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2篇
  免费   1274篇
  国内免费   740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57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742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1143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461篇
外科学   809篇
综合类   314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64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410篇
  18篇
中国医学   1442篇
肿瘤学   57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043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1024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研究左旋千金藤立定(SPD)对溴隐亭(Bro)诱导的促乳素(PRL)水平低下的对抗作用。方法:哺乳期母鼠sc Bro 0.5mg·kg~(-1)·d~(-1),PRL显著降低,乳腺组织发育不良,而且仔鼠体重增长缓慢。用放免法测定母鼠PRL,检查乳腺发育状况,评价SPD的对抗作用。结果:SPD30及100mg·kg~(-1)·d~(-1)ip,能够显著对抗Bro诱导的母鼠PRL降低,分娩后d15PRL为11±4及23±6μg·L~(-1)(生理盐水为7±2),而且乳腺组织发育正常,仔鼠在出生后d11—15内迅速生长发育。结论:SPD能阻断大鼠脑垂体前叶的D_2受体,是一个D_2受体的拮抗剂。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唇腭裂婴幼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的特点,并将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阂值检查的结果加以对照,以探讨DPOAE在这类患儿听力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POAE检查63例(126耳),年龄2个月-42个月,平均11.83个月。其中单纯腭裂组(以下简称腭裂组)23例(46耳),腭裂并发唇裂及牙槽裂组(以下简称唇腭裂组)30例(60耳),单纯唇裂组(以下简称唇裂组)10例(20耳),每耳均检查8个频率,若2-5kHz4个频点有≥3个频点通过即为该耳通过。在上述患儿中,ABR阈值检查腭裂组17例(34耳),唇腭裂组10例(20耳),唇裂组6例(12耳),以能重复引出V波的最小刺激强度为ABR阈值。结果DPOAE检查:腭裂组通过7耳,未通过39耳,通过率为15.22%;唇腭裂组通过6耳,未通过54耳,通过率为10.00%;唇裂组通过18耳,未通过2耳,通过率为90%。统计分析腭裂组与唇腭裂组无显著差异,而腭裂组与唇裂组,唇腭裂组与唇裂组均有显著差异。ABR阈值检查统计分析结果与DPOAE一致。将各组DPOAE通过率与ABR正常率进行比较,腭裂组及唇腭裂组中二者无差异(P〉0.05),虽然唇裂组中二者有差异(P〈0.05),但唇裂组ABR阈值反应的听力下降较轻(均≤50dB nHL)。从总体趋势上说,DPOAE与ABR阈值检查在检测的结果上是一致的。结论唇腭裂患儿DPOAE和ABR检测结果一致,与ABR相比,DPOAE具有快速、简便、易实施等特点,因此DPOAE可以作为唇腭裂婴幼儿听力检查的手段,但仍需进一步结合ABR及其他相关的听力检查,以明确听力损害的程度和类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注射用奥沙利铂和奥沙利铂脂质体对Beagle犬毒性作用的解剖病理学改变,为抗癌药物脂质体制剂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Beagle犬分为阴性对照组、空载体脂质体组、注射用奥沙利铂组、奥沙利铂脂质体低、高剂量组。静脉滴注每2周给药1次,共4次,恢复期1个月。解剖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脂质体、注射用奥沙利铂和奥沙利铂脂质体相关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为多组织器官的泡沫细胞聚集;睾丸生精细胞数量减少,附睾精子减少症和胸腺、脾脏萎缩;肝脏小肉芽肿,胸腺、脾脏萎缩。结论:通过以上同一抗癌药物不同剂型对Beagle犬的解剖病理学评价比较,为抗癌药物脂质体剂型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5.
苯酮尿症(phenlketonuria,PKU)主要是由于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的基因突变,导致肝脏PAH活性降低或缺乏所致。各国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PAH基因突变进行了广泛研究,到目前为止,有498突变基因被确定,其中致病性的突变有460余种;研究者们应用体外表达预测酶活性和测定体内苯丙氨酸氧化率等方法研究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希望通过基因型来预测未知的表型,以便指导PKU的分类和治疗。该文综述了PAH基因突变在不同地区、人种和民族的特点,同时对基因型-生化代谢表型以及基因型-智能表型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6.
小儿毒蛇咬伤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毒蛇咬伤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49例毒蛇咬伤患儿,记录性别、年龄、居住地、受伤及就诊时间、受伤部位、受伤后的局部症状及全身情况、治疗过程及预后,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蛇咬伤病例集中于夏秋湿热季节,乡村小儿发生率多见(占81.6%),从发生至来院时间平均38.4h,93.9%未看见毒蛇或不能描述毒蛇的特征。按照Downey系统分类,3、4级重型伤员所占比重较大(占59.2%)。蛇咬伤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瘀斑、伤口感染、局部坏死伴组织缺失、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表现,亦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均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预防知识教育、早期诊断和综合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小儿蛇伤后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47.
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病以久病肺虚为主要内因,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心。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痰浊与瘀血交阻为患,痰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与之胶结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热化疗致肿瘤患者灼伤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 将200例全身热化疗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热化疗过程中行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感觉局部发烫时在胸腹部矩形加温区予烧伤三号湿纱布覆盖,纱布上置冰袋冰敷至治疗结束.结果 观察组灼伤发生率及灼伤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烧伤三号冰敷可有效预防热化疗所致灼伤并减轻其程度,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相似文献   
49.
镜身外套气囊预防无痛超声胃镜检查所致误吸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镜身外加套气囊对无痛超声胃镜检查时呛咳、误吸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0例用超声微探头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不加气囊行常规检查;观察组检查时胃镜镜身外加套气囊.结果 观察组术中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超声胃镜检查过程中胃镜镜身外加套气囊可预防胃液反流导致的呛咳、误吸.  相似文献   
50.
复方配伍实验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经方的配伍研究为切入点,从实验设计方法、药理学研究、药物化学研究三个角度总结了经方配伍现代实验研究的现状,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实验设计中应突出中医理论的指导;必须选择多项评价指标,谨慎解释实验结果;实验条件必须标准化;药理研究须与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动物研究须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