~54分)48例和重度病变组(>54分)36例。另选同期有胸痛症状CTA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TM、Lp-PLA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ACS组血清TM、Lp-PLA2水平均明显升高;与SAP组比较,ACS组血清TM、Lp-PLA2均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血清TM、Lp-PLA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病变组血清TM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均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血清Lp-PLA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TM和Lp-PLA2间呈正相关,而SAP组和对照组间无相关。结论:ACS患者血清TM和Lp-PLA2均升高,说明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损伤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且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13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5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和踏车训练组(65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增加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治疗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踏车训练组治疗后上、下肢运功功能评分[上肢:(32.44±7.81)分比(38.26±8.72)分,下肢:(18.33±5.18)分比(22.78±4.93)分]及ADL评分[(52.26±7.63)分比(59.72±8.84)分]提高更显著(P均=0.001);生活质量评分除了疼痛(BP)和功能(PF)两个维度外(P均>0.05),其他维度均表现为踏车训练组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上、下肢主、被动踏车训练能显著提高早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更快地促进其生活自理。  相似文献   
994.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12 h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缩小心肌梗死面积(IS),但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相关性并尝试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04例,根据PCI后3 d IS分为IS>19%组(n=60)和IS≤19%组(n=4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率、血压[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Killip分级、合并症(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ST段抬高幅度、心肌缺血时间、生化指标[包括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酸激酶(CK)、纤维蛋白原(FIB)]及炎性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炎性标志物与STEMI患者PCI后IS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TEMI患者PCI后IS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其对STEMI患者PCI后IS的预测价值。结果 (1) IS>19%组患者年龄、ST段抬高幅度大于IS≤19%组,心率、KillipⅡ级者所占比例,Hs-cTnT、NT-proBNP、CK水平及NLR、PLR、LMR高于IS≤19%组,心肌缺血时间长于IS≤19%组(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BMI、SBP、DBP、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 (r=0.292)、PLR (r=0.272)、LMR (r=0.212)均与STEMI患者PCI后IS呈正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段抬高幅度[OR=1.997,95%CI(1.144,3.484)]、Hs-cTnT[OR=1.914,95%CI(1.163,3.148)]、NT-proBNP[OR=1.820,95%CI(1.009,3.281)]、NLR[OR=2.500,95%CI(1.566,3.992)]、PLR[OR=2.362,95%CI(1.466,3.804)]是STEMI患者PCI后I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4)构建预测模型:(模型1: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模型2: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模型3: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PLR,模型4: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PLR),ROC曲线显示,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预测STEMI患者PCI后I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95%CI(0.653,0.757)]、0.720 [95%CI(0.667,0.769)]、0.744 [95%CI(0.692,0.791)]、0.884 [95%CI(0.843,0.917)],Youden指数分别为0.441、0.358、0.421、0.678。结论 NLR、PLR、LMR均与STEMI患者PCI后IS呈正相关,ST段抬高幅度、Hs-cTnT、NT-proBNP、NLR、PLR是STEMI患者PCI后I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NLR、PLR参与构建的预测模型对STEMI患者PCI后I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诺卡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1-2018.12收治的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诺卡菌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9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3.78±6.14岁;6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4例合并2型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痰和气短,可伴咯血。常见胸部CT表现为结节、肿块影、支气管扩张、肺实变伴空洞及磨玻璃影。血气分析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5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确诊5例,痰培养确诊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1例。确诊后分别应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美罗培南、利奈唑胺、头孢哌酮舒巴坦、莫西沙星、依替米星、伏立康唑等抗菌药物联合治疗,3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诺卡菌感染在老年患者常为多重复杂混合感染,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及咳痰,容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及延误诊断,死亡率高。针对肺诺卡菌感染的一线治疗以磺胺甲基异恶唑为主的联合治疗,应尽早足量、足疗程,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目的]系统梳理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数据统计,通过对中药养生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归纳,阐述中药养生文化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脉络。[结果]中药养生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源流与发展萌芽于先秦,初成于秦汉,丰富于晋唐,渐趋完善于宋金元,鼎盛于明清,于近现代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中药养生思想在先秦两汉时期初用于临床,开中药养生文化之先河;魏晋至隋唐时期,佛道及民间各流派的养生理论和经验使其内容进一步充实;宋金元时期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明清时期医家不仅整理、继承前代既有成果,更形成众多独特理论;现其已成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中的重要部分。[结论]各时期的中药养生文化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为中医药养生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99.
背景 利拉鲁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众多药物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目的 大麻素受体1型基因(CNR1)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多态性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30例早期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皮下注射利拉鲁肽进行治疗,治疗16周后测量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患者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 mRNA的表达测定。结果 治疗16周后患者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230例患者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基因分型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098,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0)。治疗16周后,GA/AA型患者BMI、FPG、HbA1c水平均低于GG型(P<0.05)。GG型和GA/AA型患者治疗16周后BMI、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 mRNA表达分析显示,GG型患者CNR1 mRNA表达水平高于GA/AA型患者(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恶心呕吐、低血糖及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在早期T2DM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1260G>A位点的GA/AA型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T2DM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成年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恢复是全世界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尽管在有效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急诊处理,静脉溶栓治疗是唯一一种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但只有少数患者能使用。目的 探讨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对AIS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DNT)的影响及对高级卒中中心建设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海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5年11月-2018年3月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流程为常规组,2018年4-11月患者接受优化静脉溶栓流程为优化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OTD)、入院至CT检查时间(DTI)、入院至化验检验时间(DTL)、DNT、溶栓距发病时间(TP_WINDOW)、症状性脑出血(sICH)发生率,入院时、溶栓24 h及出院时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ΔNIHSS评分≥4分为有效,出院后3个月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结果 优化组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优化组患者OTD、sICH发生率、有效率、出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患者DTI、DTL、DNT、TP_WINDOW、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低于常规组,DNT<60 min所占比例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静脉溶栓流程可以有效缩短AIS患者DNT,并有助于DNT达标控制在60 min内,未增加溶栓出血风险且影响远期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