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6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289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22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854篇
内科学   579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97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191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825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850篇
  8篇
中国医学   592篇
肿瘤学   3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41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683篇
  2010年   631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Ku70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SP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Ku70蛋白表达,按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血清PSA值分组,比较各组间Ku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8例前列腺癌标本中Ku70蛋白均呈阳性表达,其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血清PSA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Ku70蛋白表达水平能帮助判断前列腺癌预后及评价治疗效果,可用于临床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用PCR-RFLP技术检测脱落细胞(尿液沉渣细胞和颊黏膜细胞)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探讨脱落细胞用于诊断线粒体基因突变相关耳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福建省某特殊教育学校126名聋哑学生和1个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的遗传性耳聋家系6例患者外周血及尿液沉渣细胞和颊黏膜细胞,用PCR-RFLP技术筛查患者是否携带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并与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尿液沉渣细胞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检出率最高(9/132),颊黏膜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均为7/132。PCR-RFLP筛查结果与直接测序法基本相符。结论脱落细胞适用于耳聋相关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兔脂肪组织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随机分为高脂组(继续饲以高脂饲料6周)与烟酸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烟酸200mg/(kg·d)6周],另选8只兔予普通饮食14周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前后测血脂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兔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脂组比较,烟酸组TC、TG和LDL-C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脂肪组织caveolin-1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烟酸可明显改善血脂谱及上调高脂血症脂肪组织caveolin-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CEUS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4例肝脓肿的常规超声及CEUS图像,由2名超声科医师对病变的性质进行诊断。结果①常规超声:多数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混合回声、内部血流贫乏。②CEUS:以不均匀、"网格样"及周边环状或结节样增强多见,61.76%(21/34)病灶动脉相与周围肝组织同时增强。等增强为最常见增强方式。41.18%(14/34)病灶在门脉相及延迟相出现消退,58.82%(20/34)未出现消退。CEUS更准确地评估了病灶内坏死区的面积。③读取造影图像后,医师诊断信心度和诊断结果一致性得到提高。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常规超声表现多样,大部分CEUS符合肝脏良性病变特点,少部分与恶性肿瘤相似。CEUS能准确评估病灶内坏死灶范围,提高医师对病变性质诊断的信心度及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况,进行Adler血流分级,测算肿瘤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分析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利用RI和PI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 ①转移组与无转移组Adler血流分级均以2,3级为主.两组间CDFI血流检出率及2、3级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转移组PSV、RI及PI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均<0.01),而两组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1及PI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0.58、0.64、0.60,P均<0.01),AT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r=0.38,P>0.05).③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值:RI为0.74,PI为1.09.结论 CDFI检查可用于术前评估PTC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超声击破微泡对犬睾丸及组织细胞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成年犬的16个睾丸,随机分为3组,微泡(MB)组4个,治疗超声(TUS)组和微泡超声(MEUS)组各6个,依分组分别施以静脉注射微泡、超声治疗和微泡联合超声治疗后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MEUS组光镜下生精上皮层次明显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出现明显空泡,组织间隙微血管充血,管壁破损,红细胞溢出,部分生精小管内见红细胞;电镜下细胞间隙增宽,生精小管基膜局部断裂,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消失.TUS组生精上皮层次稍减少,部分生精细胞出现空泡;基膜未见明显改变,组织间隙内偶见毛细血管充血,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疏松.MB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超声击破微泡可打开血睾屏障,为睾丸疾病靶向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初步了解单人份核酸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的利弊.方法 利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结合血站常规的血清学检测,平行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复检非反应性的标本应用其它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对核酸检测初检反应性且鉴别阳性的部分标本,应用阴性血浆做倍比稀释,模拟混合NAT检测.结果 在总共12 00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ULTRIO初检反应性标本共51例,经复检非反应性或鉴别试验阴性的标本共17例(33.3%),其中有6例经罗氏核酸检测为HBV阳性,即不可重复的标本存在真阳性的可能.模拟混样检测结果显示,经混样检测后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尤其是病毒拷贝数比较低的标本.结论 单人份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的应用中有利有弊,应根据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痰热清、干扰素交替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0例)给予痰热清2.5~5.0 ml/次+生理盐水5~10 ml/次,1~2次/d;并联合干扰素50 000 U/(kg.d)+生理盐水1~2 ml/次,每次10 min,1次/d,两者交替雾化,雾化吸入采用氧驱动化吸入,雾化后予以拍背,促进排痰,5~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使用利巴韦林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干扰素交替雾化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和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用药安全,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活血化瘀在目前高血压病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可以提高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减少其并发症。文章从高血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现代基础研究,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优势及本病治疗要求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活血化瘀治疗的理论基础,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食管癌患者血和组织中的CK20 mRNA、CD44v6、核因子-κB(NF-κ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7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血液CK20 mRNA测定,并对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CD44v6、NF-κB.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液CK20 mRNA检查阳性率为72%(49/78),TNMⅠ、Ⅱ、Ⅲ、Ⅳ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7%、55%、92%、100%.食管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59%,NF-κB表达阳性,阳性率76.9%,与淋巴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20 mRNA阳性表达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相关,与癌组织中CD44v6存在显著相关,而NF-κB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结合,有利于对远处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