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9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923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207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92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449篇
内科学   1159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293篇
特种医学   570篇
外科学   1013篇
综合类   398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691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1746篇
  25篇
中国医学   1794篇
肿瘤学   70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52篇
  2014年   709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1327篇
  2011年   1379篇
  2010年   1284篇
  2009年   1052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975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39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邻近非主干动脉重建椎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邻近非主干动脉重建椎动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20具(40侧)成人防腐固定尸体标本,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颈横动脉、甲状颈干及椎动脉颅外段的形态学参数,并在2具尸体标本上模拟行吻合血管椎动脉重建术。结果 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及颈横动脉均有2mm以上的外径及合适的可游离长度,具备进行端侧吻合重建椎动脉的解剖学条件。甲状颈干的外径与椎动脉相似,适合端端吻合,但仅有38.5%具有合适的血管干(大于10mm)。模拟手术示这些邻近非主干血管重建椎动脉可行。结论 邻近非主干重建椎动脉具有良好的解剖学基础,适合椎动脉第1、2段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聚丙烯补片(Prolene)预防游离腹直肌皮瓣术后切口疝发生的作用。方法 1999年11月9日-2000年10月22日对26例患者行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术时,采用聚丙烯补片作腹直肌前鞘修补,分析聚丙烯补片植入后的组织反应及创口愈合情况,以及切口疝发生的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腹部创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腹部创口出现局部积液,经保守治疗好转,未出现排异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全部患者聚丙烯补片愈合良好,无排出或取出,腹部不适,切口疝及腹壁膨隆。结论 聚丙烯补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植入体内后不会发生排异和增加创口感染的机会,用于腹直肌前鞘的修补安全可靠,能有效预防游离腹直肌皮瓣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
胃肠道间质瘤1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林琳  所剑  王权  何亮 《腹部外科》2007,20(3):164-16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196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项目CD117、CD34、SMA、S-100、Desmin的阳性率分别为100%、54.6%、52.6%、15.3%、0.术后死于初次复发7例,死于再次手术后3例.本组5年生存率为94.8%.接受格列卫治疗者共38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1例,疾病稳定4例.结论 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GIST的必要手段.加强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规范手术及合理的靶向药物治疗是GIST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治疗急性心肌缺血中是否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缺血心肌局部的灌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于第一对角支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单纯注射0.6ml α最低必需培养基(α—MEM);移植组(n=8):注射等量含有自体MSC的培养液0.6ml。建立模型前、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尖段位移和应变;治疗后4周采用抗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和抗肌钙蛋白T(TnT)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SC在梗死区心肌存活和分化的情况;采用抗CD14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治疗区心肌局部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中有岛状分布的细胞呈双染阳性,对照组中未发现此种细胞。抗CD146血管内皮染色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移植组LVEF值、心尖段位移和应变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兔的急性缺血心肌中注射自体MSC,可依赖于心肌微环境存活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提高整体和局部的心脏功能,还可进一步提高局部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部气压固定带的制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并制作的胸部气压固定带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引流量、置管时间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使用胸部气压固定带加压固定可减少渗出,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FK506-壳聚糖膜片与培养的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生长状况和纯度较好的第3代雪旺细胞,分别传代接种于含有FK506-壳聚糖膜片、单纯壳聚糖膜片的培养皿中培养,以盖玻片作为对照组.计算3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雪旺细胞纯度;用MTT法比较不同膜片上雪旺细胞的生长活力,绘制生长曲线;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雪旺细胞倍增时间对照组为5.9 d,单纯壳聚糖膜片及FK506-壳聚糖膜片组均为4.0 d;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0%、89%,93%;雪旺细胞增殖情况以FK506-壳聚糖组最佳,单纯壳聚糖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各组雪旺细胞均呈S-100阳性,FK506-壳聚糖组与单纯壳聚糖组雪旺细胞排列呈典型的漩涡状或栅栏状.结论 FK506-壳聚糖膜片具有更显著的组织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并保持了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缝合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106例,其中男74例,女32例;年龄13~71岁,平均27.6岁;病程15 d~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后疼痛、肿胀、绞锁,关节间隙压痛,McMurray征阳性,MRI示半月板撕裂或退变.均采用局麻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术后随访102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1.1~8年,平均2.6年.随访采用门诊检查主观症状、临床查体及问卷方式进行.102例均无麻醉并发症,96例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正常,4例有活动后轻度胀痛,2例活动后中度疼痛伴关节间隙压痛.术后患者VAS及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是修复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尤其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手术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8.
目的〖KG*2〗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不同病因分型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24例,按愿意接受阿加曲班治疗的患者依据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2例,心源性栓塞型(cardiac embolism,CE)39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38例。入院后7 d内每天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同时联合阿斯匹林100 mg等常规治疗。于治疗前与治疗后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量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近期临床疗效;观察住院期间消化道、皮肤黏膜、颅内等部位出血以及病情恶化、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HTH〗结果〖KG*2〗3组治疗后NHI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BI指数均呈升高趋势,CE组变化幅度最大,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A组和SA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TOAST病因分型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加曲班治疗均可获益,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其中CE类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垫状卷柏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构建小鼠H22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FU组(30 mg/kg)、垫状卷柏提取物(SP)高、低剂量组(189、63 mg/kg),连续灌胃15 d。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及肝、脾、胸腺指数;TUNEL法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qPCR检测Bax mRNA和Bcl-2 mRN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P高、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及肝、脾、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SP高、低剂量组小鼠的肿瘤质量均显著降低,呈现较高抑瘤率(P<0.01),且高剂量组与5-FU组相近;经TUNEL染色法观察,可见明显凋亡形态改变。qPCR检测表明,SP显著上调Bax mRNA的表达,下调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处理后,Bax、cytochrome c及cleaved 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Bcl-2表达明显减弱,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SP有效抑制H22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其机制与激活caspase诱导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建立的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行推拿治疗,观察其滑膜TRAF6、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化的原则,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余下40只大鼠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注射建立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推拿加灌胃组,每组10只。空白组常规饲养,推拿组一指禅手法治疗,灌胃组塞来昔布灌胃,推拿加灌胃组予以上两种治疗。治疗4周后取材,对膝关节滑膜行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加灌胃组与空白组相比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几乎无差异,稍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蛋白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通过下调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滑膜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